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春天。
作為蒲城人民廣播電台的記者,我隨同去北京順義一家養魚場采訪,在這兒我拍攝到山東民工的鯉魚躍龍門故事。
一個山東小夥收割愛情故事的前前後後,給遊子調製出一道甜甜蜜蜜的春風大餐。
故事的男主人公叫大海,女主人公叫小雪。
大海和小雪的結識是因為一次邂逅,小雪在一家服裝廠打工,小雪的姐姐在養魚場和大海一起養魚。
每每星期天,小雪就到魚場看望姐姐蘭蘭。一來二往,小雪和大海就認識了。
大海喜愛繪畫,他經常在喂魚的空閒對著魚池或者魚池對麵的大山出神畫畫。
小雪喜愛攝影,一個偶然的星期天,她抓拍到大海聚精會神畫畫的鏡頭。這就是他們戀愛的緣分和故事開端。
五一節,他們二位相約去了天安門……
十一國慶節,他們相約去了八達嶺長城……
在北京的日子,一次邂逅,大海認識了去魚場釣魚的畫家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陳晨。
陳晨把大海帶入了藝術殿堂的中央美術學院,破格錄取大海收為他的得力門徒。
而小雪也遇到了貴人,一次服裝攝影大賽頒獎大會上,她遇到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攝影教授導師潘亮先生,小雪的攝影藝術得到了升華……
這年春節,大海和小雪舉辦了婚禮,結為伉儷藝術綻放,終於鯉魚躍龍門光亮了他們黃河灘區貧窮的家……
——題記
《鯉魚躍龍門的京城愛戀》
1996年的春天,陽光灑在蒲城的每一個角落,透著一股蓬勃的生機。我,作為蒲城人民廣播電台的記者,接到了一個采訪任務,要去北京順義的一家養魚場,探尋那裡的致富故事以及民工們的生活點滴。未曾想到,這一趟行程,竟讓我見證了一段如童話般美好的愛情故事,猶如春日裡最絢麗的花朵,綻放在那座繁華都市的一隅。
初到養魚場,一片熱鬨的景象映入眼簾。魚塘裡波光粼粼,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弋,養殖戶們穿梭其中,忙碌地投喂著飼料,臉上滿是對生活的期許。在這裡,大多數都是來自各地的民工,為了生計背井離鄉,彙聚在這片小小的天地裡,揮灑著汗水,編織著各自的夢想。
而在這群忙碌的身影中,大海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他是個山東小夥,高高瘦瘦的,麵龐因長期在戶外勞作而略顯黝黑,但那一雙眼睛卻格外明亮,透著一股對生活的熱情與對夢想的執著。大海平日裡話不多,總是默默地做著手頭的活兒,一有空暇,就會坐在魚池邊,對著魚池或者魚池對麵的山巒出神,手中的畫筆在畫板上不停揮動,仿佛要把眼前這一方天地的美好都定格在紙上。
小雪則是在一家服裝廠打工,她有著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笑起來嘴角有兩個淺淺的酒窩,模樣甚是甜美。每個星期天,是小雪最期待的日子,因為她會來到養魚場看望在這裡和大海一起養魚的姐姐蘭蘭。一來二往間,小雪和大海也就慢慢熟悉了起來。
記得那是一個尋常的星期天,陽光暖暖地照著大地。小雪像往常一樣來到了養魚場,她手裡拿著相機,這是她最心愛的寶貝,她喜愛攝影,總喜歡用鏡頭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間。當她走到魚池邊時,恰好看到大海正全神貫注地對著眼前的景色畫畫,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周遭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了。小雪瞬間被眼前這一幕吸引住了,她下意識地舉起相機,找準角度,“哢嚓”一聲,抓拍到了大海聚精會神畫畫的鏡頭。這清脆的快門聲,打破了那一刻的寧靜,也驚擾到了大海。大海抬起頭,看到是小雪,臉上露出了些許羞澀的笑容,小雪則紅著臉,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你畫畫的樣子太專注了,我沒忍住就拍下來了,希望你彆介意呀。”大海連忙擺手,笑著說:“不介意,不介意,你拍得肯定很好看呢。”從那之後,兩人之間似乎有了一種彆樣的默契,話題也越來越多,愛情的種子就在這不經意間悄然種下了。
五一節的時候,陽光明媚,整個北京城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氛圍中。大海和小雪早早地就約定好了,要一起去天安門看看。那天,天安門廣場上人頭攢動,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微風中飄揚,顯得格外莊嚴神聖。大海和小雪手牽著手,穿梭在人群中,他們仰望著天安門城樓,心中滿是對這座偉大城市的崇敬與向往。大海興奮地給小雪講述著自己從小對天安門的憧憬,小雪則拿著相機,不停地拍照,她想要把和大海在一起的每一個瞬間都記錄下來,留作最珍貴的回憶。
時光流轉,很快就到了十一國慶節,八達嶺長城上秋風瑟瑟,卻也擋不住遊客們的熱情。大海和小雪又一次相約出行,他們沿著蜿蜒的長城一步步向上攀登,一邊欣賞著壯麗的景色,一邊聽著大海講述著自己家鄉黃河灘區的故事,那裡雖然貧窮,但有著最淳樸的鄉親,有著他最難忘的童年時光。小雪靜靜地聽著,心中對眼前這個憨厚又懷揣夢想的小夥又多了幾分心疼與愛意。兩人在長城的烽火台上,迎著風,相依而立,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彼此,那一刻,他們的愛情在這古老的長城見證下,愈發深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北京的日子裡,似乎處處都充滿了驚喜與機遇。一次偶然的機會,大海在魚場附近遇到了來釣魚的畫家,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陳晨。那天,大海正在魚池邊畫畫,陳晨路過時,被他的畫作吸引住了,駐足觀看了許久。他驚訝於一個養魚場的民工竟能有如此的繪畫天賦,線條雖略顯稚嫩,但那對自然和生活的獨特感悟卻躍然紙上。陳晨主動和大海攀談起來,在交談中,他越發覺得大海是個可造之材,心中萌生出了一個想法。
沒過多久,陳晨就找到了大海,真誠地對他說:“小夥子,你的繪畫很有靈氣,我想帶你去中央美術學院,讓你接受更係統的學習,你願意嗎?”大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瞪大了眼睛,激動得半晌說不出話來,良久,才結結巴巴地說道:“陳教授,我……我真的可以嗎?我就是個普通的民工呀。”陳晨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藝術不分出身,隻要有天賦和熱愛,在哪裡都能發光,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就這樣,大海在陳晨的破格舉薦下,進入了無數藝術學子夢寐以求的中央美術學院,成為了陳晨教授的得力門徒。
而小雪這邊,也迎來了屬於她的機遇。在一次服裝攝影大賽的頒獎大會上,她的作品引起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攝影教授導師潘亮先生的注意。潘亮先生看著小雪的攝影作品,連連點頭稱讚,他覺得小雪在攝影上有著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情感表達,是個很有潛力的苗子。會後,潘亮主動找到了小雪,和她交流起攝影的心得,並表示願意指導小雪,幫助她進一步提升攝影藝術水平。小雪激動得熱淚盈眶,她深知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也是改變自己命運的契機,她緊緊地握住潘亮先生的手,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
在藝術的道路上,大海和小雪都如海綿吸水般,拚命地學習著、成長著。他們白天在各自的學校裡汲取知識,晚上回到出租屋,又會一起分享當天的所學所悟,互相鼓勵,互相支持。那段日子雖然辛苦,但卻無比充實,因為他們知道,彼此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為了他們共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