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確定了薛世瑜的誠意,木蘭也不再遮掩。
“我要接盤永興實業的項目。”
“可那個項目……我聽靳言提過,是個燙手山芋。他們一直在找人接盤,但是大家都處於觀望態勢。”
木蘭露出一個神秘的笑容:“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信息。”
她的話成功勾起了薛世瑜的興趣。
對這塊地,薛家不可能一點消息都沒收到。
副中心的開發項目擱置以後,永興實業的資金鏈出現問題,急於脫手回流一部分資金,當時也來聯係過薛世瑾。當時薛世瑾還挺感興趣的,可惜薛洪慶並不看好。
薛洪慶還提過一嘴,說做地產的姬家都沒出手,他們急什麼?
木蘭聽薛世瑜這麼說,倒是有點對薛洪慶刮目相看了。不過道不同不相為謀,老的是合作不了了,好在年輕的也磨刀霍霍。
“我隻能告訴你,項目正在推進中。我會介入,當然是有十足的把握。但有信心是一回事,要把事情做成,還是得腳踏實地。”
“你需要我做什麼?”薛世瑜到底是做過創業公司ceo的人,還是很上道的。
“副中心的計劃短期隻能無法重啟,除非我們五家同時施壓,否則很難改變大局……既然如此,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換個思路。”
更何況,她們五家明裡暗裡鬥來鬥去這些年,是不可能形成一股合力的。
將五大豪門分而治之,也是上麵一貫以來的方針態度。讀過曆史的人都懂。
姬木蘭又不傻,當然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團結四家身上。
“所以你找我……”薛世瑜到底還是聰明,“是想利用我家的郵輪航線和……貨運線?”
“沒錯。”木蘭露出一個欣賞的表情。
但薛世瑜的表情卻沒有被誇獎的高興,甚至還有點沉重。
她小心地開口:“姬總,你雖然見多識廣,也和很多運輸公司打過交道,但可能隔行如隔山,無論是郵輪,還是貨輪,我們規劃航線和選擇港口,必須考慮到各方麵的成本,進行多次測算,符合標準的才能定下來……所以,也是很難輕易更換的。即使我是負責人,也……”
木蘭抬起手,微微點了點下頜:“你說的這些,我當然知道。”
“那……”
“咱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有時候變化還趕不上一通電話,對吧?”
木蘭朝墨蘇抬了下下巴,後者給薛世瑜遞上一張紙,是一份紅頭文件的第一頁,雖然後麵加了“建議”二字,但也絕對比當年那個“副中心開發”的可信度要高。
薛世瑜看著標題上的“港口規劃”四個字,這次是真的驚得下巴都要掉了。
“東邊的港口已經用了多少年了?無論從吞吐量,還是從基礎設施老化程度來說,都到了該更新換代的時候。”
墨蘇收回那頁複印件,木蘭繼續說。
“和副中心的開發案相比,東港的維修和翻新計劃幾乎每年開會的時候都會提到……但因為各方麵的原因,始終沒有推進下去。”
木蘭喝了口水:“現在新領導來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場工作會就提了這件事。我們下麵做事的,當然得把事情處理好。”
薛世瑜雖然還有些暈乎,但思路是一直跟上的:“可是你剛才說的是東港?”
“東港翻新,那麼多貨物怎麼辦?汝城這麼大一個港口城市,想要發展,怎麼可以隻有一個港口?所以東港和東北港的規劃,本來就是一體的。現在我們願意為東北港的建設出力,上頭高興還來不及呢。”
她也清楚,建設一個港口可不是小數目,考慮到萬一不成功的可能,她必須要拉更多人入局。
但和永興實業的思路不同,她拉人入局,不止是為了籌措資金、找人分擔風險,更多是為了確保這個項目能夠順利推進。
就像她剛才說的,想要盤活這個項目,調用五家的力量是上上策。
但很難。
不過現在,五大豪門裡除了薑家,其餘四家幾乎都被她牽扯了進來……而且,她們之間並不都是合作關係,等靳言知道姬家介入這個項目之後,一定不會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