第14章 當老方遇上新病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14章 當老方遇上新病

第14章 當老方遇上新病(1 / 1)

中醫診室風雲:當老方遇上新病,岐大夫如何破局?

一、網紅專家的"萬能方"風波

清晨七點,青陽市最繁華的中醫街還籠罩在薄霧裡,岐仁堂的門扉已經吱呀打開。岐大夫正擦拭著祖傳的銅製藥碾子,忽然聽見隔壁"濟生堂"傳來鼎沸人聲——名中醫紅大夫的專家號窗口,已經排起了百米長隊。

"您聽說了嗎?紅大夫的四號方專治不孕,喝三副準見效!我家閨女月經不調,就是一號方加鬱金治好的!"候診區的議論聲飄進岐仁堂,小徒弟阿青撇了撇嘴:"師傅,他們每天都用那幾張方子,和印鈔機似的。"

岐大夫將剛曬好的黃芪收進竹匾,笑著說:"《黃帝內經》講"治病必求於本",若隻看表象套方,怕是要誤事。"話音未落,診室裡突然闖進位神色慌張的婦人,發髻淩亂,裙擺沾著泥點。

"大夫救救我兒子!"李大姐攥著衣角,眼淚啪嗒掉落,"在紅大夫那喝了半個月藥,孩子咳嗽反而更厲害了!"原來她六歲的兒子小明反複咳嗽兩月,在濟生堂按"荊防敗毒散加味"服用多日,起初稍有緩解,最近卻咳得整夜難眠,還伴有低熱。

二、撥開迷霧辨病機

岐大夫蹲下身子,溫聲詢問:"小明,喉嚨裡是不是像有團棉花?"孩子點點頭,又突然劇烈咳嗽,吐出幾口白黏痰。再看舌苔白膩如積粉,脈象濡滑,診室裡彌漫著淡淡的腥腐氣。

"這並非外感風寒。"岐大夫鋪開泛黃的《金匱要略》,指著"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段落解釋,"小兒脾常不足,過食生冷積滯中焦,釀成痰飲伏肺。荊防敗毒散本是解表之劑,越用越傷脾胃陽氣,痰濁反而膠結難解。"

阿青若有所思:"就像《脾胃論》說的"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岐大夫讚許地點頭,提筆寫下處方:茯苓、白術健脾化濕,半夏、陳皮燥濕化痰,再佐以少量乾薑溫振脾陽。"取二陳湯之意,卻非原方照搬,這便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三、古方活用顯奇效

三日後,李大姐抱著活蹦亂跳的小明來複診,喜笑顏開:"喝第一劑就不咳了!現在胃口也好了!"診室外,幾個原本在濟生堂排隊的患者悄悄探頭張望。正當此時,西裝革履的王總捂著肚子衝進診室,額角沁著冷汗。

"我這胃痛三年了,吃了半年逍遙散加味,怎麼越來越嚴重?"王總解開襯衫領口,露出泛紅的舌苔,脈象弦數有力。岐大夫翻開《黃帝內經》:"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您平日應酬多,煙酒過度,濕熱蘊結胃脘,逍遙散疏肝健脾之劑,反而助紂為虐。"

阿青湊近看處方:"師傅用的是《溫熱論》的連樸飲加減!黃連清胃熱,厚樸行氣消脹..."話未說完,診室又湧進三位患者——白領林小姐閉經三月,麵色萎黃;退休教師陳阿姨失眠多夢,口苦咽乾;快遞小哥小劉腹瀉不止,四肢發涼。

四、一人一方的智慧

麵對不同病症,岐大夫展現出截然不同的診療思路:林小姐舌淡苔薄,尺脈沉細,屬衝任虛寒,取《金匱》溫經湯化裁;陳阿姨舌紅苔黃,脈弦細數,用《傷寒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調和陰陽;小劉舌淡胖、邊有齒痕,投以《脾胃論》附子理中湯溫補脾腎。

"為何不都用現成的名方?"圍觀的患者忍不住發問。岐大夫鋪開《難經》:"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諸位看看這四位,雖症狀不同,但各有各的"神"。林小姐指甲蒼白,是血虛之象;陳阿姨眼珠血絲密布,乃肝鬱化火;小劉手指發涼,顯是脾陽不足。"

阿青突然頓悟:"就像《內經》說的"智者察同,愚者察異"!真正的辨證,是透過症狀看到背後的病機本質!"正說著,門外傳來激烈爭吵——濟生堂的患者舉著藥方衝進來:"紅大夫說我是肝鬱氣滯,喝了藥怎麼胸悶更嚴重了?"

五、傳承與革新的對話

岐大夫接過藥方,隻見上麵赫然寫著"柴胡疏肝散加味"。再看患者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白滑膩,脈象濡緩:"您這是痰濕阻滯氣機,非肝鬱所致。柴胡雖能疏肝,但性升散,反而使痰濕上逆。"隨即開出《金匱》苓桂術甘湯:"溫陽化飲,以通為補。"

圍觀的人群漸漸散去,阿青望著案頭堆積的醫書感慨:"原來那些名方,就像工匠的工具,用得好是妙手回春,用不好就是刻舟求劍。"岐大夫輕撫藥櫃上斑駁的木紋:"《傷寒論》的"六經辨證",《溫熱論》的"衛氣營血",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鑰匙。但開鎖的秘訣,永遠藏在對患者的細致體察裡。"

暮色漸濃,岐仁堂的藥香混著煎藥的咕嘟聲飄出窗欞。隔壁濟生堂依舊燈火通明,排隊的人群不減反增。但岐大夫知道,真正的中醫傳承,不在千人一方的效率,而在"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的醫者仁心。正如《黃帝內經》所言:"非其人勿傳,非其人勿授",這傳承千年的岐黃之術,終究要靠一代又一代真正懂它的人,在臨床實踐中煥發新生。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八零:神醫辣妻致富忙 靈魂互換後,我在術法學院砍妖怪 那年那時的青春 生之徒 機器人叛亂,我要逃離銀河係 開口吧,你的能力我全要 我的道姑女友來自民國1942 我都要退休了,你說劇情沒開始? 三年婚姻喂了狗,二嫁律師寵瘋了 修仙,我能提取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