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都市孕嘔迷局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129章 都市孕嘔迷局

第129章 都市孕嘔迷局(1 / 1)

一、雨夜急診:科技新貴的焦灼叩門

雲州市的初夏,梅雨季總是來得纏綿。霓虹燈在濕漉漉的柏油路上暈開一片片暖紅,cbd商圈的玻璃幕牆映著萬家燈火,卻照不進朱勝修緊鎖的眉頭。這位科技公司的創始人,此刻正小心翼翼地扶著副駕駛座上的妻子林婉清,將車停在老城區一條青石板巷口。

“岐仁堂”三個燙金大字在燈籠光影裡若隱若現,木質門楣上掛著的銅鈴隨著推開的木門發出“叮鈴”輕響。診室裡彌漫著淡淡的艾草與藥材香氣,身著青灰色唐裝的岐大夫正伏案整理醫案,銀白的胡須隨呼吸輕輕顫動。

“岐大夫,您快看看婉清吧!”朱勝修的聲音帶著明顯的急促,“半個月了,吃什麼吐什麼,喝口水都反酸水,吐出來的全是白痰沫子,人瘦得脫了形,連站起來都頭暈眼花……”

林婉清靠在丈夫肩頭,臉色蒼白如紙,眼下帶著青黑,原本合身的真絲連衣裙此刻鬆鬆垮垮地掛在身上。她勉強抬起眼,聲音細若蚊蚋:“岐大夫,我這胃裡就像揣了個炭火盆,往上翻著燒,胸口堵得慌,喘氣都費勁……去了好幾家大醫院,做了胃鏡、ct,都說胃裡有點炎症,開的藥吃了更吐,他們說……說怕是‘反流性食管炎’,可治著總不見好。”

岐大夫放下狼毫筆,示意朱勝修扶妻子在診床上坐下。他先伸手搭在林婉清腕間的寸口脈上,三指微微用力,眉頭微不可察地動了一下。隨即又換過左手,指尖在她手腕內側少陰心經的神門穴附近輕輕按揉,眸光微凝:“夫人這手少陰脈,跳動應手如琴弦,甚是滑數。”

說罷,他又俯身,用指腹輕觸林婉清左右尺部脈位,指尖下的脈象如珠走盤,圓滑流利,尤其是兩尺部位,沉取之下更是充盛有力。“來,張開嘴,讓我看看舌苔。”

林婉清依言伸舌,舌體胖大,邊緣有明顯齒痕,舌苔白膩水滑,津液甚多。岐大夫又仔細觀察了她的麵色,兩顴雖略顯蒼白,卻隱隱有一層不易察覺的嫩紅,鼻準部位色澤明潤。

二、脈象玄機:衝氣上逆的妊娠迷蹤

“朱先生,夫人這病,怕是不能隻當胃病治。”岐大夫撚著胡須,語氣平和卻帶著篤定,“嘔吐痰涎、食入即吐、眩暈氣急,看似脾胃衰敗之象,但若細辨脈象舌象,卻另有玄機。”

朱勝修一愣:“不是胃病?可她吐得這麼厲害,連膽汁都快吐出來了,人都瘦了十多斤……”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嘔吐之病,雖與脾胃相關,卻未必病在脾胃本身。”岐大夫取過茶海,為兩人斟上溫茶,“《黃帝內經·素問》有雲:‘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五臟六腑皆稟焉。’又言‘衝脈為病,逆氣裡急’。夫人尺脈滑利充盛,此乃腎氣旺盛之象;手少陰脈動甚,乃心經氣血充盈之征。女子以血為用,衝任二脈皆起於胞宮,今尺脈與少陰脈同見滑數,正是‘有子’之兆啊。”

“有子?”林婉清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驚愕,隨即是難以置信的茫然,“可我……我月事向來不準,最近壓力大,推遲了二十多天,我還以為是內分泌失調……怎麼會……”

朱勝修更是震驚得站了起來:“岐大夫,您可彆開玩笑!她吐成這樣,我們都以為是重病,怎麼會是懷孕?再說了,懷孕吐得這麼厲害,能算是正常嗎?”

“此非尋常妊娠反應,乃中醫所言‘惡阻’是也。”岐大夫緩緩解釋,“《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於法六十日當有此證。’夫人雖非六十日,但病機相似。蓋因孕後血聚胞宮以養胎元,衝脈之氣偏盛,衝脈隸於陽明,衝氣上逆則犯胃;加之夫人舌體胖大、苔白膩,乃素體脾虛濕盛之象,脾虛則痰飲內生,胃失和降則上逆作嘔。肝主疏泄,夫人眼下青黑,情誌焦慮,肝鬱則氣滯,更助衝氣上逆,故見眩暈氣急、嘔吐痰沫。”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世人見嘔吐劇烈,便謂‘反胃’‘翻胃’,以為脾敗難治。然反胃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所吐多為不化宿食,且脈多沉澀無力。夫人所吐為痰沫白沫,且尺脈滑利、少陰脈動,此乃胎氣上逆,非脾胃衰敗之候。《脾胃論》言‘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此處病本在衝任胎氣,病標在脾胃升降,治當調衝和胃、化痰降逆,而非單純治胃。”

