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西北要怎樣用畫讓張麻子低頭呢?
就是古董行的不成文的規矩。
新店開業或者換了新的鑒定師,行內的人都會來試眼。
尤其是同行,就會拿真真假假的古董來賣。
一是試探試探新店的眼力水平。
二呢就是趁機走貨,把自家積攢多年的打眼貨給趁機出了。
那有人肯定說了,我要是新店開業我先不收貨不就得了。
那不能夠。
一呢,你不收貨那就等於跟行內明說了自家眼力有限,先投降。
二呢,開古董店,門麵不管是大是小,其最大的作用不是為了賣貨,而是收貨。
古董店的買賣,八成是跟老顧客做的。
那些流動的,來淘寶的客人,壓根就不是古董店的對象。
所以有沒有店,其實不影響賣貨。
但店還是得開,而且門麵還很重要。
因為,要收貨。
古董生意,是七分買,三分賣。
隻有收到好貨才能賺錢。
古董行有句生意經,就是:沒有賣不掉的好瓷器
意思就是古董隻要夠好,銷路永遠不是問題。
問題是你能不能搞到好古董。
試眼既然是行內不成文的規矩,基本上是自打古董這個行當一開始就有這個規矩,那就說明是避不開的。
試眼既然避不開,也不能避。
那對於一家新開的古董店來說,那就是生死存亡的考驗了。
試好了,眼力和口碑在行內豎起來了,那你這店就能在行內站住腳跟。
反過來,試砸了!
那,你這古董店就彆開了!
瞬間就會被行內各路人跑過來擠兌。
當然這種擠兌不是銀行擠兌存款。
是擠兌家底,其實跟擠兌存款差不多。
一天到晚會接到無數贗品假貨。
同時,卻沒有買家上門光顧。
就是隻有賣,沒有買。
對於店家來說就是隻花錢收貨,卻賣不出去一件東西。
再多的家底,那也很快就會被擠兌完了啊!
這店,還怎麼開呢?
所以,但凡對古董這個行當稍微了解的都知道。
跟其他行當比,古董店是很少變來變去的。
你很少能見到新店開業,也很少能看到老店真關門。
大部分古董店都很久。
而且是越久越吃香。
當然,都是相對而言。
知古齋過幾天就要開業,這試眼的幾天,他顧西北可不能錯過了。
而第一天他就要送貨過去。
所以,得急!
手裡從京城帶回來四幅畫,其中三幅就是專門用來對付知古齋的。
不過,這三幅如果直接拿去知古齋。
顧西北感覺有點不太牢靠。
這三幅畫,從畫麵看臨摹的沒問題。
但做舊的還不是很到位。
而且古董店新開,店家為了安全的渡過這試眼期,很多都會請專家幫忙坐店。
所以,這三幅畫顧西北得單獨再加工。
但是要等三幅全部加工到位,時間就有些不太夠。
不過還好,顧西北是從京城帶回四幅畫。
第四幅是攤子上兩千塊買的不知名畫家的畫。
他直接把這畫給揭了。
畫心直接扔了,沒有任何價值。
然後,把十萬打包帶回來的一幅畫也給揭了。
不過,這幅畫他留下了畫心,扔掉了裝裱。
最後把兩幅畫留下來的部分重新給裱在了一起。
當然,裱,是到代的老裱。
六十年代京城純手工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