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族豐碑故事裡,有一種精神,耿直憨厚認死理,心就是大槐樹之歌,這就是黃河古道熱腸。黃河文化的探索,血脈融情寄語,在海洋島嶼大學中文係課堂上,我提出了這個話題,聊聊我的家族豐碑人脈情長……”
——題記
一、課堂上的話題開啟
在海洋島嶼大學那洋溢著濃厚學術氛圍的中文係課堂上,柔和的陽光透過明亮的窗戶,宛如金色的紗幔,均勻地灑落在一排排整齊的課桌上。我懷著既緊張又激動的心情,緩緩走上講台,手中的粉筆在黑板上鄭重地寫下“耿直憨厚認死理的血脈——黃河文化與家族精神”。同學們原本分散的目光,瞬間如聚焦的光束般投射過來,眼神中滿是好奇與期待,仿佛即將開啟一場神秘的文化之旅。
“同學們,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家族的故事,以及深藏其中的黃河文化精神。”我稍稍停頓,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在我的家族記憶中,有一種精神特質,猶如鐫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深刻而鮮明,那就是耿直憨厚認死理。這種精神,恰似一首悠揚的大槐樹之歌,飽含著黃河古道的熱腸。”
望著同學們專注的神情,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回憶的漩渦。“我成長於黃河之畔的一個小鎮,那裡的每一寸土地都彌漫著黃河文化的氣息。我的家族,便是這浩瀚文化長河中的一滴水,卻也折射出獨特的光芒。”
二、家族長輩的故事
在家族的眾多長輩中,爺爺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身材高大,脊背微微有些彎曲,那是歲月與勞作留下的痕跡。古銅色的臉龐猶如被黃河風沙精心雕琢過一般,刻滿了深深淺淺的皺紋,每一道皺紋都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故事。他的眉毛濃密而粗重,猶如兩片黑色的羽翼,下方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總是閃爍著堅毅與質樸的光芒,仿佛藏著黃河的深邃與包容。
一)堅毅與執著:黃河般的不屈不撓
黃河以其奔騰不息的氣勢,一路穿越崇山峻嶺,衝破重重阻礙,堅定不移地奔向大海。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深刻地體現在爺爺對待農事的態度上。爺爺是一位勤勞樸實的農民,一生與土地緊密相連。在他心中,土地是萬物之源,隻要辛勤耕耘,就必定能收獲希望。
有一年,村裡推廣一項全新的種植技術,多數人對此持觀望態度,內心充滿疑慮。爺爺卻憑借自己對農業的敏銳直覺,認定這是能讓土地煥發生機、提高產量的好方法,毫不猶豫地帶頭嘗試。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黃河那波瀾壯闊的河麵上,金色的光芒在粼粼波光中跳躍閃爍,仿佛給黃河披上了一層華麗的金紗。爺爺已扛起農具,邁著沉穩而有力的步伐走向那片承載著希望的試驗田。他頭戴一頂破舊的草帽,帽簷下的眼神專注而堅定,那眼神如同黃河水般,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會動搖。
在田間,爺爺每日從日出勞作到日落,全身心地投入到這片試驗田中,嚴格按照新技術的要求精心照料莊稼。他彎著腰,粗糙而厚實的雙手熟練地在泥土中穿梭,拔除雜草,為莊稼施肥。那雙手布滿了老繭,指甲縫裡滿是泥土,卻依然靈活有力。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考驗人的意誌。那年,罕見的旱災肆虐大地,無情地席卷了整個村莊。黃河的水位急劇下降,原本寬闊的河麵變得狹窄,露出了大片乾涸的河床,乾裂的土地仿佛一張張饑餓的嘴,在無聲地訴說著痛苦。新種植的莊稼由於根係相對較淺,在旱災的嚴峻考驗下,遭受了沉重打擊,收成遠不及采用傳統種植方式的農戶。
