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火神驅寒化鶴膝,大劑溫通起沉屙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140章 火神驅寒化鶴膝,大劑溫通起沉屙

第140章 火神驅寒化鶴膝,大劑溫通起沉屙(2 / 2)

他又仔細看了看申立強的眼睛:"服藥後可能會有反應,比如身上微微出汗,或者膝蓋處有麻熱感,這是陽氣通行、寒濕外散的好現象。如果出現口舌發麻、心慌,立刻停服,喝一碗綠豆湯解之。不過按我的煎法,這種情況很少見。"

申立強攥緊了處方,仿佛攥著救命稻草:"岐大夫,我信您!就算有風險,也比鋸腿強!"

第三章:藥入沉屙如春至,寒散痛止似冰融

申立強回家後,嚴格按岐伯年的囑咐煎藥。砂鍋在煤爐上咕嘟咕嘟煮了四個小時,滿屋子都是濃烈的藥香——那是附子乾薑的辛溫,混著麻黃桂枝的發散,還有薏苡仁的清潤。第一劑藥喝下去兩個小時後,他正靠在沙發上,忽然覺得左膝蓋先是一陣發麻,接著湧起一股暖流,從膝蓋骨縫裡往外冒,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麻熱感才慢慢退去,隨之而來的是一種久違的輕鬆。當晚,他竟然睡了個安穩覺,隻在半夜疼醒一次,比之前減輕了大半。

第二天複診,申立強的氣色好了不少,雖然膝蓋還是腫,但疼痛明顯減輕。岐伯年診過脈,沉弦之象稍緩,點頭道:"效不更方,原方再服三劑。記住,藥要溫透,不可涼服。"

三劑藥服完,奇跡發生了。申立強能扶著桌子慢慢站起來了,膝蓋的腫脹消了三分之一,皮膚不再緊繃發亮,按下去有了彈性。最讓他欣喜的是,疼痛隻剩下輕微的酸脹,夜裡能睡整覺了。

"岐大夫,您這藥真是神了!"他走進診所時,竟然能小步挪著走了,"昨天我試著彎了彎膝蓋,能屈到90度了!您看這腫,是不是小多了?"

岐伯年仔細檢查,腫脹處按之凹陷能緩慢恢複,舌下青筋顏色也淡了些。"寒濕漸散,痰瘀漸化,但病根未除,不可停藥。"此次處方,他將川烏、附子各減至100g,加了鹿角膠15g烊化),"鹿角膠溫補腎陽,生精益髓,能加快骨縫裡的氣血生化,就像給重建的河道加固堤壩。"

又服五劑,申立強的膝蓋已經消腫大半,能拄著拐杖出門了。他特意買了些雲州特產的糖炒栗子送到岐仁堂:"岐大夫,您看我這腿,能走路了!去醫院......去那邊看了,說那"水"少多了,不用抽水了。"他差點說漏嘴,趕緊改成"那邊",免得用了西醫術語。

岐伯年看著他日漸康複,臉上露出笑容:"病去如抽絲,尤其是這種沉寒痼冷之疾,更要耐心。接下來附子、川烏減至80g,加黃芪60g,黨參30g,補補脾胃之氣。脾主肌肉,脾氣足了,關節周圍的肌肉才能強健,穩住筋骨。"

第四章:鶴膝回春憑氣化,真火內旺自康強

前後共服十五劑藥,曆時二十餘天,申立強的左膝竟然恢複得和正常膝蓋差不多了。腫脹完全消退,皮膚顏色如常,屈伸自如,甚至能做下蹲動作。他特意回了趟老家,在田埂上走了幾圈,村裡人都驚得合不攏嘴:"立強,你那腿不是要鋸嗎?咋好利索了?"