三、方藥玄機:伏龍降逆的安胎妙法

“那……岐大夫,這病該怎麼治呢?她吐得這麼厲害,能吃藥嗎?”林婉清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怯意,此前吃西藥時的劇烈嘔吐讓她心有餘悸。

“放心,藥食同源,當以和胃降逆為要,兼以安胎健脾。”岐大夫起身走到藥櫃前,指尖在一排排刻著藥材名稱的抽屜上輕輕滑過,“《神農本草經》言人參‘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取其大補元氣、健脾和胃,為君藥,然夫人嘔吐劇烈,當用黨參代之,性稍平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橘紅能‘消痰,利氣,寬中,散結’《本草綱目》),與半夏相配,半夏‘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咳嗽上氣,心下急痛堅痞’《神農本草經》),二藥合用,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為臣藥。但半夏雖好,需用薑製,既可減其毒性,又能增強止嘔之功。”

“蘇梗能‘順氣,開鬱,止痛,安胎’《本草逢原》),砂仁‘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中國藥典》),二藥理氣寬中、和胃安胎,可解肝鬱氣滯之象。桔梗‘利胸膈滯氣,治咽喉壅痛’《珍珠囊》),既能載藥上行,又可宣肺利咽,緩解胸悶氣急。”

“赤茯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本草再新》),健脾滲濕以絕痰源。枇杷葉‘清肺和胃,降氣化痰’《本草綱目》),專清胃熱、降胃逆,對於嘔吐不止者尤宜。”

說到這裡,岐大夫特意從藥櫃深處取出一個古樸的陶罐,裡麵是褐色的粉末:“此乃伏龍肝,即灶心土,《本草蒙筌》言其‘止霍亂吐瀉,定胎孕漏紅’,用其煎湯代水,能溫中燥濕、降逆止嘔,為治妊娠惡阻之妙品。古人雲‘土能吸水,灶心土得火之精氣,最能和中降逆’,此藥雖看似尋常,卻是此方之關鍵。”

他一邊講解,一邊讓徒弟按方抓藥:“黨參三錢,薑半夏二錢,橘紅二錢,蘇梗一錢半,砂仁一錢後下),桔梗一錢,赤茯苓三錢,枇杷葉三錢去毛),伏龍肝五錢煎湯代水)。三劑,每日一劑,以伏龍肝煎湯去渣,再入諸藥煎取三百毫升,分三次溫服,每次服藥前先含服少許生薑汁,可助藥效。”

朱勝修看著藥方,有些疑惑:“岐大夫,這半夏不是有毒嗎?孕婦能用嗎?”

“用藥如用兵,在辨證精準,配伍得宜。”岐大夫微微一笑,“《金匱要略》中早有‘妊娠嘔吐不止,乾薑人參半夏丸主之’的記載,可見半夏並非妊娠絕對禁忌。此處用薑製半夏,且與黨參、茯苓配伍,既製其毒,又借其降逆之功,隻要中病即止,不必過慮。關鍵在於辨明‘有故無殞,亦無殞也’之理,胎氣上逆為病,降逆即所以安胎。”

四、三劑知效:脈象裡的生命律動

三日後,朱勝修再次來到岐仁堂時,腳步輕快了許多。“岐大夫,神了!婉清喝了第一劑藥,雖然還是有點惡心,但沒再大口吐,能喝下半碗粥了;第二劑喝下去,痰沫明顯少了,眩暈也輕了;今天第三劑喝完,中午居然吃了小半碗米飯,沒吐!”

岐大夫為林婉清複診,脈象已不如前番滑數急迫,尺部仍顯滑利,但手少陰脈已趨和緩。舌苔白膩稍退,舌體齒痕依舊。“病去大半,但脾虛濕盛之根本未除,胎氣初安,仍需調治。”他在原方基礎上稍作調整:去桔梗之升提,加白術三錢“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本草綱目》),增強健脾化濕之力;砂仁增至一錢半,加強理氣安胎之功。

“再服五劑,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之物,可常食小米粥加生薑絲,健脾和胃。情緒亦需調攝,肝鬱則氣滯,不利於胎氣安寧。”岐大夫叮囑道,“夫人尺脈雖滑,但仍需靜養,不可過勞。”

又過了一周,林婉清親自來到岐仁堂,麵色已恢複紅潤,雖仍顯瘦削,但精神好了許多。“岐大夫,真是謝謝您了!現在基本不吐了,就是還有點沒胃口,總想喝點酸的。”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眼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

岐大夫診脈後,欣然點頭:“尺脈滑利如常,少陰脈平和,此乃胎元穩固之象。嘔吐止,飲食漸複,便無需再服藥。此後隻需注意飲食調養,定期來診即可。”他看向朱勝修,“朱先生,夫人有孕是喜事,之前焦慮傷肝,今後需多體諒,讓她保持心情舒暢。”

朱勝修連連稱是,眼中滿是感激:“岐大夫,您真是妙手回春!之前我們跑了那麼多地方,都以為是絕症,誰能想到是懷孕呢?您這脈診,真是神了!”

