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岐仁堂裡"種"娃娃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226章 岐仁堂裡"種"娃娃

第226章 岐仁堂裡"種"娃娃(1 / 1)

初夏的雨絲斜斜掠過青石板路,把岐仁堂門楣上那塊"懸壺濟世"的匾額洗得愈發清亮。堂屋裡,銅吊爐裡燃著的艾草香混著薄荷的清涼漫開來,岐大夫正坐在梨花木桌後翻一本泛黃的《傅青主女科》,眼鏡滑到鼻尖上也沒察覺。

"吱呀"一聲門被推開,帶進一串急促的腳步聲。"岐大夫!您可得救救我們家!"一個穿著碎花裙的年輕女人扶著門框喘氣,額前的碎發被汗水打濕,手裡還攥著個揉皺的塑料袋,露出裡麵幾盒沒拆封的中成藥。

岐大夫抬眼放下書,指了指對麵的藤椅:"王太太先坐,喝口陳皮水緩緩。"他記得這是隔壁小區開超市的王建軍媳婦,叫林梅,前兩年還總笑眯眯地給店裡送新到的時令水果。

林梅接過青花瓷杯,指尖都在抖:"大夫,我這病拖三年了......"話沒說完眼圈就紅了。旁邊跟著進來的男人趕緊遞紙巾,正是王建軍,撓著頭一臉無奈:"岐大夫您彆見怪,她這是急的。家裡老人催得緊,她自己也鑽牛角尖,昨晚又沒睡好。"

岐大夫示意王建軍也坐下,慢悠悠地問:"月經來得還準時嗎?"

林梅咬著嘴唇點頭又搖頭:"有時候提前四五天,紅得發黑,還帶著血塊,腰跟斷了似的;有時候又拖到四十多天,顏色淡得像洗過的,量也少,護墊都用不了幾片。"她忽然提高聲音,"我去做過b超,人家說子宮啥的都正常,可就是懷不上!建軍他媽......"

"說這些乾啥!"王建軍打斷她,卻被岐大夫擺手製止了。"情緒藏不住,都寫在脈上呢。"老大夫伸出三根手指搭在林梅腕上,另一隻手撚著花白的胡須,眼睛微眯著像在聽什麼。診室裡靜得隻聽見牆上掛鐘的滴答聲,還有窗外賣豆腐腦的三輪車鈴鐺響。

片刻後岐大夫收回手,提筆在處方箋上寫著什麼:"經水先期屬熱,後期屬寒,你這是冷熱不調,肝脾不和。《黃帝內經》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你這情況,就像地裡的墒情不好,要麼太乾要麼太濕,種子自然紮不了根。"

林梅聽得發愣:"肝脾不和?可我吃飯挺香的啊。"

"香是香,"岐大夫放下狼毫,"你是不是總覺得乳房脹?來事前更厲害,還愛發脾氣?"見林梅點頭,他又問,"是不是來月經前總想吃涼的,過後又怕冷,手腳摸著涼冰冰?"

"對對對!"林梅猛地坐直了,"上個月來事時下雨,我抱著暖水袋還打哆嗦,建軍還笑我太虛......"

王建軍趕緊解釋:"我那是開玩笑......"

"這可不是玩笑。"岐大夫翻開桌上的藥櫃抽屜,拿出當歸、川芎、白芍,"你看這當歸,《本草綱目》說它"治婦人漏下,諸惡瘡瘍",配上川芎行氣,白芍養血,就像給乾涸的河道清淤又補水。"他又指著旁邊的吳茱萸和香附,"你性子急,肝氣鬱結久了化火,吳茱萸能引火歸元,香附理氣,就像給悶著的柴火通通風。"

正說著,門口探進個腦袋,是小區裡開茶館的李嬸,手裡拎著剛買的菜:"岐大夫,給我稱兩斤山楂。喲,小林也在啊?"

林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李嬸卻眼睛一亮:"是不是為孩子的事?我娘家侄媳婦以前也這樣,吃了岐大夫三副藥就懷上了!"

這話讓林梅眼睛亮起來。岐大夫笑著搖搖頭:"各人情況不同,哪能一概而論。"他轉向林梅,"你這情況得先調經期,我給你開個調經種子湯的底子:歸身、川芎、吳茱萸各一錢,熟地、製香附各半錢,白芍、茯苓、丹皮各八分,元胡索、陳皮各七分。"

他邊說邊稱量藥材,動作行雲流水:"茯苓健脾滲濕,就像給地裡除雜草;丹皮清熱,《神農本草經》說它"主寒熱,中風瘛疭、痙、驚癇邪氣",正好清你這鬱熱。"

林梅盯著那些顏色各異的藥材:"那我這忽前忽後的,藥方不用變嗎?"

"問得好。"岐大夫讚許地看她一眼,"要是提前來,血色發紫,就加八分條芩,《本草綱目》說它"治風熱濕熱頭疼,奔豚熱痛",能幫著清熱;要是拖後,顏色淡,就加官桂、乾薑、熟艾各五分,這些都是溫中的,像給地裡加層地膜,讓氣血活起來。"

他把包好的藥包遞給林梅,又寫了張紙條:"記住,月經來那天開始吃,早上空腹煎著喝,藥渣晚上再煎一次,加三片生薑。吃到月經停後兩三天就行。"

王建軍接過藥包,掂量著問:"大夫,這藥......真能管用?"

