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岐大夫的三碗開胃湯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211章 岐大夫的三碗開胃湯

第211章 岐大夫的三碗開胃湯(2 / 2)

劉女士看著藥包裡的酸梅:“這是……”

“特意加的烏梅,”岐大夫笑道,“酸能生津,又能開胃,《本草逢原》說它‘酸收而兼收斂脾氣’,配點生甘草,就是簡易的酸梅湯底子,孩子愛喝。記住,藥要煎得清淡些,像喝茶一樣少量多次喝,彆強求一次喝多。”

他又叮囑:“這三天隻能吃爛粥、麵湯,煮的時候加兩片生薑,溫中和胃。千萬彆再給零食,水果也得停了,尤其是西瓜這類寒涼的。等舌苔退了,能正常吃飯了,再慢慢加蔬菜。”

送走母子倆時,小男孩忽然回頭喊了句:“大夫爺爺,你的藥聞著像酸梅湯!”岐大夫哈哈大笑,衝他揮揮手:“喝了這碗‘特製酸梅湯’,保證你能跟夏令營時一樣活蹦亂跳!”

望著他們的背影,學徒小王忍不住問:“師父,小孩積滯怎麼還用六君子湯?不是該先消食嗎?”

“傻小子,”岐大夫用鑷子敲了敲藥罐,“《景嶽全書》說‘善治者,治其所以不治’。孩子脾胃本虛,才會飲食稍有不慎就積滯,就像地力不足的田,稍微多施肥就燒苗。消食是治標,健脾才是治本,所以得攻補兼施。”

三、梅雨後的蒸籠

入梅後的第五天,雨腳始終沒停。岐仁堂的青磚地泛著潮氣,牆角的艾草香與藥味混在一起,倒也清爽。下午來了位拄拐杖的陳大爺,蓑衣上還滴著水,一進門就連連咳嗽,聲音重濁,像破鑼在響。

“岐大夫,救救我這老胃吧!”陳大爺一屁股坐在竹椅上,直喘粗氣,“前陣子鬨腸炎,掛了幾天水,燒是退了,可這胃口徹底沒了。看見飯菜就惡心,肚子脹得像個吹滿氣的皮球,夜裡睡覺都不敢平躺。”

他掀起衣襟,露出微微隆起的腹部,用手指敲了敲,發出“嘭嘭”的悶響。“大便也不通,好幾天才一次,跟羊屎蛋似的。”

岐大夫遞過一杯溫熱的薑茶:“大爺,您這是濕困脾胃了。梅雨季濕氣最重,脾喜燥惡濕,就像麵團沾了水,越揉越黏。前陣子腸炎好比用水衝地,雖然衝掉了臟東西,可也把脾胃的陽氣衝散了,濕氣趁機就鑽了進來。”

診脈時,寸口脈濡緩無力,關脈尤其沉滯。看舌苔,白厚而水滑,舌邊有明顯齒痕。“《金匱要略》講‘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您這脾胃就像被梅雨泡透的棉絮,又重又沉,得用溫藥把濕氣烘出來,再把脾胃的陽氣扶起來。”

他走到藥櫃前,特意選了個帶抽屜的矮櫃:“開胃進食湯得重用溫燥藥了。六君子湯裡的人參換成紅參,力足能回陽;白術用焦白術,健脾燥濕更強;茯苓改土炒茯苓,增強運脾之力。”

抓起丁香時,陳大爺嗅了嗅:“這味藥香得衝鼻子。”

“正是要這股衝勁!”岐大夫把丁香放在手心搓了搓,“《藥性論》說丁香‘能主冷氣腹痛’,就像給脾胃點了個小火爐,寒氣一散,氣機自然通暢;木香選廣木香,行氣化滯的力量最足,配上厚樸,就像兩把掃帚,把腸道裡的積滯掃出去。”

又加了炒白扁豆和炒薏苡仁:“這兩味是祛濕的好搭檔,扁豆健脾化濕,薏苡仁‘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炒過之後溫性更足,適合您這寒濕困脾的證型。”

看到縮砂仁,陳大爺想起什麼:“上次在藥店抓藥,人家說這玩意兒貴,是不是少放點?”

“大爺,這味可不能省!”岐大夫搖搖頭,“縮砂‘醒脾調胃,引諸藥歸宿丹田’,就像帶路的向導,能把藥效引到脾胃最需要的地方。再加炒穀芽和炒麥芽,一升一降,助脾胃運化。”

包藥時,他特意交代:“頭煎加三片生薑、五枚大棗,煎好後加一小勺紅糖,溫服。這藥得喝熱乎的,喝完後蓋薄被出點微汗,把濕氣逼出來。飲食上要喝熱粥,最好是小米粥加少量陳皮,千萬彆吃生冷瓜果,連涼菜都得燙過才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大爺接過藥包,手指摩挲著紙包上的字跡:“岐大夫,我這病西醫說是‘腸易激綜合征’,吃了好多助消化的藥都沒用,還是您說得在理,這濕氣重了,可不就跟穿濕衣服似的,渾身不得勁。”

“老祖宗的智慧不能丟啊!”岐大夫歎了口氣,“《脾胃論》裡說‘脾病則五臟六腑、四肢皆不得營運’,脾胃是後天之本,它一罷工,全身都跟著遭殃。等您這濕去脾健了,咳嗽、便秘都會好起來。”

送走陳大爺時,雨勢漸漸小了。岐大夫望著簷角滴落的水珠,對小王說:“你看這梅雨,來得急去得慢,就像現代人的脾胃病,多是生活習慣慢慢攢下的。開胃進食湯看似簡單,實則暗含補瀉兼施、溫清並用之理,關鍵在於辨明‘虛’與‘滯’的主次,就像治水,既要有堤壩固護,也要有河道疏導。”

尾聲:藥香裡的光陰

暮色漸濃時,岐仁堂的藥煲還在咕嘟咕嘟響著。曉雯發來微信,說母親今天喝了小半碗小米粥,沒再泛酸水;劉女士則拍了張照片,餐桌上的小男孩正捧著碗喝藥,嘴角還沾著藥漬,卻笑得露出了豁牙;陳大爺的兒子打來電話,說父親喝了頭煎藥就排了大便,肚子沒那麼脹了。

岐大夫靠在藤椅上,翻著本線裝的《本草從新》,書頁間夾著片乾枯的藿香葉。窗外的梧桐葉被雨水洗得發亮,藥香隨著晚風飄出巷口,與遠處小吃攤的油煙味、居民樓的飯香混在一起,成了這座老城最尋常的氣息。

他想起年輕時跟師父學診的日子,也是這樣的梅雨季,師父指著藥櫃說:“凡人之病,十有八九與脾胃相關。治脾胃如治水,太燥則枯,太濕則爛,須得溫清相宜,升降有度。”

如今,那排藥櫃已跟著他三十餘載,抽屜上的銅環被磨得發亮。而開胃進食湯的故事,還在這巷尾的藥香裡,隨著一帖帖湯藥,流入尋常百姓的生活,化作飯桌上的歡聲笑語,或是病榻前的漸愈佳音。就像《黃帝內經》裡說的“有胃氣則生”,這人間煙火氣,終究要靠脾胃這口“鍋”,慢慢熬煮出來。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都市:修仙三年,下山即無敵 快穿之反派令人著迷 截胡S級房車,我在逃亡中收美女 為了英雄老婆,成為邪惡大反派 飛升失敗,直播算命被官方關注了 女尊:我和我的大隻老婆日常 穿越獸世!被五大獸夫追著跑! 被瘋批反派們強取豪奪了 唐詭:從元芳之子開始 為人師者之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