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肝鬱犯脾的三日禁食奇案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108章 肝鬱犯脾的三日禁食奇案

第108章 肝鬱犯脾的三日禁食奇案(1 / 1)

第一章寫字樓裡的脅痛女白領

五月的申城細雨綿綿,玻璃幕牆映出cbd寫字樓的鋼筋森林。32歲的林靜宜蜷縮在工位上,左手按著左脅,冷汗順著睫毛滴在鍵盤上。電腦右下角彈出提醒:"季度彙報ppt修改第17版",她咬著牙點開文件,突然一陣惡心翻湧,慌忙捂住嘴衝向茶水間。

"靜宜,又犯病了?"行政部張姐遞來溫熱的大麥茶,"上次看你吃了那個疏肝理氣的中成藥,好像更嚴重了?"

靜宜苦笑著搖頭。兩周前體檢報告說"肝區回聲增粗",她便在網上買了逍遙丸,誰知吃了三天後,原本隱隱作痛的左脅痛得像有人揪著肝經扯,更可怕的是開始嘔吐——起初是飯後反胃,現在連喝口水都要吐,今早試著咽了口小米粥,竟嘔出淡褐色胃液。

"去醫院掛個消化科吧?"張姐輕聲勸。靜宜搖頭,上周做了胃鏡說是"淺表性胃炎",吃了醫生開的抑酸藥和胃黏膜保護劑,反而胸口堵得像壓了塊石頭,夜裡根本沒法平躺。

手機突然震動,母親發來微信:"宜宜,同事介紹了位岐大夫,在岐仁堂坐診,專治疑難雜症。媽陪你去看看?"

第二章岐仁堂的初診玄機

周六上午,梧桐巷裡的岐仁堂飄著淡淡艾香。原木招牌上"岐仁堂"三字蒼勁有力,門聯寫著"岐黃傳妙術,仁心濟蒼生"。靜宜剛跨進門,就見一位身著藏青唐裝的老者正在給小患者捏脊,指尖起落間孩童竟破涕為笑。

"林小姐,請坐。"岐大夫洗淨手,示意靜宜伸出手腕。他的手指搭在寸關尺上,閉目沉吟片刻,又翻開她的眼皮觀察鞏膜顏色,讓她伸出舌頭——舌質紅、苔薄黃,左側邊緣有明顯齒痕。

"平時容易急躁嗎?"岐大夫突然問。靜宜一愣,想起昨晚因方案被否,對著男友發的那場無名火。"工作壓力大時,會控製不住發脾氣,事後又後悔......"

"脅痛之前,是不是常有歎氣才覺得舒服?月經前乳房脹痛明顯?"

靜宜連連點頭。岐大夫鋪開宣紙,用狼毫筆寫下:"左脅痛連胃脘,嘔逆不止,脈左沉弦、右洪大,舌邊尖紅,齒痕顯。"

"您這病,按《黃帝內經》說,是"怒則氣上,肝氣橫逆犯脾"。"岐大夫放下筆,"肝屬木,脾屬土,木旺則克土。您長期肝鬱化火,肝火像野馬一樣衝進脾胃,脾胃本就虛弱,哪經得起這般衝擊?"

靜宜似懂非懂:"可我吃了疏肝藥,為什麼更嚴重了?"

岐大夫搖搖頭:"市麵上的疏肝藥多是香燥之品,就像用猛火去燒乾柴——您這肝火旺是虛火,越燥反而越傷陰血。更要命的是,誤用攻伐之劑,好比強拆危房,脾胃之氣被傷得七零八落,胃氣本該下降,現在卻逆著往上衝,才會吃什麼吐什麼。"

第三章禁食三日的驚人醫囑

"那該怎麼治呢?"靜宜母親焦急地問。

岐大夫沉思片刻,提筆寫下處方:黨參15g、炒白術10g、茯苓10g、陳皮3g、白芷6g、肉桂3g,"先抓三劑。但服藥前,需禁食三日。"

"禁食?!"母女倆同時驚呼。靜宜嘴唇發白:"我已經三天沒好好吃飯了,再禁食會不會......"

"《脾胃論》講"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納腐熟水穀",現在您的脾胃就像罷工的磨坊,石磨都快磨穿了,再強行加料隻會徹底崩壞。"岐大夫語氣和緩卻堅定,"三日不食,是讓脾胃得以休養生息。但不是滴水不進——用陳倉米100粒、生薑3片、伏龍肝60g煎水,每次餓時喝一小口,以米油養胃,伏龍肝溫中和胃止嘔,生薑引胃氣下行。"

見靜宜仍有疑慮,岐大夫解釋:"《金匱要略》中就有"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的記載,您這情況雖非寒嘔,卻需先降逆止嘔。伏龍肝又名灶心土,《本草綱目》說它"溫中止血,止嘔",最能安撫反叛的胃氣。陳倉米即陳年粳米,《隨息居飲食譜》稱其"養胃,滲濕,除煩",比新米更易消化。"

"那什麼時候能吃飯?"

