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環顧四周,每一步都走得很慢。
不是走不動,而是不舍得走快。
他想把眼前這幅景象,看得再仔細一些,刻在腦子裡。
突然,他笑了,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未來充滿無限希望的笑。
陳縣令看著看著,老眼更濕了。
他當了一輩子官,見過災,見過亂,卻從未見過這樣軍民一心,眾誌成城的景象。
這哪裡是修堤,這分明是在築起一座名為希望的長城。
“老丈,您當心腳下。”
一個聲音在旁邊響起。
陳縣令回頭,看到一個約莫十六七歲的少年,正推著一輛獨輪車,車上裝滿了攪拌好的泥漿。
少年皮膚黝黑,但一雙眼睛卻亮得驚人。
陳縣令認得他,是下遊張家村的,叫張二牛,水患中,他家是受災最重的一戶,房子田地都沒了。
“二牛啊。”陳縣令聲音有些沙啞,“累了吧,歇會兒。”
“不累!”張二牛咧嘴一笑,露出兩排大白牙。
“陳爺爺,我一點都不累,渾身都是勁兒!”
他拍了拍胸脯,獨輪車推得更穩了。
“我得趕緊乾,多乾點。”
“欽差大人說了,隻要咱把這大堤修好,就給我們分種子,分農具。”
“等水退了,我就能把咱家的地重新種上。”
“我還得把房子蓋起來,我答應過我爹娘,要讓他們住上青磚大瓦房。”
少年的聲音裡,沒有悲傷,隻有一股子用不完的勁頭和對未來的憧憬。
陳縣令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狠狠撞了一下。
是啊,欽差大人。
那個年輕人,仿佛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他不僅帶來了糧食,帶來了軍隊,更帶來了活下去的希望。
陳縣令仰起頭,望向遠處河堤上那個矗立的身影。
此時,謝寧正和蒙山站在一起,俯瞰著整個工地。
就在這時,一名神策軍的斥候,騎著快馬,神色慌張地衝了過來。
“報!”
斥候翻身下馬,單膝跪地。
“啟稟欽差大人,將軍!剛剛從上遊運來的一批石料,出了問題!”
蒙山眉頭一擰,刀疤臉更顯猙獰。
“可是數量不對?”
“不是。”
斥候的聲音帶著一絲不確定。
“是那石頭不對,先前檢查時才發現,運來的石料一碰就碎!”
“什麼?”蒙山勃然大怒。
“他娘的,哪個不長眼的東西,敢拿這種廢料來糊弄老子?老子這就去砍了他!”
修築大堤,石料是根基。
根基出了問題,那還修個屁!
這簡直是要斷了汴城數十萬百姓的活路!
“蒙將軍,稍安勿躁。”
謝寧的聲音不大,卻讓暴怒的蒙山瞬間冷靜了下來。
他走到那斥候麵前。
“帶我去看看。”
很快,謝寧和蒙山就趕到了堆放石料的河灘。
隻見一大片剛剛運抵的青石,堆放在那裡。
從外表看,這些石頭似乎沒什麼問題,大小規整,質地看上去也很堅硬。
蒙山走上前,隨手拿起一塊,兩手一用力。
“哢嚓!”
一聲脆響。
那塊足有磨盤大的青石,竟然在他手中,如同酥餅一般,碎成了好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