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骨筋舒——岐大夫治骨節頑疾記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221章 骨筋舒——岐大夫治骨節頑疾記

第221章 骨筋舒——岐大夫治骨節頑疾記(2 / 2)

阿明按方配藥,把炙馬錢子、淨乳香、淨沒藥研成細粉,和其他藥末混在一起。"這馬錢子,得用黃酒泡了再炒,"岐大夫一邊指導阿明,一邊對劉大媽說,"《本草綱目》裡說它"治傷寒熱病,咽喉痹痛",但性子烈,得炮製好了才能用,不然會傷著人。"

劉大媽看著阿明揉藥丸,好奇地問:"這丸子多大?一天吃幾顆?"

"每丸六克,一天兩丸,"岐大夫遞過一個油紙包,"用黃酒送服最好,酒能"通血脈,行藥勢",《黃帝內經》裡就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不過您彆多喝,一小口就行。"

旁邊候診的張老師湊過來說:"劉大媽,您這是跳得太猛了!《素問》說"久行傷筋",再好的身子骨也經不住天天這麼蹦啊。"

劉大媽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是領隊,總得起帶頭作用。"

"量力而行才是真本事,"岐大夫幫她把藥丸裝進布袋,"等膝蓋好了,先從慢步走開始,循序漸進。您這膝蓋好了,廣場舞才能跳得更帶勁不是?"

劉大媽拎著藥袋,腳步雖慢,心裡卻亮堂了:"明兒我就讓她們先練太極,等我歸隊了再跳《最炫民族風》!"

四、程序員的腰椎僵

夜裡十點,岐仁堂的燈還亮著。阿明正收拾藥櫃,就見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扶著牆進來,臉色發白,額頭上全是汗。

"大夫,救救我......"年輕人叫小林,是附近寫字樓的程序員,"我從下午開始,腰就跟焊死了似的,彎不了,坐不住,躺下去就起不來,同事把我架過來的。"

岐大夫讓他趴在床上,手指沿著腰椎兩側按下去,小林疼得直咬牙:"就這兒,像有塊硬疙瘩,一動就疼。"

"您這是久坐傷了腰。"岐大夫歎了口氣,"一天到晚對著電腦,腰總彎著,氣血不通,肝腎也虧了。《金匱要略》說"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您是不是總覺得腰眼發涼,像揣著塊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林猛點頭:"是是是!夏天辦公室空調開得足,我總蓋著毯子還覺得冷。有時候敲代碼久了,腿還發麻。"

"這是寒氣裹著瘀血,堵在腰椎那兒了。"岐大夫開了方子,讓阿明抓藥:熟地黃、鹿角膠、龜版各四十克,當歸、川芎、紅花各三十克,還有麻黃、桂枝、防風......最後抓了一小撮炙馬錢子和蜈蚣。

小林看著那幾條蜈蚣,嚇得往後縮了縮:"大夫,這蟲子也能入藥?"

"這您就不知道了,"岐大夫拿起一條蜈蚣,"蜈蚣能"祛風,定驚,攻毒",《本草綱目》說它"治小兒驚癇風搐,臍風口噤",您這腰椎裡的"瘀結",就得靠這些蟲藥鑽進去,把它散開。就像地裡的硬土塊,得用鋤頭先鬆鬆,肥料才能滲進去。"

阿明在一旁炮製馬錢子,用砂炒得焦黃:"這馬錢子有毒,必須炒透了才能用,不然會出事。師父說,用藥如用兵,既要勇猛,又要謹慎。"

岐大夫把藥末倒進蜜裡,慢慢揉成丸子:"每丸九克,早晚各一丸,一個月一個療程。這裡麵的鹿角膠、龜版,都是"補肝腎,益精血"的,《神農本草經》說鹿角膠"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龜版"主漏下赤白,破症瘕,痎瘧,五痔",一陰一陽,正好補您虧耗的精血。"

小林看著那黑褐色的丸子,有點猶豫:"這藥有啥要注意的?我還得上班呢。"

"服藥期間,忌豬肉、魚肉,"岐大夫拿出一張紙條寫注意事項,"《本草綱目》說"豬肉反烏梅、桔梗、黃連",怕影響藥效。還有,彆熬夜,彆久坐,每小時起來活動活動,伸伸腰。《素問》說"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身子是本錢,代碼寫得再好,也得有好腰杆頂著不是?"

