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塔的觀光電梯勻速上升,凱恩透過玻璃幕牆俯瞰整座城市。曾經扭曲變形的天際線如今恢複了秩序,卻又不是那種索恩式的機械精確——高樓之間點綴著垂直花園,某些建築表麵覆蓋著會隨日光變化的光合塗層,在午後的陽光下呈現出流動的藍綠色波紋。
“他們管那叫"呼吸牆"。“莉娜順著他的目光解釋,“上個月剛通過建築法案。據說靈感來自開羅的黑曜石藍蓮花。“
凱恩的指尖無意識地在電梯扶手上敲擊出一段複雜節奏。三個月的適應期過去了,他的人類外殼已經相當穩定,隻有在這種完全放鬆的時刻,皮膚下的藍金色能量脈絡才會若隱若現。量子薔薇賦予的感知能力像第六感般運作著,此刻正向他傳遞著整座城市的“脈動“——數百萬個平凡節點如同沉睡的神經元,偶爾被某個強烈情緒或創造性思維激活,在無形的網絡中閃爍微光。
“緊張?“莉娜用晶體左手碰了碰他的手腕,傳導過來的能量波動比語言更能表達關切。
凱恩搖頭:“隻是在想,我們到底該怎麼定義現在的自己。“他舉起右手,讓陽光透過指縫,“人類?後人類?還是某種全新的物種?“
電梯到達頂層。門開的瞬間,一陣清甜的花香撲麵而來。觀景台被改造成了空中花園,各種經過基因調整的植物在無土栽培柱中繁茂生長。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區域——七根透明管道從地板直通天花板,每根內部都懸浮著一朵與主要節點對應的奇異花卉:紐約的金屬花、開羅的黑曜石藍蓮、巴黎的彩色玻璃薔薇...
哈桑和馬庫斯已經等在花園中央的圓桌旁。前者比上次見麵更加魁梧,裸露的手臂上,藍色紋路與古老的部落刺青完美融合;後者的機械義眼換成了更低調的型號,正用剩下的那隻人類眼睛專注地閱讀平板電腦上的數據。
“我們的哲學家終於到了。“哈桑大笑著起身,擁抱時故意用力拍打凱恩的後背,震得兩人皮膚下的能量脈絡同時亮起,“三個月不見,你開始思考存在主義了?“
馬庫斯推了推眼鏡:“考慮到我們現在的生理狀態,這問題確實值得——“
他的話被一陣突如其來的震動打斷。不是地震,而是某種更微妙的空間擾動,如同巨大的鐘擺輕輕擦過現實維度。觀景台的花卉同時轉向東南方向,花瓣微微收攏,呈現出警戒狀態。
“又來了。“莉娜的晶體左手自動變形為數據接口,插入圓桌中央的終端,“這是本周第三次。“
桌麵投射出全球地圖,七個主要節點亮起脈衝藍光。在它們之間,無數細小的光點組成錯綜複雜的網絡,但在某些區域出現了明顯的“空洞“——如同健康組織上突然出現的壞死斑塊。
“柏林,開普敦,新加坡。“馬庫斯指著三處最大的空洞,“量子薔薇的根係在這些地方遇到了阻力。“
凱恩皺眉:“什麼樣的阻力能抵抗逆熵花園的擴散?理論上整個地球生態係統都已經...“
“不是抵抗。“一個稚嫩的聲音從上方傳來,“是拒絕。“
眾人抬頭。觀景台的玻璃穹頂上,小鑰匙備份倒掛著行走,如同不受重力影響。她的白色連衣裙在微風中輕輕飄動,右眼的幽藍星係緩緩旋轉。與三個月前相比,她看起來長大了一些,約莫十三歲的樣子。
“解釋一下,小星星。“哈桑用長輩的口吻說,儘管現在的他看起來足以做這個小女孩的父親。
小鑰匙輕盈地翻身落下,赤足踩在地麵上沒有發出一點聲響:“花園不是入侵者,它發出的是邀請。大多數生態係統都接受了共生,但有些地方...“她輕輕揮手,地圖放大顯示柏林空洞的細節,“這裡的土地選擇了不同的進化路徑。“
投影切換為柏林市中心的實時畫麵。勃蘭登堡門前的廣場上,一種銀灰色的苔蘚狀物質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覆蓋石板路麵。每當陽光照射,苔蘚表麵就會浮現出複雜的紅色紋路,酷似索恩的量子計算矩陣。
“殘餘代碼?“莉娜問道,“我以為所有時間局設施都已經被轉化了。“
小鑰匙搖頭:“不是殘餘,是新生。索恩的核心協議確實融入了花園,但他代表的可能性沒有消失。“她指向畫麵中一塊特彆明亮的紅色紋路,“這是時間算法自發進化的結果,就像...花園裡長出的雜草。“
