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誌看著連盔甲都已然穿好的宇文太極,眼角忍不住抽了抽。
不帶他有所反應,宇文太極繼而道:“老臣雖年事已高,不複當年之勇,但也願卸下這身官袍,重披戰甲,為陛下,為我大齊,死戰到底!”
說著,他便要對著小皇帝行跪拜大禮。
“相國大人,萬萬不可!”
“相國大人乃國之柱石,怎可輕動!”
他身後的那些黨羽立刻會意,連忙上前將他攙扶住,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感動”和“敬佩”的神色。
這出君臣相得,忠君愛國的戲碼,演得是爐火純青,感人肺腑。
就連那些中立的官員,看了之後,都不由得對這位相國大人,生出了幾分好感。
龍椅之上,李慶誌看著宇文太極那精湛的演技,心中冷笑連連。
老狐狸!
還真是會演啊!
你自己惹出來的禍事,現在,反倒成了你表忠心,賺名聲的工具了?
不過,他表麵上卻是不動聲色,隻是從龍椅上站起身,同樣“感動”地道:“相國大人忠心可嘉,朕心甚慰,快快請起。”
“謝陛下。”
宇文太極這才勉為其難地站直了身子。
“隻是......”
李慶誌話鋒一轉,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發兵討賊,朕自然是同意的。可是,這掛帥之人,卻讓朕頗為頭疼啊。”
他目光掃過殿下的文武百官,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如今,我朝中名將凋零,而那鎮北王,又是久經沙場,驍勇善戰之輩。”
“不知哪位愛卿,敢為朕分憂,掛帥出征,平定此亂?”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那些剛才還義憤填膺的武將們,此刻一個個都縮起了脖子,眼觀鼻,鼻觀心,仿佛沒有聽到小皇帝的話一般。
開玩笑!
那可是鎮北王的三十萬鐵騎!
誰去誰死!
看著這群貪生怕死的家夥,李慶誌的心中充滿了失望和鄙夷。
而宇文太極,在看到這一幕後,嘴角卻是勾起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等待的時機,終於到了。
他再次上前一步,對著小皇帝,朗聲說道:“陛下,老臣倒是有一個絕佳的人選。”
“哦?相國大人請講。”
宇文太極清了清嗓子,運足了中氣,用一種足以讓整個大殿的人都聽到的聲音,一字一頓地道:“靖安伯謝寧!”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落在了那個從早朝開始,便一直站在角落裡,一言不發,仿佛事不關己的年輕身影之上。
謝寧感受著那一道道投來的,或同情,或幸災樂禍,或擔憂的目光,臉上卻依舊是那副平靜淡然的模樣。
他甚至還對著宇文太極,露出了一個玩味的笑容。
宇文太極沒有理會他,而是自顧自地,慷慨激昂地道:“靖安伯爺不但運籌帷幄,決勝千裡,更是天命所歸,身負大氣運之人!”
“之前,伯爺孤身入燕國腹地,不費一兵一卒,便為我大齊收複雲朔二州。”
“還讓燕國與我大齊交好,此等不世之功,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如今,北境再生叛亂,除了伯爺之外,放眼整個朝堂,還有誰能擔此重任?”
“老臣懇請陛下即刻下旨,封靖安伯為平北大元帥,總領三軍,北上討賊!”
“隻要伯爺出馬,那鎮北王的三十萬叛軍,定然是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我大齊北境之危,旦夕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