一時間,村裡流言四起,一些人開始冷嘲熱諷,指責爺爺的魯莽與固執。但爺爺並未因此而動搖,他站在田邊,望著那滾滾東去的黃河水,眼神堅定,仿佛從黃河的奔騰中汲取了無儘的力量。他挺直了微微彎曲的脊背,堅定地拍著胸脯說:“我堅信這技術本身沒錯,隻是今年天災太過嚴重,不能將責任歸咎於技術。明年,我還要繼續用,我就不信,它不能帶來好收成!”此時,風揚起他那夾雜著銀絲的頭發,卻吹不動他眼中的堅毅。
爺爺的這份堅持,如同黃河水麵對山川阻攔卻依然奮勇向前,不達到目標誓不罷休。第二年,爺爺依舊堅守自己的選擇,再次采用新種植技術。為了應對旱災,他不辭辛勞地往返於數裡外的河邊,一桶一桶地挑水來灌溉莊稼,肩膀都磨出了厚厚的繭子。此時的黃河,在陽光的照耀下,河水依舊奔騰不息,那磅礴的氣勢仿佛在為爺爺加油鼓勁。爺爺還四處打聽,學習並運用了更為科學的灌溉技巧,向農業專家請教了許多應對旱災的方法。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莊稼逐漸恢複生機,最終獲得了大豐收,產量遠遠超出了傳統種植的農戶。爺爺的堅持與執著,不僅讓自己收獲了成功的喜悅,也為村裡的其他人樹立了榜樣,讓大家看到了新技術的巨大潛力,紛紛開始效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二)質樸與憨厚:黃河孕育的純粹品質
黃河流域的人們,世代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靠天吃飯,養成了質樸憨厚的性格。爺爺便是如此,他為人樸實無華,不善於言辭,卻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他人的善意。
夏日的傍晚,勞作了一天的爺爺總會來到黃河邊,坐在那鬆軟的河灘上,靜靜地看著黃河水悠悠流淌。此時的黃河,宛如一條溫柔的絲帶,在晚霞的映照下,閃爍著五彩的光芒。微風拂過,帶來絲絲涼爽,也撩動著爺爺那被汗水浸濕的衣衫。他微微眯起眼睛,臉上露出滿足而平和的神情,仿佛在與黃河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
有一次,村裡組織修建灌溉水渠,需要每家每戶出人出力。爺爺二話不說,主動承擔了最累最臟的活兒,幫忙挖掘水渠的地基。炎炎烈日下,他光著膀子,古銅色的肌膚在陽光下閃爍著汗珠,猶如一顆顆晶瑩的寶石。他揮舞著鋤頭,每一下都充滿力量,堅實的肌肉隨著動作起伏。
中午吃飯時,大家都坐在樹蔭下休息,爺爺看到還有一些工具沒有整理好,便默默地起身去收拾,等他忙完,飯菜都已經涼了。有人勸他彆那麼實在,差不多就行了,爺爺卻憨厚地笑著,露出幾顆殘缺不全的牙齒,說:“這活兒總得有人乾,大家都不容易,我多乾點沒啥。”
還有一回,鄰居家孩子不小心弄壞了爺爺辛苦培育的幾株菜苗,鄰居帶著孩子上門道歉,還準備賠償。爺爺臉上立刻露出和藹的笑容,他蹲下身子,用那粗糙的大手輕輕撫摸著孩子的頭,說道:“小孩子調皮,難免的,幾株菜苗不算啥,彆嚇著孩子。”這種憨厚善良,如同黃河水默默滋潤大地,不求回報,是黃河文化賦予爺爺的寶貴品質。
三)正直與耿介:黃河文化的道德堅守
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深厚的道德觀念和正義精神。爺爺在為人處世中,始終堅守著正直和耿介的原則,絕不允許任何違背道德和正義的行為。
在一個狂風呼嘯的日子裡,黃河一改往日的平靜,變得波濤洶湧。渾濁的浪濤如千軍萬馬般奔騰咆哮,仿佛在向世間展示著它的威嚴與力量。
村裡有個無賴,平日裡橫行霸道,經常欺負鄰裡鄉親。有一次,無賴故意弄壞了鄰居家的農具,卻矢口否認自己的惡行。鄰居找上門理論,無賴不僅不承認,還惡語相向。爺爺得知此事後,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徑直找到無賴。
爺爺站在無賴麵前,身形高大,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眼神中透露出威嚴與正氣,那眼神仿佛能看穿無賴內心的怯懦。他眉頭緊皺,大聲斥責道:“你做錯了事,就得勇敢承認,彆想耍賴。在這個村裡,就得遵守規矩,不能肆意妄為!大家都看著呢,你今天必須給人家道歉賠償!”
