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月子中心的"枯井愁"與一釜薑棗生化湯
秋分後的申城,梧桐葉剛染上金邊,岐仁堂的竹簾卻被一股焦慮的氣息撞開。進來的是位裹著羊絨披肩的年輕媽媽,懷裡抱著個繈褓,身後跟著愁眉不展的婆婆。
"岐大夫,您快救救我兒媳吧!"婆婆先開了口,聲音帶著哭腔,"生完孩子都二十天了,奶水稀得像清水,孩子每天餓得直哭,奶粉換了好幾種都不愛吃。"
年輕媽媽王女士眼圈發黑,臉色蒼白得像張宣紙,說話有氣無力:"我試過民間那個滋乳湯,喝了三天,奶水沒見多,倒開始拉肚子,一天跑五六趟廁所,渾身沒勁,現在看見藥罐子就怕。"
岐大夫先讓王女士坐下,倒了杯溫的生薑紅棗水:"彆急,先暖暖身子。讓我看看寶寶的小手。"他輕輕握住嬰兒的小手,指尖微涼,再看王女士的舌象,舌質淡胖,舌苔白膩,邊有明顯齒痕,診脈時脈象沉細而弱。
"您這滋乳湯裡是不是有知母、玄參這些苦寒藥?"岐大夫問道。
王女士點點頭:"是啊,老家親戚給的方子,說喝了下乳快,還加了七孔豬蹄,可我喝完就覺得胃裡涼颼颼的,吃啥都沒味兒。"
"《脾胃論》講"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岐大夫捋了捋胡須,"你這症候,根本在於產後氣血大虧,脾胃虛寒,就像地裡的井水本就不多,還硬往下挖,結果沒挖到水,反把濕泥翻上來了。"
"滋乳湯裡的知母、玄參都是大寒之藥,《神農本草經》說知母"主消渴熱中",但你這不是熱證,是虛寒。"岐大夫取過紙筆,"就像冬天用冷水澆莊稼,隻會把根凍壞。你看你脈沉細、舌淡胖,都是脾陽不足的表現,誤用苦寒藥,傷了脾胃陽氣,所以拉肚子、沒力氣,奶水自然更不足了。"
婆婆在一旁直拍大腿:"都怪我,非讓她喝那些偏方,早該來找您啊!"
"產後體虛,最忌閉門造車。"岐大夫開始寫方子,"清末傅青主創的生化湯,最適合產後理血清宮,我給你用李可老中醫的加味生化湯,再稍作調整。"
他邊寫邊解釋:"當歸一兩,這是君藥,《本草綱目》說它"血中之友",既能補血又能活血,就像給乾涸的河道疏浚同時補水;川芎三錢,活血行氣,讓氣血流動起來,像給堵塞的水管通渠;桃仁三錢,活血化瘀,把子宮裡的瘀濁排出去;炮薑二錢,這是關鍵,溫經散寒,恢複脾胃陽氣,就像給冰冷的灶台生起小火爐;炙甘草二錢,調和諸藥,兼補脾胃。"
"李可老中醫加了益母草五錢、澤蘭五錢,這兩味藥能加強推陳致新的作用,就像清潔工把河道裡的淤泥清走;我再給你加黃芪一兩、黨參五錢,大補元氣,氣能生血,就像給水泵加大馬力;炮甲珠粉衝服一錢,王不留行三錢,路路通通絡下乳,但不用滋乳湯裡的苦寒藥,改用絲瓜絡三錢,通絡而不寒涼。"
"這藥得用黃酒煎,黃酒溫通血脈,能助藥力;再加點生薑三片、紅棗五枚,增強溫脾胃的效果。每天一劑,先用三碗水加半碗黃酒,泡藥半小時,文火煮成一碗,趁熱喝,喝完蓋被子發點小汗,彆出大汗。"
岐大夫又叮囑:"回去把滋乳湯全扔了,每天用小米粥加生薑、紅棗、紅糖煮著喝,脾胃暖了,氣血才能生出來。還有,讓寶寶多吸吮,就像井水越打越多,彆總依賴奶粉。"
三天後,王女士的婆婆喜氣洋洋地來抓藥:"岐大夫,神了!喝第一劑藥,拉肚子就止住了,胃裡也暖和了。喝到第三劑,奶水明顯多了,昨天晚上孩子終於能睡個整覺了!"