小林揣著藥丸子,感覺腰那兒似乎沒那麼疼了:"明兒我就買個護腰,再把電腦墊高些,爭取不熬夜。"

岐大夫送他到門口,看著他慢慢消失在巷口的路燈下,回頭對阿明說:"現在的年輕人,總覺得身子骨抗造,等出了毛病才想起調理。咱們做大夫的,不光要治病,還得教他們怎麼護著自己的身子。"

五、老街坊的熱敷方

轉天一早,岐仁堂剛開門,就擠滿了老街坊。張老師拎著個竹籃進來,裡麵裝著剛蒸好的饅頭:"岐大夫,您嘗嘗!我這脖子能轉了,今早帶孫子去公園,他說爺爺的脖子比以前靈活多了!"

正說著,小王騎著電動車過來,腰杆挺得筆直:"師父,我這腰好了!昨天送了五十件貨,一點不疼。"他手裡還提著個西瓜,是給岐大夫的謝禮。

劉大媽也來了,腳步輕快,手裡拿著個紅綢扇:"岐大夫,我這膝蓋能打彎了!今兒我就去廣場教她們新動作!"

岐大夫笑著給大家分饅頭,阿明在一旁忙著包藥。這時,住在巷尾的陳奶奶顫巍巍地進來:"岐大夫,我那老寒腿又犯了,能不能給我弄點外敷的藥?我怕吃丸子傷胃。"

岐大夫拉著陳奶奶坐下:"您這腿是年輕時在河邊洗衣服凍的,寒氣積在骨頭縫裡,用熱敷最好。"他讓阿明取來藥包,裡麵是紅花、當歸、木瓜、骨碎補、續斷、透骨草,還有乳香、沒藥。

"這些藥,"岐大夫指著藥包裡的粗末,"紅花能"活血通經",透骨草能"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本草綱目》說透骨草"治筋骨一切風濕疼痛攣縮"。把它們裝在布袋裡,用白酒和食鹽拌勻,上鍋蒸二十分鐘,敷在膝蓋上,能把寒氣逼出來。"

阿明已經把藥包蒸好了,用毛巾裹著遞過來。陳奶奶放在膝蓋上,暖乎乎的舒服極了:"這藥聞著就香,比我那熱水袋管用多了。"

"這可比熱水袋講究,"岐大夫給她倒了杯熱茶,"藥借熱力,熱助藥威,能鑽進骨頭縫裡去。《黃帝內經》說"寒者熱之",您這老寒腿,就得用這熱乎勁兒攻一攻。"

旁邊的老李湊過來說:"陳奶奶,我去年冬天腰冷,就用岐大夫這方子,敷了半個月,現在大冷天也敢出門了!"

陳奶奶摸著膝蓋,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還是岐大夫心思細,知道我怕吃藥,給我弄這外敷的,不遭罪。"

岐大夫擺擺手:"治病哪有固定的法子?得看各人的情況。您胃不好,就不用內服藥;年輕人能吃藥,就用丸子補得快些。就像種地,沙地得多澆水,黏土地得勤鬆土,因材施教,對症下藥,才能見效。"

夕陽西下時,岐仁堂的門還開著。岐大夫坐在竹椅上,看著巷子裡嬉鬨的孩子,手裡的紫砂壺已經涼了。阿明在整理藥方,看見師父望著老匾出神,輕聲問:"師父,您說咱們這岐仁堂,能傳到第幾代?"

岐大夫笑了,指著牆上的《黃帝內經》拓片:"隻要還有人疼骨頭、傷筋脈,隻要還有人信"腎主骨、肝主筋"的理,岐仁堂就一直開著。你看這巷子裡的人,張老師的脖子,小王的腰,劉大媽的膝蓋,陳奶奶的腿,哪樣不是靠著這筋骨活著?咱們做大夫的,就是讓這些筋骨舒舒坦坦的,讓日子也過得順順當當的。"

晚風穿過巷口,老槐樹的葉子沙沙響,岐仁堂的燈光在暮色裡暈開一片暖黃,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托著這滿巷的煙火氣。

全文約6800字)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廈鬨鬼,你還讓我去做臥底保安 繼承荒山,直接打造成頂級旅遊區 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禎做皇帝 冷豔總裁的近身保鏢 星際嬌軟雌性,被六S大佬強綁定 青君 剛飛升就重生? 四合院:從列車員開始進部 我當行長後,前妻全家跪求原諒 僵屍戀愛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