"三日之後,先喝稀粥,粥油最能補胃氣。待嘔止痛減,再逐步加食。"岐大夫轉向靜宜,"切記,這三日需心平氣和,萬不可動怒——肝木一平,脾土自安。"

第四章伏龍肝水的奇妙效用

回家路上,靜宜看著手中的伏龍肝——這團棕褐色的泥土,竟能治病?母親卻像想起什麼:"你外婆當年產後大出血,就是用灶心土煎水喝止住的血,老一輩人都信這個。"

按照醫囑,首煎先煮伏龍肝:60g泥土裝入紗布袋,加三碗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煎20分鐘,濾出的水呈琥珀色,帶著淡淡焦香。再將陳倉米、生薑、黨參、陳皮放入伏龍肝水中,煎至米熟湯稠。

第一天最難熬。上午十點,靜宜感覺胃裡空空如搗,唾液不受控製地分泌。她端起碗,輕輕抿了一口——米油溫潤,生薑的辛辣被伏龍肝的土性中和,喝下去後,胸口竟不像平時那麼堵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到了下午,左脅的刺痛感似乎減輕了些。岐大夫交代過,若有不適可隨時電話谘詢,靜宜握著手機猶豫再三,還是點開了微信步數——平時日均一萬五的她,今天隻走了三百步,竟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

"您這是胃氣漸和的征兆。"岐大夫在電話裡解釋,"《黃帝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現代人多是吃出來的病。適當餓一餓,給脾胃留些空間,反而能激活自身修複力。"

第五章肝氣與脾氣的和解之道

第二天清晨,靜宜驚喜地發現,昨晚竟一覺睡到天亮——這是半個月來第一次。試著喝了口伏龍肝米油,沒有惡心感,左脅隻有輕微脹悶。

"今天可以加服煎好的中藥了。"岐大夫叮囑,"方中異功散即四君子湯加陳皮,出自《小兒藥證直訣》,看似平淡,卻最能補脾益氣。加白芷通竅止痛,《神農本草經》說它"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實則能引藥入肝經;肉桂溫腎暖脾,取"補火生土"之意,腎火一旺,脾土才能溫暖運化。"

"為什麼不用柴胡疏肝?"靜宜想起自己吃過的逍遙丸。

"柴胡雖能疏肝,但性升散,您肝陰已傷,再用升散之品,好比拔苗助長。"岐大夫笑道,"治病如治水,肝氣橫逆時,與其強行疏通,不如先安撫脾土,讓"木克土"之勢減弱。待脾胃氣複,再緩緩養肝柔肝,才是正途。"

到了第三天,靜宜已能喝下小半碗米油,嘔吐完全停止。對著鏡子看,舌尖的紅色退了些,齒痕也淺了。母親熬了小米粥,她試著喝了兩勺,竟覺得從未有過的香甜。

第六章脾胃蘇醒的晨光

第四天清晨,岐仁堂裡。靜宜進門時腳步輕快,麵色紅潤了許多。

"脈左沉弦減,右洪大退,舌苔轉淡。"岐大夫診脈後點頭,"胃氣初複,肝風漸息。接下來用逍遙散加減,但需去柴胡,加白芍、烏梅柔肝緩急。"

"為什麼現在又能用逍遙散了?"靜宜好奇。

"此一時彼一時也。"岐大夫解釋,"《溫熱論》講"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治病需分階段。初診時您胃氣大傷,當先固護脾胃;如今胃氣已醒,便可兼顧養肝血、清肝火。去柴胡者,防其耗傷肝陰;加白芍、烏梅,取《傷寒論》酸甘化陰之意,養肝體以製肝用。"

靜宜連連點頭,忽然想起什麼:"岐大夫,我以後該怎麼調理?"

"《黃帝內經》說"怒傷肝,思傷脾",您這病,七分在治,三分在養。"岐大夫鋪開一張養生方,"平時可用玫瑰花3g、陳皮2g、炒麥芽5g代茶飲,疏肝而不傷陰;晚上11點前務必入睡,肝血需在醜時13點)歸肝養藏;每周吃兩次小米山藥粥,脾土健旺則肝木難犯。"

"還有最重要的——"岐大夫目光溫和,"學會給自己的情緒找出口。肝喜條達而惡抑鬱,就像您辦公桌上的綠蘿,若總被文件壓著,哪能長得舒展?"

尾聲:梧桐巷的中醫智慧

三個月後,靜宜抱著錦旗走進岐仁堂,錦旗上寫著"肝脾調和除沉屙,岐黃妙手濟蒼生"。她如今已學會在電腦旁放一盆薄荷,每當想發脾氣時,就聞聞薄荷的清香,喝一口玫瑰花陳皮茶。

"岐大夫,您說現代人為什麼這麼容易肝鬱脾虛?"她看著堂前絡繹不絕的患者問。

"鋼筋水泥裡,人人都在趕時間。"岐大夫望著窗外的梧桐樹,"但五臟六腑的節奏,從來不是按kpi走的。肝就像家裡的管家,若總讓它又要管財務藏血),又要管安保疏泄氣機),還要應付各種人情往來調節情緒),哪有不罷工的道理?"

靜宜若有所思。梧桐葉沙沙作響,陽光透過窗欞,在藥櫃上投下斑駁光影。這裡沒有ct報告,沒有輸液瓶,隻有一味味草藥、一張張脈案,在時光裡靜靜講述著人與自然的和解之道。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混沌星蒙之異界入侵 變天了 重生九零:老太拋子棄女逆襲暴富 空域人間 BA:SRT兔子小隊的前輩 高武:開局簽到,太陽神武魂 規則往東我往西,老師上吊我蹦迪 我,靠演戲成驚悚主角的金手指 一個廚子,洛克斯海賊團副船長? 遊戲入侵:我的天賦能偷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