他隻是嘿嘿笑:"遇到好中醫了,從根上把寒氣拔出來了。"

這天,他特意穿了條新褲子來到岐仁堂,在診室外走了幾個來回:"岐大夫,您瞧!我能小跑了!"說著,真的在院子裡小跑了幾步,雖然還有點不自然,但比起初來時的佝僂模樣,簡直判若兩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岐伯年為他最後一次診脈,脈象沉取和緩有力,舌象淡紅苔薄白,舌下瘀筋基本消失。"病已去九分,剩下的一分要靠自己養。"他叮囑道,"《脾胃論》說"脾胃為後天之本",你以後要忌生冷,少油膩,多吃些山藥、紅棗、小米粥,把脾胃養好。腎陽也要補,平時可以用枸杞子、菟絲子泡點水喝,冬天燉點羊肉湯,加些當歸、生薑。"

申立強連連點頭,忽然想起什麼:"岐大夫,我一直想問,您用那麼大劑量的烏頭、附子,不怕上火嗎?我喝了這麼多天,咋沒覺得口乾舌燥呢?"

"這就是配伍的妙處了。"岐伯年捋須而笑,"你看方子裡白芍用了60g,甘草30g,這是酸甘化陰,既能緩急止痛,又能製約附子的燥性,讓陽氣補進去而不燥烈。薏苡仁90g,量大而性微寒,能清熱利濕,卻又不傷脾陽,就像行軍時帶了糧草,既能打仗又不餓肚子。還有黑豆,除了解毒,本身也能補腎益精,陰中求陽。"

他走到窗前,指著院子裡的老槐樹:"你看那樹,冬天靠根裡的陽氣過冬,春天陽氣生發,才能抽枝長葉。人體也是一樣,腎陽就是那根裡的陽氣。你的鶴膝風,就像樹根被寒冰凍住了,枝葉自然枯萎。我用大劑烏附,就是要把根裡的寒冰化開,讓陽氣重新升發上來,關節得到陽氣的溫煦,痰瘀自然消散。這就叫"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內經》裡的話,一點不假。"

尾聲:岐黃爐中火不滅,一劑溫通起沉屙

申立強康複的消息在雲州市傳得很快,尤其在那些飽受關節痛折磨的中老年人中間。岐仁堂的院子裡,時常能看到拄著拐杖來求診的人,他們總會指著申立強的膝蓋問:"真的是喝中藥喝好的?沒動刀子?"

申立強總是擼起褲腿,笑著說:"騙你乾啥?岐大夫說了,這叫鶴膝風,是寒氣堵在骨頭縫裡了,用熱藥把寒氣逼出來就好了。西醫要鋸腿,中醫給我把腿保住了!"

岐伯年則常對弟子們說:"治病如治水,寒者如冰,熱者如沸,皆需調和。今之世人,多嗜生冷,又貪涼惡熱,陽氣受損者十之八九,故寒濕之病日多。治此等病,不可畏辛熱而用輕劑,當如《傷寒論》所言"急溫之",但需明辨陰陽,配伍精當,方能以偏糾偏。"

他拿起那本批注的《傷寒論》,指著"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一段,語重心長:"你看仲景先師,治寒濕入骨,用附子湯,附子用量大,且配伍白術、人參、茯苓,既溫陽又祛濕。我們今天用烏附麻桂薑湯,不過是師其法而變其方,核心還是一個"溫"字,一個"通"字。溫能散寒,通能化滯,陽氣通則百病消,此乃岐黃之大道也。"

暮色中的岐仁堂,藥香依舊濃鬱。申立強正扶著老伴在院子裡散步,他的膝蓋在晚風中偶爾還會有點發緊,但他知道,隻要體內的陽氣足了,這點餘寒終會散去。就像岐大夫說的,那腎中的一點真火,才是人體最可靠的醫生。而這,正是岐黃之道代代相傳的秘密——以火暖寒,以通治閉,讓生命在陰陽調和中煥發本真的光彩。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神話繪卷師:開局財神趙公明 渣爹另娶,七零小可憐帶妹去尋父 我靠仙氣火遍內娛[娛樂圈] 密室經營遊戲?係統帶我飛升! 兩界物價差億倍,我氪金爆獎勵 大唐:開局女兒槍挑長安城! 快穿拯救世界從養崽做起 黑心女修,債主都在反派修羅場 出馬仙紀實:我供奉鬼堂的那十年 這個師姐不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