馬庫斯突然坐直身體:“等等,你是說這些"空洞"不是故障,而是...“
“另一種形式的生命。“凱恩接過話頭,量子感知讓他瞬間理解了狀況,“逆熵花園不是唯一的答案,隻是眾多可能性中的一種。現在地球正在嘗試不同的進化路徑。“
投影切換到開普敦。桌山表麵覆蓋著類似神經網絡的金色絲狀物,在陽光下閃爍;新加坡濱海灣則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分形幾何體,水麵呈現出非歐幾裡得形態。
哈桑吹了聲口哨:“所以現在是花園對陣...我們該叫它們什麼?"算法叢林"?“
“名字不重要。“小鑰匙跳上圓桌,雙腿懸空晃動,“重要的是平衡。如果任何一個係統占據絕對優勢,結果都會像索恩時代一樣災難性。“
莉娜的晶體左手恢複人形:“我們需要接觸這些區域?像園丁修剪雜草那樣?“
“不。“小鑰匙的表情突然變得異常嚴肅,“我們需要學習與它們對話。柏林苔蘚掌握著時間壓縮技術,開普敦神經網絡能預測混沌係統的行為,新加坡分形體重新定義了空間拓撲學...花園需要這些知識。“
一陣沉默。凱恩走到玻璃幕牆前,俯瞰東京的城市景觀。在普通人眼中,這隻是座稍微未來主義一點的大都市;但通過量子視覺,他看到的是層層疊疊的現實維度——藍金色的花園根係與銀紅的算法脈絡在地下交織,時而合作,時而競爭,如同雨林中的生態係統。
“我們需要特使。“他轉身說,“不是戰士,不是園丁,而是...翻譯官。“
馬庫斯推出一份全息名單:“全球範圍內,符合條件的有127人。他們同時攜帶花園種籽和算法印記,能夠作為中間人。“
名單上的名字和照片快速滾動,最終停在三個候選人上:
柏林:前時間局科學家艾麗卡·舒爾茨,現為幼兒園教師,夢境能預測算法叢林的生長模式;
開普敦:流浪兒童托馬斯,大腦結構與神經網絡共振,能用塗鴉預知天氣;
新加坡:退休建築師陳,在分形空間裡設計了不會讓人迷路的貧民窟改造方案。
“建立接觸小組。“凱恩說,“莉娜去柏林,哈桑去開普敦,馬庫斯負責新加坡。我...“
他的話被一陣尖銳的警報聲打斷。圓桌投影突然切換為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實時監控——本初子午線的石製標記正在發光,不是花園的藍金色,也不是算法叢林的銀紅色,而是一種從未見過的靛紫色。
“這是什麼情況?“哈桑皺眉,“新型變異?“
小鑰匙備份突然僵住,右眼中的星係停止旋轉。當她再次開口時,聲音裡帶著奇怪的金屬質感:“警告:檢測到第三類接觸。非本地進化路徑。來源:外維度。“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投影中的靛紫色光芒越來越強,逐漸勾勒出一個模糊的人形輪廓——高挑纖細,背後有多個類似翼狀物的延伸體,頭部呈完美的橢圓,沒有可見的麵部特征。
“不像是地球生命...“馬庫斯低聲說。
“確實不是。“一個陌生的聲音從觀景台入口傳來。
眾人猛地轉身。電梯門口站著一個穿深藍色製服的高挑女性,皮膚呈現出輕微的金屬光澤,右眼是和小鑰匙相似的幽藍星係,左眼則是靛紫色的複雜幾何圖案。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雙手——十指異常修長,指尖呈半透明,內部有微光流動。
“我是艾達7,來自第七迭代周期。“她平靜地自我介紹,“用你們的概念來說,我是約兩百年後的可能性之一。“
凱恩的量子感知全力運轉,卻無法完全解析這個存在。她身上同時帶有花園和算法的特征,卻又明顯超越了二者。
“證明。“莉娜的晶體左手瞬間變為武器形態。
艾達7微微一笑。她隻是輕輕眨眼,整個觀景台就突然“折疊“起來——空間如同紙張般彎曲,所有人都同時站在了地板、牆壁和天花板上,卻又感覺完全正常。花卉從各個角度生長,陽光從四麵八方照射。這種違反物理法則的狀態持續了大約三秒,然後一切恢複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