岐大夫在原方基礎上減了桃仁,加了當歸至一兩五錢、黃芪至一兩五錢:"no瘀血漸去,重點補氣血。記住,產後百脈空虛,最要顧護脾胃陽氣,那些寒涼的湯水千萬彆再碰了,哪怕是西瓜、梨都要少吃。"
王女士再來時,臉色紅潤了許多,懷裡的寶寶正咂著嘴睡覺,小臉蛋圓鼓鼓的。"岐大夫,您說的真對,"她輕聲說,"以前總覺得下奶要靠涼藥"下火",沒想到越下越虛。現在知道了,脾胃是氣血的根,根壯了,奶水才像泉水一樣湧出來。"
診所外的陽光透過竹簾,照在藥櫃上的"炮薑"標簽上,泛著溫暖的光。岐大夫看著王女士離去的背影,想起《金匱要略》裡"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如今這產後少乳,又何嘗不是因虛致瘀、因瘀致虛的循環,需得像生化湯那樣,在"生"與"化"之間尋得平衡。
第二章城中村的"肝鬱結"與一帖逍遙生化飲
霜降那天,岐仁堂來了位抱著嬰兒的年輕媽媽,牛仔褲膝蓋處磨得發白,懷裡的孩子正哇哇大哭。"岐大夫,快給我看看,我這奶水突然就少了,昨天還夠吃,今天就隻剩幾滴了,孩子餓得到處找奶頭。"
這位劉女士住在城中村,丈夫在外地打工,婆婆剛來伺候月子,兩人常因帶娃觀念不同吵架。"這幾天心裡堵得慌,昨天跟婆婆吵了一架,氣得飯都沒吃,晚上就覺得胸口發悶,今早起來奶水就少了,怎麼擠都隻有一點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岐大夫先安撫了哭鬨的嬰兒,用溫毛巾擦了擦孩子的小手,再看劉女士的舌象,舌質暗紅,舌苔薄白,兩側有明顯的肝鬱線,診脈時脈象弦細,左關尤甚。
"你這奶水少,根子不在脾胃,在肝氣鬱結。"岐大夫倒了杯玫瑰花茶,"《黃帝內經》說"怒傷肝,思傷脾",你這幾天是不是總唉聲歎氣,夜裡翻來覆去睡不著?"
劉女士點點頭,眼圈紅了:"是啊,心裡憋得難受,看婆婆哪兒都不順眼,又想我老公不在身邊,越想越委屈,昨天吵架後就覺得胸口像堵了塊石頭,連呼吸都費勁。"
"肝主疏泄,就像家裡管鑰匙的,負責打開全身氣機的閘門。"岐大夫解釋道,"你這肝氣被怒火一激,閘門就關上了,氣血運行不暢,就像水管被堵住了,奶水自然下不來。《傅青主女科》裡說"乳乃氣血所化",氣血瘀滯,何來乳汁?"