無賴惱羞成怒,威脅爺爺說:“老頭,少管閒事,不然有你好看!”爺爺卻毫不退縮,向前一步,胸膛一挺,大聲回應:“我今天就管定了!你這種行為,我絕不姑息!”此時,黃河的浪濤愈發洶湧,發出震天動地的聲響,仿佛在為爺爺的正義之舉助威。
在爺爺的堅持下,無賴最終不得不低頭認錯,賠禮道歉並賠償了鄰居的損失。爺爺的這種正直耿介,如同黃河水的浩蕩氣勢,不容邪惡和不公的存在。他堅信正義必將戰勝邪惡,這種對正義的執著追求,是黃河文化中道德準則在他身上的深刻體現。
四)家族情懷與根的意識:大槐樹象征下的傳承
在黃河流域的文化中,大槐樹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傳說中,許多人的祖先都是從大槐樹下遷徙而來,它承載著家族的根源記憶,凝聚著濃濃的鄉愁和深厚的血脈親情。爺爺對家族的重視,以及對家族精神的傳承,與大槐樹所蘊含的文化內涵緊密相連。
在黃河的北岸,那棵古老的大槐樹靜靜地矗立著,它的枝葉繁茂,仿佛一把巨大的綠傘,庇護著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每當家族中遇到重大事件,大家都會圍聚在老槐樹下,共同商議,尋求解決之道。
每年春節,無論家族裡的人分散多遠,爺爺都會提前幾天就開始準備,打掃屋子,準備年貨,隻為了一家人能在除夕夜團聚。年夜飯前,爺爺會帶領全家人來到大槐樹下,講述家族的故事和先輩們的艱辛曆程,教導晚輩們要銘記家族的傳承,團結互助。
他站在大槐樹下,身姿雖不再挺拔,但眼神中卻透著一種莊重與自豪。他用那略帶沙啞卻充滿力量的聲音說道:“咱這一家子,就像大槐樹的枝葉,雖然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生長,但根始終緊緊相連,都得堅守老祖宗傳下來的那份耿直和憨厚。”
有一年,家族裡有個晚輩因為一時貪念,做了一件違背誠信的事,在村裡引起了不好的影響。爺爺得知後,把家族裡的年輕人都召集到了大槐樹下,他的表情嚴肅而凝重,眼神中透露出失望與痛心。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家族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好品德,咱不能丟了根,忘了本。做人做事,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家族的名聲。”在爺爺的教導下,那個晚輩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向村裡的人道歉,並努力改正。爺爺用實際行動,將家族情懷和根的意識傳遞給每一代人,讓家族的精神在歲月的長河中綿延不絕。而黃河,依舊在不遠處靜靜流淌,見證著這一切,仿佛也在默默守護著這份傳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父親的鐵路建設歲月
父親深受爺爺耿直憨厚性格的影響,毅然投身軍旅。在部隊中,他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勤奮刻苦的精神,贏得了戰友們的尊重和領導的認可。後來,父親所在的部隊集體轉業到西北鐵路局,從此踏上了為祖國鐵路事業奮鬥的征程。
他們承擔的任務是築建西藏拉薩——青海格爾木——山西侯馬一線的鐵路,這條路線地形複雜,氣候條件惡劣,建設難度極大。從高聳入雲的青藏高原,到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每一寸土地都見證了父親和他的同事們的辛勤付出。
在西藏拉薩段的建設中,高原反應成了最大的“攔路虎”。稀薄的空氣讓每個人都感到呼吸困難,頭痛欲裂,但父親從未有過絲毫退縮。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照亮這片高原時,父親就和工友們已經穿戴好厚重的工作服,背著工具,邁著略顯沉重的步伐走向工地。他們的身影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渺小,卻又無比堅定。
在施工現場,父親總是衝在最前麵。他指揮著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設備的操作,確保每一個動作都精準無誤。由於高原反應,他的嘴唇乾裂,臉色發紫,但他依舊拿著喇叭大聲地喊著指揮口號,聲音在空曠的高原上回蕩。遇到難題時,他會蹲在地上,用手在沙地上畫出設計草圖,和工友們一起探討解決方案,手指被寒風吹得通紅,他卻渾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