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岐仁堂裡的補氣記:虛症感冒的另類解法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274章 岐仁堂裡的補氣記:虛症感冒的另類解法

第274章 岐仁堂裡的補氣記:虛症感冒的另類解法(1 / 1)

暮春的雨偏要纏磨人,淅淅瀝瀝下了整三日,把青雲巷的青石板洗得發亮,倒映著兩側人家的簷角,像幅被打濕的水墨畫。岐仁堂的藥碾子轉得正歡,吱呀聲混著雨打芭蕉的滴答,倒比尋常多了幾分閒趣。岐大夫剛把曬好的陳皮收進陶甕,就聽得巷口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像踩著鼓點般直奔而來。

"岐大夫!岐大夫救命!"木門被猛地推開,帶進來一股子濕冷的風,卷得案上的藥方子簌簌亂響。來的是住在巷尾的張翠蘭,懷裡摟著個裹得嚴實的小囡囡,孩子腦袋耷拉著,額前的碎發全被汗水浸透,貼在蒼白的臉上。張翠蘭自己也沒好到哪去,羽絨服拉鏈歪在一邊,褲腳沾滿泥點,眼眶紅得像剛揉過的櫻桃。

岐大夫連忙放下手裡的戥子,伸手掀開孩子臉上的圍巾——是隔壁單元的樂樂,才四歲出頭,此刻嘴唇泛著青,鼻翼一扇一扇地翕動,喉嚨裡像塞了團濕棉花,呼哧呼哧的,每口氣都來得格外費勁。"這是怎麼了?"他指尖搭上孩子的腕脈,隻覺脈象浮而無力,像風中搖曳的蛛絲。

"前兒個在幼兒園玩滑滑梯,脫了件外套,回來就發燒了。"張翠蘭的聲音發顫,懷裡的孩子突然抖了一下,她慌忙抱緊些,"社區醫院給開了退燒藥,吃了汗出得像水洗,可燒總不退。昨兒個聽王阿婆說,感冒得發透汗才行,我就熬了薑糖水,逼著灌了小半碗,夜裡就開始喘,臉憋得發紫......"

她騰出隻手往兜裡掏,摸出個皺巴巴的鋁箔板,上麵還剩兩粒膠囊:"今早看他咳得緊,又去藥店買了這個,說是治咳嗽的,吃了沒半個時辰,手腳突然抽起來,眼珠子往上翻,可嚇死我了......"

岐大夫捏起那膠囊看了看,又湊到鼻尖聞了聞,眉頭擰成個疙瘩:"這是含麻黃的止咳藥,小孩子臟腑嫩,哪禁得住這般發汗?"他掀開孩子的衣領,隻見後頸窩濕漉漉的,皮膚泛著虛浮的白,"你看這汗,黏糊糊的帶著涼意,是虛汗。《傷寒論》裡說"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那是說實熱證,你家這孩子,是虛喘,越發汗越壞事。"

張翠蘭急得直跺腳,懷裡的樂樂突然咳嗽起來,小臉漲得通紅,一口黏痰卡在喉嚨裡,半天喘不上氣。岐大夫趕緊取來銀鑷子,輕輕撐開孩子的嘴,另一隻手在他後背從下往上捋,動作又輕又快,像在擺弄件易碎的瓷器。折騰了好一陣,樂樂終於咳出小半口痰,是那種發白的黏液,落在帕子上像團漿糊。

"這痰是虛痰。"岐大夫把帕子遞給張翠蘭,轉身去藥櫃前抽抽屜,"就像漏了氣的氣球,沒力氣把痰推出來,你用那些化痰藥,好比給漏氣球打氣,越打越癟。"他抓出幾片黃芪,放在手裡撚了撚,斷麵的菊花紋在燈下泛著黃潤的光,"孩子這是脾肺氣虛,《脾胃論》裡說"肺主氣,脾益氣",氣不夠了,就像風車沒了風,怎麼轉得動?"

正說著,周明遠掀著雨簾進來了,手裡舉著把黑布傘,傘骨上還掛著水珠。"聽巷口王阿婆說翠蘭家樂樂不好,我順路過來看看。"他把傘靠在門後,看見樂樂那模樣,眉頭也皺起來,"前兒個還見他在麵館門口追貓,怎麼病成這樣?"

