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春天。
一個溫暖陽光舒心的周末,我在家裡為新村搬遷忙碌著。
村支書胡民安給我送來一封北京的來信。這是一封邀約信。
信中說:
‘‘冰陽同誌:
您好!
根據您在基層對文學的創作和宣傳做出了優異的成績,現由’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和《文藝報社》創聯部聯合舉辦一個基層作家創作培訓班,讓特邀請你前往參加學習。根據有關規定,學費800元。讓您所在的單位提供,請於2002年4月28日務必到《文藝報》社創聯部報到。
切切!
中國作家協會
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
《文藝報》社創聯部
2022年4月1日’’
我所在的蒲城人民廣播電台支付給我800塊錢的學費,我如期來到了首都北京。
在北京學習的日子,我如魚得水自由徜徉在高等教育氛圍。
得到了北中國作協、文聯的知名作家和北京大學的教授指點迷津,這群有生以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和自豪!
著名作家和教授的風範教學,知名編輯的權威扶持,我在這所培訓班裡也結交到全國各地的優秀作家、詩人共同學習提高……
難忘青春歲月,難忘北京之旅,難忘命運之歌……
——題記
《北京,圓我文學夢》
2002年的春天,陽光帶著融融暖意,輕柔地灑在我生活的小村莊裡,仿佛給世間萬物都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一切都顯得那麼舒心愜意。那個周末,我正為新村搬遷的諸多事務忙得暈頭轉向,村支書胡民安卻帶著一臉神秘的笑意,將一封來自北京的信件遞到了我手上。
我滿心好奇又略帶緊張地接過信,當目光觸及信封上那幾個莊重且熟悉的落款單位時,心跳陡然加快,手都微微有些顫抖了。我小心翼翼地拆開信,逐字逐句地讀著那封邀約信,內容至今仍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中:“冰陽同誌:根據您在基層對文學的創作和宣傳做出了優異的成績,現由‘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和《文藝報社》創聯部聯合舉辦一個基層作家創作培訓班,特邀請你前往參加學習。根據有關規定,學費800元。請您所在的單位提供,請於2002年4月28日務必到《文藝報》社創聯部報到。切切!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文藝報》社創聯部,2002年4月1日”。
那一刻,我仿佛置身於夢幻之中,手中的信紙仿佛有了千鈞之重,它承載著我多年來在文學道路上苦苦追尋的希望啊。我紮根基層搞文學創作已有好些年頭了,雖一直筆耕不輟,也在地方刊物上發表過些許文章,可總感覺自己像是在迷霧中獨自摸索的行者,渴望著能有一道強光,穿透這迷霧,引領我走向更為廣闊的文學天地。而這封信,無疑就是那束照亮前路的希望之光。
懷揣著這封信,我趕忙奔向我所在的蒲城人民廣播電台,向領導詳細說明了情況。幸運的是,領導們十分理解並支持我去參加這個培訓班,毫不猶豫地支付了800塊錢的學費。隨後,我便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前往首都北京的列車。
一路上,車窗外的風景如幻燈片般不斷閃過,可我的心思早已飄向了那個即將抵達的、充滿未知與魅力的學習殿堂。我想象著那裡的老師們會有著怎樣高深的學識,會結識哪些同樣癡迷文學的夥伴,又能收獲多少珍貴的創作秘籍。
當我終於站在了北京的土地上,望著這座繁華大都市的車水馬龍、高樓林立,心中的震撼與激動難以言表。我依照地址,幾經輾轉,終於找到了《文藝報》社創聯部。
報到那天,創聯部裡已然彙聚了不少來自五湖四海的基層作家,大家臉上都洋溢著興奮與憧憬,彼此熱切地交流著各自的文學故事。我也迅速融入其中,聽著大家分享不同地域的文學見聞,仿佛推開了一扇通往文學新世界的大門,原來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這麼多和我一樣在基層默默耕耘、懷揣文學夢想的同行者。
培訓班的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且精彩紛呈,每天都如同一場令人沉醉的文學盛宴。而其中,曹文軒先生的講課更是讓我印象深刻,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那段難忘的學習時光裡。
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教室裡坐滿了翹首以盼的學員,大家都對即將授課的曹文軒先生充滿了崇敬與期待。當曹文軒先生邁著穩健的步伐走上講台時,教室裡瞬間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他身著一件簡潔的襯衫,戴著一副眼鏡,鏡片後的目光深邃而溫和,透著一種學者特有的儒雅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