"您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劉女士揉著胸口,"難怪我覺得這裡又脹又疼,昨天還能擠出半碗,今天就幾滴,急得我直哭。"
"你這情況,單用生化湯不夠,得配上疏肝解鬱的藥。"岐大夫開始寫方子,"用加味生化湯打底:當歸八錢,川芎三錢,桃仁二錢,炮薑一錢,炙甘草一錢,益母草五錢,澤蘭五錢,黃芪五錢,黨參五錢,炮甲珠粉一錢衝服,王不留行三錢,絲瓜絡三錢,這些藥活血補血、通絡下乳。"
"再加上逍遙丸的底子:柴胡三錢,像春天的樹枝,能疏肝解鬱,把堵住的閘門打開;白芍五錢,酸甘化陰,柔肝緩急,就像給發脾氣的人遞杯溫水;茯苓五錢,健脾滲濕,脾胃好了氣血才足;白術五錢,健脾益氣,助茯苓一臂之力;薄荷一錢,少許即可,能清散肝鬱化的熱;生薑三片,溫中和胃,防止逍遙丸過於涼潤。"
"這方子叫逍遙生化飲,既能活血化瘀、補氣生乳,又能疏肝解鬱、調和脾胃。"岐大夫把方子遞給她,"每天一劑,用砂鍋煎,先煎生化湯的藥半小時,再放逍遙丸的藥煎二十分鐘,溫服。喝藥時慢慢咽,讓藥氣先潤潤喉嚨,再往下走。"
"還有個重要的事,"岐大夫看著她焦慮的眼神,"你這奶水少,情緒是關鍵。《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跟婆婆有分歧很正常,彆憋著,找你老公打電話說說,或者找鄰裡聊聊,肝氣順了,奶水才能順。"
"我這兒有個小法子,"岐大夫從抽屜裡拿出個小布袋,"裡麵是曬乾的玫瑰花和合歡花,你每天用開水泡著當茶喝,花香能解鬱,比吃藥還舒服。每天下午太陽好的時候,抱著孩子去樓下曬曬太陽,看看樹,彆總悶在屋裡。"
劉女士接過藥包和香袋,眼圈更紅了:"岐大夫,我以為是我奶不好,沒想到是心裡堵的......"
"傻丫頭,"岐大夫笑了笑,"女人產後氣血本就虛,情緒一波動,肝氣就容易鬱結,就像剛燒開的水,蓋子壓得太緊,蒸汽都憋在裡麵了。"
三天後,劉女士再來時,懷裡的孩子正安靜地睡著,嘴角還掛著奶漬。"岐大夫,太謝謝您了!喝第一劑藥後,胸口就沒那麼悶了,第二天早上奶水就多了起來,現在夠孩子吃了。"她說話時眉角舒展,不再像上次那樣愁眉苦臉。
診脈時,弦脈已減,關部趨於和緩。岐大夫在原方基礎上去了桃仁,加了當歸至一兩,柴胡減為二錢:"no肝氣漸疏,瘀血漸去,重點養血疏肝。記住,保持心情舒暢,比吃任何下奶藥都重要。"
離開診所時,劉女士把玫瑰花茶包掛在嬰兒車把手上,路過城中村的小廣場,看到幾個老人在曬太陽,她也找了個空位坐下,解開衣襟讓孩子吃奶,陽光照在母子倆身上,暖融融的。她掏出手機給丈夫打電話,聲音輕快:"老公,奶水夠了,孩子吃得好,你彆擔心......"
藥櫃裡的柴胡和玫瑰花在秋日的陽光裡靜靜散發著香氣,岐大夫看著窗外,想起《溫熱論》裡"肝為剛臟,非柔潤不能調和",這產後肝鬱少乳,何嘗不是現代生活壓力下的常見病,需得像逍遙生化飲那樣,在疏肝與活血之間,在理氣與補虛之間,尋得那一味溫柔的平衡。
第三章誤用偏方的"寒中厥"與一堂脾胃生化課
冬至前的周末,岐仁堂來了位神色慌張的年輕爸爸,懷裡抱著個繈褓,身後跟著拄拐杖的奶奶。"岐大夫,快救救我媳婦!她喝了老家帶來的下奶湯,拉肚子拉得站不起來,現在渾身發冷,嘴唇都紫了!"
奶奶在一旁抹眼淚:"都怪我,從老家帶了滋乳湯的藥引子,說我當年喝了可管用了,誰知道她喝了就不對勁......"
岐大夫快步走到裡間,隻見床上躺著位麵色蒼白的產婦,嘴唇發紺,四肢厥冷,額頭上冒著冷汗,旁邊的便盆裡是稀薄的瀉下物。診脈時,脈象沉微欲絕,觸之如遊絲,舌淡胖水滑,舌苔白厚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