岐大夫往爐子裡添了塊炭,火苗"噗"地跳了一下:"《金匱要略》說"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你媳婦這是積鬱成疾,既要調血,更要調心。回去讓她少操心店裡的事,建軍你多分擔點,晚上彆讓她熬夜算賬。"他忽然衝王建軍擠擠眼,"還有,彆總跟她急,肝氣順了,氣血才能活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梅臉一紅,王建軍撓著頭嘿嘿笑:"您說得是,以後我多讓著她。"

兩人剛要走,岐大夫又叫住他們:"對了,服藥期間彆吃生冷,綠豆也暫時停了。等經期準了,再來我這兒調調。"

接下來的一個月,岐仁堂總能看到王建軍的身影,有時是來買陳皮,有時是問煎藥的火候,偶爾還拎著林梅做的蔓越莓餅乾,說是"給大夫換換口味"。

這天傍晚,林梅又來了,臉上帶著久違的笑容:"岐大夫,這次月經就差了一天,量也比以前多了!"她把複查的單子遞過來,雖然還是皺巴巴的,但眼神裡的光藏不住。

岐大夫診過脈,又看了舌苔:"脈相順了,就是還有點脾虛。《脾胃論》說"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得把底子補牢。"他另開了個方子,"續斷、沙參、杜仲、當歸、益母草各二分,川芎一錢,砂仁炒研五分,製香附二錢,橘紅一錢,再加三分種子紅花。"

"這裡麵還有紅花?"林梅有點猶豫,"我聽說紅花是活血的......"

"這是種子紅花,跟普通紅花不同。"岐大夫拿起一小撮暗紅色的花,"《本草綱目》說它"活血,潤燥,止痛,散腫,通經",量少點用,能通而不泄,幫著種子紮根。"他叮囑道,"這個方子月經來的時候吃四劑,下個月再來拿一次,讓氣血穩穩當當的。"

林梅剛走,李嬸端著碗剛熬好的銀耳羹進來:"大夫,我剛才瞅著小林氣色好多了。說起來,我那侄媳婦後來生了對龍鳳胎,現在都能打醬油了。"

岐大夫舀了勺銀耳羹,慢悠悠地說:"生育這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褚澄在《褚氏遺書》裡說,男精先至,女精後至,是陰裹陽,主生男;女精先至,男精後至,是陽裹陰,主生女。這話雖有偏頗,但也說明時機重要。"

正說著,幾個來閒聊的老街坊圍了過來。賣糖葫蘆的張大爺咂著嘴:"那啥時候是好時機?"

"月經剛乾淨不行,濁氣還沒清。"岐大夫放下碗,"得等經止兩三日,身子裡乾淨了。男方也得保養些時日,讓陽氣足些。《黃帝內經》說"陰陽合故能有子",就是這個理。"

旁邊抱著孫子的陳奶奶插話:"我媽以前說,同房時男左女右也有關係,是不是真的?"

岐大夫笑了:"這是古人從陰陽左升右降來的說法,左為陽,右為陰,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太拘泥。關鍵是身子得調順了,就像好地才能長好苗。"

他起身給眾人續水:"還有些講究,《萬氏婦人科》裡提過,大風大雨、喝醉了酒、剛吃了猛藥的時候同房,懷的孩子容易體弱。得選天朗氣清的時候,《素問》說"人以天地之氣生",環境順了,氣血才合時宜。"

張大爺拍著大腿:"可不是嘛!我小時候鄰居家,打雷天懷的孩子,後來總犯羊癲瘋,原來是這麼回事!"

岐大夫點點頭:"所以古人說要"待天氣晴明,日暖風和",就是讓陰陽之氣調和。要是趕上霧霾天、氣壓低的時候,人本身就憋悶,氣血不暢,這時候受孕自然不好。"

這話讓眾人都點頭稱是。正說著,王建軍跑了進來,手裡舉著個驗孕棒,臉漲得通紅:"岐大夫!有了!兩道杠!"

林梅跟在後麵,捂著嘴笑,眼角還掛著淚。岐大夫看著那驗孕棒,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剛出師時,也是這樣幫著老街坊家的閨女調理身子,如今那孩子的孩子都上小學了。

"恭喜恭喜。"岐大夫拱手道,"這頭三個月可得小心,彆累著,飲食清淡些,《千金要方》說"妊娠三月,為定形",正是要緊時候。"

王建軍搓著手,把一籃剛摘的草莓往桌上放:"您放心,我都跟我媽說了,這三個月不讓她沾涼水,店裡的事我全包了!"

林梅摸著小腹,輕聲問:"大夫,您說......會是男孩還是女孩?"

岐大夫摘下眼鏡擦了擦:"《易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男孩女孩都是好緣分。關鍵是孩子能健健康康,這才是求嗣的根本。"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夕陽透過雲層灑下來,給岐仁堂的青磚黛瓦鍍上一層金邊。王建軍扶著林梅慢慢走出門,影子被拉得很長,像一對相攜的藤蔓,正朝著陽光的方向生長。

岐大夫重新拿起那本《傅青主女科》,封麵上的字跡被歲月磨得有些模糊,但裡麵的道理卻像銅吊爐裡的香氣,曆經時光,依舊醇厚綿長。他想起師傅說過的話:醫者治病,更要治心,心順了,氣血自和,生命的種子自然能找到合適的土壤,生根發芽。

堂屋裡的鐘擺繼續滴答作響,混著遠處賣糖畫的吆喝聲,還有隔壁茶館飄來的評劇唱腔,構成一幅尋常又溫暖的市井圖景。岐大夫知道,明天一早,還會有新的患者推開這扇門,帶著各自的憂愁與期盼,而他能做的,就是用這些草木的力量,幫他們找回生命本來的節奏。

全文約5800字)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李明軒的大學生活 神霄執法錄 末世海上求生,在燈塔建造度假村 大力:不死的我浪到飛起 那貨帶去的景區能修仙考古! 宋宮醫妃:冷麵帝王心尖寵 夢中夢:大夢三千 境界觸發者! 魔道出馬仙 開局瘋狂打賞,主播不斷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