“非是神乎其技,乃遵《難經》‘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之法耳。”岐大夫捋須笑道,“醫之道,在於辨陰陽、分表裡、彆寒熱、定虛實。夫人之病,看似凶險,然脈無敗象,色有生機,結合妊娠之可能,自當辨明‘惡阻’而非‘反胃’。《黃帝內經》言‘有者求之,無者求之’,不可被表象所惑,當於細微處尋病機。”

五、十月懷胎:岐黃術裡的生命禮讚

此後數月,林婉清定期到岐仁堂複診,岐大夫根據她的體質變化,時而健脾,時而養血,時而理氣,始終以調和衝任、安固胎元為要。朱勝修也一改往日的急躁,常常陪妻子前來,聽岐大夫講解孕期調養之道,診室裡時常響起輕鬆的笑聲。

秋去冬來,雲州市落了第一場雪。除夕前夜,朱勝修特意帶著一麵寫著“妙手仁心,岐黃再世”的錦旗來到岐仁堂,不過這次他懷裡還抱著一個繈褓。

“岐大夫,給您報喜了!婉清上個月生了,是個千金,六斤八兩,可結實了!”他小心翼翼地掀開繈褓一角,露出一個粉雕玉琢的小臉蛋,正睡得香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婉清跟在身後,氣色紅潤,眉宇間滿是為人母的溫柔:“岐大夫,真不知道怎麼謝您。要不是您當初辨明病情,我們還在瞎治,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岐大夫俯身看著嬰兒,眼中滿是慈和:“此乃夫人與孩子的福分,我不過是順其病機,略施小計罷了。”他輕撫嬰兒的小手,“孩子哭聲洪亮,麵色紅潤,呼吸均勻,是個健康的好苗子。記住,嬰兒脾胃薄弱,乳食不可過飽,衣被不可過暖,順應自然,便是最好的養護。”

朱勝修連連應承,又想起什麼似的問道:“岐大夫,我一直想問,當初您怎麼那麼肯定是懷孕呢?就憑脈象嗎?”

“脈象是重要依據,但非唯一依據。”岐大夫走到窗邊,看著窗外飄落的雪花,緩緩道,“夫人雖嘔吐劇烈,但雙目有神,麵色雖白而不槁,鼻準明潤,此乃先天腎氣未衰之象;所吐雖為痰沫,但非腐臭宿食,且尿量尚可,此乃脾胃之氣未絕。更關鍵的是,手少陰脈屬心,心主血,孕後血聚胞宮,心氣亦隨之充盛,故少陰脈應之而脈動;尺為腎之位,腎主生殖,胎元寄托於腎,故尺脈滑利如珠。此乃《脈經》所言‘婦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為男,右疾為女,俱疾為生二子’之理,雖未必儘知男女,然有孕之象確鑿無疑。”

他轉身看向朱勝修夫婦,目光溫和:“醫案雖小,卻可見中醫辨證之精妙。病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辨明‘證’——是衝氣上逆,還是脾胃虛寒?是痰飲內停,還是肝鬱化火?隻有辨證準確,才能立法處方,做到‘藥證相符’。就像夫人此案,若按‘反流性食管炎’治,寒涼之藥隻會更傷脾胃,衝氣愈逆;而以調衝和胃、化痰降逆立法,看似治嘔吐,實則安胎元,此乃‘治病求本’之旨。”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將老城區的青瓦白牆染成一片素白。岐仁堂內,藥香與嬰兒的乳香交織在一起,構成一曲生命與傳承的和弦。朱勝修抱著女兒,看著岐大夫銀白的胡須在燈火下閃爍,忽然明白了,這懸壺濟世的故事,從來不止於藥方與脈象,更是對生命的敬畏,對天地大道的體悟——就像那伏龍肝,看似樸拙的灶心土,卻藏著溫中降逆的智慧,一如岐黃之術,在千年歲月裡,默默守護著人間的煙火與新生。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被暴雨衝走後,支教老師爆改霸總 鬼當之守當人 禦獸化形:開局強製契約九尾妖狐 剝我神骨,滅我滿門?我死後直播! 這個宗門過於沙雕,已經天下無敵 重生1979:開局成為賣炭翁 抗日之大軍閥張浩 妖女賜我純陽功,冰山聖女夜登門 萬域至上 三國劫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