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朝堂之上
話雖有些愣頭青,方式亦有些血腥,打破以往和和氣氣、你好我好客氣氛圍,但仔細想想倒也是個好辦法,複雜的問題想太多往往不如簡單的方法奏效,唯有過程有些不適,但對那些亂臣賊子、貪官汙吏又何須談這些,否則要律法何用?要公平正義何用?否則風氣日沉、國朝江河日下,以致國家淪落、民變四起、軍閥林立、內部紛爭不斷,以致周邊諸國蠢蠢欲動,江山、民族之大悲大痛將再度輪回矣!亂世用重典,苛政下猛藥,眾人思之慎之,覺得是時候做出決斷,便紛紛讚同這一方略,姬世明亦深感如此,會後立刻秘密入宮拜見皇帝,申明來意。
翌日早朝,各部堂官於含元殿三呼萬歲,洪亮聲音穿透整座大殿,身在偏殿休息的姬世明亦聽得清清楚楚。皇帝姬世賢高居禦座看向一眾朝臣,麵容沉靜肅穆,清瘦的麵龐在晁天冠的襯托下顯出無比神秘與莊重,隨後流露出一道威嚴聲音:“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群臣起身,總管太監隨之唱道:“皇上駕到,群臣早朝,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話音剛落,不等中書令姚啟之開口,新進寺中汪顯通出列:“臣,寺中汪顯通有本啟奏。”
“準奏!”
汪顯通躬身一禮,隨之答道:“謝陛下,日前北狄、百羅、東桑等各國使臣再次遞交國書,請求我大周開關貿易、派遣留學生入國子監學習,請陛下聖裁!”
語落立刻有人出列諫言道:“陛下萬萬不可呀!北狄虎狼之國,無時無刻不對我虎視眈眈;百羅反複背叛、襲掠邊境,毫無信義;東桑更是小人之國,惡行累累、罄竹難書,如此國家焉能與之互市通商並接受其留學生來此學習,此與資敵何異?”
汪顯通身後走出一人懟道:“張大人此言差矣!我大周德威四夷、禮儀之邦,開通邊貿、互通有無,而留學生來朝受我教育、習我禮儀,時至日久、來人愈多必能感化外夷,休戰罷兵,永結兩國之好!”
“陛下此誤國誤民之謬論,微臣不敢苟同!自古以來,我中原正朔興盛之際無不德澤四方、播文明於天下,但得到的是什麼?諸位都是飽學之士,無需某多加置喙,不說五胡亂華北方漢人十室九空、慘遭滅頂之災,但就白石之變,滿城儘是枯骨還不夠驚醒麼,而今你們竟然還要為這些惡行累累之輩大開方便之門,習我文化,竊我智慧,師吾長技以製吾,爾是何居心!”
“張耀陽,你心思狹窄、食古不化!百納海川方能成其大,兼容並蓄才能得其強,吾泱泱大國,焉能閉門造車、固步自封、落於人後!”
“餘獨夫你資敵!”
“張頑固!”
“夠了!朝堂之上吵吵鬨鬨成何體統,此事暫且擱置,日後中書省擬個章程,再行商議!”
“陛下啊,事關諸國而且是再次遞交國書,望聖上三思呀!”
“汪寺中你大膽!”
皇帝擺擺手製止身邊總管,嗬嗬道:“無妨、無妨,汪寺中忠心體國亦是為朕分憂,何況已經是二次遞交國書,是該解決了!既如此,尚書省出具一份湊表,會同中書省、門下省在一周內將結果報朕批閱。”
“臣等遵旨!”
“陛下,寇尚書令致仕已久,左右仆射各有要務,新任尚書令及吏部關於奏請兗州、青州、延州等地官員人選和任命,請陛下示下!”蒼老而洪亮的聲音響徹朝堂,眾人循聲望去發現竟是中書令,這位老大人已曆經三朝,乃國之股肱,不過此時老大人已然白發鬢鬢,皇帝看向他亦是心有戚戚,若不是朝堂不穩,自己焉能扣住老大人再三致仕之請。
“嗯,五地官員任命朕皆已準奏,其中那位耀州陸澄芝,若朕記得不錯,當初在長安城可是響徹一時啊!嗬嗬,至於尚書令麼,中書令可有舉薦?”
“臣,恭請聖裁!”
隨之亦有幾位朝臣出列請旨:“臣等恭請聖裁!”
汪顯通聽聞心中竊喜,這幾人無不是自己奏請核準,為此不惜花費不少心思,私下遣人拉攏吏部、戶部、兵部等諸多官員,不斷培植自己的黨羽,而名單中人尤其這位耀州知府,此前可是納了投名狀,隻要兩三月後交接清楚便可入職戶部,屆時距離自己權傾朝野便更進一步,隻是這尚書令空缺多時今日緣何再提?不說實權已由左右仆射漸漸掌握,就是來個尚書令,又有何懼!不過右仆射即將成為自己親家,左仆射老狐狸一個,眼前這位中書令身體亦大不如前,而今雖然不能動他,但自己還年輕,隻要熬死他,這朝堂之上還不是自己的一言堂,至於皇帝麼,嗬嗬…他還有那命麼?眼見他人皆已表態,自己總要有所表示,便躬身施禮道:“臣恭請聖裁!”
“臣等恭請聖裁!”
眼見時機成熟,皇帝示意總管太監宣聖旨,眾朝臣齊齊下拜,一聲高喊劃破大殿寧靜:“奉天承運、皇帝製曰:國家設官分職,必資賢能。爾秦王姬世明器識沉毅、英勇卓越,朔州治理有方,素有賢名,今敕命加封尚書令兼刑部尚書,願爾夙夜匪懈,以稱朕意!”
“臣接旨,謝陛下隆恩!”
大殿內頓時如死水般寧靜,任誰也沒想到皇帝竟然在此時將這位召回京中,這得是多大魄力,下多大決心,而後幾道任命更是拉長眾人心思,各人眼觀鼻、鼻觀心、暗自計較著,紛紛盯向各自魁首,看來這長安城風向將變呀!
下朝後,老宰相來到姬世明身前:“恭喜秦王殿下,嗬嗬!有你們這些年輕人進來,老頭子我就可多歇歇了呀!”
“姚大人您乃國之柱石,誰歇您也不能歇呀,否則這偌大帝國可不得停擺呀!”
“哈哈哈…老頭子那裡藏有一壺好酒,秦王何時陪老夫飲一杯啊?”
“哪裡敢勞煩老大人,世明改日做東宴請大人及諸位,可好?”
“秦王相請,不敢推辭啊,哈哈哈…”
這些聲音汪寺中好似聽不到一般,思緒仍沉浸在這場朝會之中,撥開層層迷霧,他滿腦子裡都是這位王爺緣何再次入京,如此之前未透露半點風聲,還有這些任命,無不透露著一股危險的氣息,這位皇帝好手段呀!簡單向這位新任尚書令拜賀之後便離開大殿,至於去了哪裡無人知曉。
喜歡霧雨長安請大家收藏:()霧雨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