"還不是亂吃藥鬨的。"岐大夫已經稱好了藥,排在案上像列小隊伍:黃芪、白術、陳皮、升麻、柴胡、當歸、五味子、鉤藤鉤,最後是幾片生薑。"你看這方子,是補中益氣湯加了兩味藥。黃芪像給孩子的身子骨搭架子,白術是填進去的磚,陳皮理氣,升麻柴胡往上提氣,當歸補點血,五味子收住那些亂跑的氣,鉤藤鉤呢,就像給搖晃的架子係上繩子。"

張翠蘭看著那堆藥,眼神裡犯嘀咕:"岐大夫,這黃芪不是補藥嗎?孩子感冒還沒好利索,補得太急會不會把邪氣關在裡頭?"

"你這是把身子骨當成戰場了。"岐大夫拿起戥子,把黃芪又添了半錢,"邪氣好比串門的野狗,家裡壯實了,它自然不敢賴著不走。孩子這情況,是家裡的"守門人"沒力氣了,得先把守門人養壯實,才能趕野狗。"他指著樂樂的小臉,"你看他眼下烏青,嘴唇發白,指紋淡得快看不見了,這都是氣虛的模樣,再用那些發汗藥,簡直是拆了門板趕狗。"

周明遠在一旁幫腔:"老岐說得在理。我家孫子前幾年也這樣,一感冒就輸液,越輸越弱,後來還是靠這補中益氣湯調理過來的。"他蹲下身,從兜裡摸出顆水果糖,剝開糖紙遞到樂樂嘴邊,"乖乖,吃了糖就不苦了,岐爺爺的藥靈著呢。"

樂樂沒力氣張嘴,隻微微眨了眨眼。張翠蘭趕緊接過糖,用小勺碾成碎末,摻在溫水裡喂了兩口。"那我之前給他吃的止咳藥,說是有化痰的,怎麼越吃痰越多?"

"那是虛痰。"岐大夫已經把藥倒進砂鍋裡,正往裡頭加水,"就像井裡沒水了,你再用瓢往外舀,隻能刮出點泥。孩子脾虛,運化不動水濕,才聚成痰。白術、陳皮是讓脾動起來的,好比給井裡安上抽水機,水活了,泥自然就少了。"他把砂鍋坐在煤爐上,藍火苗舔著鍋底,"你之前用的那些化痰藥,多半是桑白皮、枳殼之類,桑白皮泄肺氣,枳殼破氣,就像給本就沒水的井再打個洞,不是添亂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雨漸漸小了,巷子裡傳來陳阿婆的拐杖聲,篤篤篤地越來越近。"聽說樂樂病了,我來瞧瞧。"老太太掀簾進來,身上還帶著股艾草香,手裡捧著個小瓦罐,"這是我用艾葉煮的水,溫溫的給孩子擦擦手心腳心,能順順氣。"

她走到床邊,仔細看了看樂樂的舌苔,又摸了摸他的耳垂:"這孩子打小就愛出虛汗,去年冬至在我家吃湯圓,一碗沒吃完就滿頭汗。你當娘的也粗心,總說孩子火力壯,不知道這是氣虛。"

張翠蘭紅了臉:"以前聽人說"小孩三分饑與寒",我總怕他吃多了積食,衣裳也穿得比彆家孩子少......"

"饑與寒也得分體質。"陳阿婆把瓦罐遞給她,"你看那地裡的小苗,有的耐旱,有的喜水,哪能一概而論?這孩子就像那喜水的秧苗,你偏要讓它受乾,可不就蔫了?"

說話間,藥鍋開始冒熱氣,一股混著黃芪、當歸的藥香漫開來,把雨氣都衝淡了些。岐大夫掀開鍋蓋攪了攪,藥湯咕嘟咕嘟翻著小泡,黃芪的甜味混著陳皮的微苦,倒不難聞。"第一遍藥得濃些,先把氣提起來。"他熄了火,用紗布濾出藥汁,倒進個白瓷碗裡,"晾到溫溫的,分三次喂,每次少喂點,彆嗆著。"

張翠蘭接過藥碗,吹了吹,用小勺舀起一點試了試溫度,才慢慢往樂樂嘴裡送。孩子起初還抗拒,皺著眉頭想躲開,可藥汁滑進喉嚨,竟沒怎麼哭鬨,大概是那點黃芪的甘味起了作用。

