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岐仁堂裡雙脈飲 伏前一劑保安康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291章 岐仁堂裡雙脈飲 伏前一劑保安康

第291章 岐仁堂裡雙脈飲 伏前一劑保安康(2 / 2)

午後的陽光透過竹簾,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中學教師劉姐捏著紙巾,一邊擦汗一邊歎氣:"岐大夫,我這毛病說出來都不好意思——最近總像揣著個炸藥包,學生上課稍微鬨點,我就想拍桌子;夜裡躺床上,渾身烘得像著火,翻來覆去到天亮。"

她今年四十八歲,月經已經亂了,手上的皮膚乾得像砂紙,眼角的細紋裡還沾著沒擦淨的淚痕。

岐大夫診過脈,又看了舌苔,沉吟道:"《黃帝內經》說"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您這是肝腎陰虛,虛火上炎。就像一口鍋,底下柴火快燒完了,鍋裡的水卻還在冒熱氣,看著沸騰,其實是虛的。"

劉姐苦笑道:"我閨女說我是更年期綜合征,讓我吃雌激素,可我怕有副作用......"

"咱們用草木來調。"岐大夫在雙脈飲裡加了10克枸杞、8克知母,"您這情況,得在滋陰的基礎上加點降火的。你看這枸杞,《本草綱目》說它"滋腎,潤肺,明目",補肝腎之陰最平和;知母能清三焦火,《神農本草經》說它"主消渴熱中",您這烘熱盜汗,就靠它來清虛火。"

他指著方子上的龍眼肉:"這龍眼肉是廣東的桂圓,《本草求真》說它"益脾長智,養心補血",您現在不僅陰虛,心血也虧,不然不會煩躁得坐不住。配上蓮子心,一溫一涼,溫的補心血,涼的清心煩,就像給心裡裝個調溫器。"

劉姐摩挲著藥方:"我以前喝阿膠漿總上火,這藥會不會也燥得慌?"

"不會。"岐大夫取過玉竹給她看,"這玉竹是蒸過的,黑色的,比生玉竹更潤,《本草正義》說它"治肺胃燥熱,津液枯涸",配上桑葚,酸甜入肝腎,滋陰不膩。您要是怕上火,煎藥時加三顆烏梅,酸能斂陰,還能調味。"

他又想起什麼,補充道:"煎藥的時候彆用鐵鍋,用砂鍋最好。喝的時候彆空腹,飯後半小時喝,一天分兩次。另外,《千金要方》說"夏宜調息靜心",您傍晚去珠江邊散散步,對著水多做深呼吸,比悶在家裡生悶氣強。"

劉姐捧著藥方,像捧著救命稻草:"謝謝您岐大夫,我這就回去煎藥。"走到門口又回頭,"對了,我這藥能放冰箱嗎?天太熱怕壞了。"

"彆放冰箱,"岐大夫搖頭,"溫著喝才養脾胃,放涼了喝會傷陽氣。實在喝不完,裝保溫瓶裡,第二天熱透了再喝。"

四、白領的"祛濕茶"

傍晚時分,寫字樓白領小林踩著高跟鞋進來,手裡還攥著份體檢報告。"岐大夫,您看我這體檢單,啥大毛病沒有,就是總覺得累。"她眼下有淡淡的青影,說話時習慣性地按揉太陽穴,"空調房待久了肩膀發僵,出去曬會兒太陽又頭暈,吃啥都沒胃口,體重倒蹭蹭漲。"

岐大夫讓她伸出手,指甲蓋泛著淡淡的白。"你這是"久坐傷肉",再加空調寒濕,脾陽被遏住了。"他指著《黃帝內經》"五勞所傷"篇,"脾主肌肉,久坐不動,脾的運化就慢了;空調吹多了,寒濕之氣從皮膚鑽進去,困住脾氣,吃進去的東西化不成氣血,反倒成了痰濕,可不就又胖又累?"