正喂著藥,巷口突然傳來趙大海的大嗓門:"林姐讓我送碗小米粥過來,說給孩子墊墊肚子!"他披著件雨衣,懷裡抱著個保溫桶,褲腳全濕透了,"剛在麵館聽說樂樂病著,知秋姐特意熬了小米粥,加了點山藥,說養脾胃。"

林知秋的聲音也跟著傳來:"翠蘭妹子,我給你帶了兩貼暖臍貼,貼在肚臍上能止虛汗。"她走進來,手裡還拿著個布包,"前兒個星河感冒,就用這個,比吃退燒藥管用。"

張翠蘭眼眶一熱,接過保溫桶的手都在抖:"這怎麼好意思......總麻煩你們......"

"鄰裡街坊的,說這些就見外了。"林知秋把暖臍貼放在桌上,"孩子病著,你也顧不上吃飯,這粥裡加了紅棗,你也喝點。"她看了看碗裡的藥汁,"岐大夫開的這藥我知道,我家星河小時候總咳嗽,也是喝這個好的,就是得忌口,彆吃生冷油膩的。"

樂樂喝了小半碗藥,臉色似乎好看了些,嘴唇動了動,像是想說什麼。張翠蘭趕緊把耳朵湊過去,隻聽見他含混地說:"渴......"

"渴了是好事。"岐大夫笑著說,"說明津液開始回頭了。"他讓張翠蘭倒了點溫水,加了少許冰糖,"慢點喂,彆一次喝太多。"

雨不知何時停了,太陽從雲縫裡鑽出來,照在藥櫃上的銅環上,反射出細碎的光。樂樂喝了幾口水,眼皮慢慢耷拉下來,呼吸也平穩了些,不再像剛才那樣急促。陳阿婆拿出個小布包,裡麵是片剪好的平安符,用紅繩係著:"給孩子戴上,我這老婆子的手藝,雖不比店裡買的精致,卻沾著點念想。"

張翠蘭連忙接過來,係在樂樂的手腕上,紅繩襯著孩子蒼白的小手,倒添了幾分生氣。"岐大夫,這藥得喝多久才能好?"

"先喝三劑看看。"岐大夫又寫了張方子,"這是第二劑的,加了點貝母,幫著化化剩下的痰。等不喘了,再用六味地黃丸調調底子,以後就不容易生病了。"他把方子折好遞給她,"記住,藥渣彆倒了,加艾葉煮水給孩子泡泡腳,能引氣下行。"

周明遠看了看天色:"我家有個小砂鍋,借給你熬藥吧,你那鋁鍋熬藥不地道。"說著就往外走,"我這就回去取,順便讓我家老婆子蒸幾個山藥糕,孩子醒了能吃點。"

趙大海也站起身:"林姐說讓我下午沒事,幫你跑跑腿,要買什麼菜或者藥,你儘管說。"他撓了撓頭,"我小時候在鄉下,奶奶也總用黃芪煮水給我喝,說能長力氣,那會兒不懂,現在才知道是好東西。"

藥香越來越濃,混著小米粥的甜香,在雨過天晴的空氣裡彌漫。樂樂終於沉沉睡去,小胸脯起伏得均勻了,不像剛才那樣憋得慌。張翠蘭坐在床邊,看著孩子手腕上的紅繩平安符,又看了看案上那包藥材,突然覺得心裡踏實了許多。

岐大夫重新搖起藥碾子,黃芪和白術在碾槽裡慢慢碎成粉末,吱呀聲裡,他想起《黃帝內經》裡的話:"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這青雲巷的雨也好,藥也好,不都是為了讓日子過得勻平些麼?

窗外的陽光越發明媚,照在巷口的梧桐樹上,新葉上的水珠滾落下來,砸在青石板上,濺起細小的水花,像無數顆跳動的珍珠。藥鍋裡的第二劑藥又開始冒熱氣,這一次,連空氣裡都帶著點回甘的暖意。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有空間的我災荒年也風生水起 上貢 都市之無限主宰 異世遊龍記 諜戰,黑警,0元購 女朋友劈腿後,我在鄉鎮醫院崛起 資本家小姐隨軍後,家屬院真香了 迷人青梅最愛我! 胎穿後我掌管全家氣運 天源修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