小林苦著臉:"我試過喝薏米水,越喝越沒勁兒......"

"薏米性寒,你本就脾陽不足,再喝涼性的,不是雪上加霜?"岐大夫在雙脈飲裡加了3片生薑、5克炒白扁豆,"生薑能溫胃散寒,把空調鑽進去的寒氣逼出來;白扁豆《本草綱目》說它"止泄瀉,消暑,暖脾胃",比薏米更適合你這虛寒體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指著茯苓解釋:"這茯苓中心有鬆根穿過的,叫茯神,比普通茯苓多了安神的作用。你總覺得累,不光是脾虛,還因為心神被濕氣蒙住了,就像鏡子上蒙了層霧,照不出東西。茯神能把這層霧擦掉,讓心神清明。"

小林聽得入神:"那我這藥得喝多久?"

"先喝半個月看看。"岐大夫把藥方折好遞給她,"另外,久坐一小時就起來活動活動,伸伸懶腰,讓氣血活起來。《呂氏春秋》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身子也是這個理。早上彆老喝冰咖啡,換成薑棗茶,薑驅寒,棗補氣血,比咖啡更養人。"

五、岐仁堂的夏夜

入伏前一天傍晚,岐仁堂格外熱鬨。阿傑、陳叔、劉姐、小林不約而同地來了,手裡拎著荔枝、黃皮、自家種的青菜,把小小的堂屋堆得像個豐收的菜園。

"岐大夫,您這藥太神了!"阿傑臉上的黑眼圈淡了大半,說話底氣十足,"我現在十點就睡,早上起來頭腦清醒得很,敲代碼都快了不少。"

陳叔抹著胡子笑:"我這腿不沉了,昨天掃完三條街都不覺得累,同事們都問我喝了啥神藥。"

劉姐眼角的細紋舒展了,氣色紅潤了許多:"夜裡不烘熱了,能睡四五個鐘頭,脾氣也好多了,學生說我最近像變了個人。"

小林穿著淺色連衣裙,看著輕快了不少:"我現在每天帶藥去公司,午休時熱著喝,胃口好了,肩膀也不僵了,上周體檢,體重還降了兩斤。"

岐大夫看著大家,笑眯眯地往每個人手裡塞了瓶封裝好的雙脈飲:"這是我讓徒弟提前熬好的,入伏後天更熱,你們帶著喝。記住啊,藥是輔助,養生還得靠自己。"

他指著牆上的《黃帝內經》掛圖:"夏天該"使誌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彆總跟自己較勁。想吃涼的,就吃點西瓜、綠豆湯,但彆冰鎮;想吹空調,記得穿件薄外套護住肩頸;晚上彆熬夜,跟著太陽走,準沒錯。"

正說著,小徒弟端來剛煎好的雙脈飲,琥珀色的藥汁在粗瓷碗裡輕輕晃動,藥香混著夏夜的晚風,飄出很遠。

"這雙脈飲,"岐大夫端起一碗,對眾人說,"看似簡單,實則暗合"陰陽平衡"的道理。人參補氣屬陽,麥冬滋陰屬陰;茯苓祛濕是通,五味子收斂是固;龍眼肉溫,蓮子心涼——一補一斂,一溫一涼,一燥一潤,合在一起就是《傷寒論》說的"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月光爬上屋簷,照在岐仁堂的匾額上,"岐仁堂"三個字在夜色裡泛著溫潤的光。藥香、笑語、蟬鳴,在夏夜的空氣裡交織成一首安穩的歌,仿佛在說:這世間最好的藥方,從來都藏在順應自然的智慧裡。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詭玲瓏 狐妖:雲觀世間 九陽天帝 王者:六邊形戰士開創AG王朝 維度修真從螻蟻到創世 七零:科研大佬絕嗣,我為他一胎雙寶 三歲老祖去逃荒,子孫搬空庫房狂投喂 修仙嗎,舒心就好 躺平擺爛後,我竟然成了世界首富 被虐後,我實現了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