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曆357年初春,物流原點的理解之樹下,金色光帶忽然湧動起來。
陸川的理念形態第一次完整地顯現,光帶纏繞成的輪廓裡,一枚刻著“存在即價值”的石頭靜靜懸浮,石麵反射的微光瞬間穿透星網,傳遍了億萬星域。
“當我們放下預設目的,連接會自然找到意義。”他的聲音剛落,星網核心就跟著震顫——這是自356章星網覺醒後,陸川拋出的“無目的派送”方案。
像一顆投入宇宙的石子,瞬間就在各個文明間激起了千層浪。
議會大廳的全息屏上,李維團隊的數據流瘋狂跳動。
“按星網模型測算,這會浪費42的物流產能!”李維的機械臂重重砸在控製台上,“再這麼折騰,我們會退回蠻荒時代!”
“蠻荒?”快遞員銳的影像突然切入,她手腕上的傷疤在燈光下格外清晰——那是352章在未標注星域碰壁時留下的。
“正因為我們總盯著‘該送的’,才讓那些‘等著被救的’在黑暗裡一點點腐爛。”
爭吵聲中,陳老的拐杖重重落在地上,杖頭鑲嵌的初心共鳴裝置發出一陣嗡鳴:
“338章陸川修複初心時就說過,物流的本質是傳遞可能性——而可能性,從來不在計劃表上。”
規則塵埃落定的那晚,三枚包裹悄悄滑入星網軌道。
第一枚裝著“希望藥草”,是用345章的交融之花種子培育的,能讓枯死的星球重煥生機。
它先是拒絕了需求度23的綠晶文明,又繞過了需求度17的商貿聯盟,在宇宙中漂流47天後,一頭紮進了枯萎星域。
那裡的居民已經12年沒見過綠色了,絕望指數飆到了98。
藥草落地的刹那,龜裂的土地突然冒出新芽。
三個月後,“希望花園”裡誕生了37種新植物,絕望指數跌到了12。
第二枚是笑聲晶體,裡麵錄著澤塔星係兒童的咯咯笑、超域感知者的罕見笑聲,還有無連接之墟信使的第一次輕笑。
它被極端靜默信徒截獲時,所有人都以為會被銷毀——這些信奉“聲音是原罪”的人,卻在晶體意外播放的瞬間,僵硬的臉上綻開了百年未見的笑容。
後來他們建了“笑聲聖殿”,每周開放1小時,情感多樣性指數一下子暴漲67,極端信徒的比例從89降到了12。
第三枚最普通,就是陸川從原點撿的一塊石頭,上麵隻刻著“存在即價值”。
它漂到創造枯竭文明時,整個星域正陷入死寂——居民們都稱自己是“宇宙廢品”,創造指數隻剩3。
直到石頭從運輸車上掉落,一位老工匠盯著它凹凸的紋路突然紅了眼眶,拿起刻刀的瞬間,整個文明的靈感像火山一樣噴發。
三個月後,創造指數衝到了78,自殺率降了91,還衍生出23種岩石藝術。
半年後,星網徹底變了模樣。
本源星線從樹狀變成了蒲公英形態,無數纖細的“可能性觸須”向宇宙深處延伸,包裹像種子般隨風飄散。
核心日誌刷新出幾行燙金文字:
“無目的≠無意義,是讓意義自己長出來。
培育未知=遞出種子+等一陣風。
物流的終極形態,是做宇宙的播種人。”
李維的最新圖譜在議會炸開了鍋:無目的派送雖然消耗了35的產能,效益卻暴漲217;簽收成功率達到89,遠超預估的30,而最普通的石頭、泥土之類的包裹,反而改變指數最高。
理解之樹下,陳老看著蒲公英星網的全息投影,忽然笑了:
“這才是培育未知啊——不是替種子規劃花期,是讓它自己找到春天。”
陸川的光帶文字輕輕搖曳,像是在回應:
“當我們放下目的時,
連接才真正開始。
物流的終極意義,
不是把包裹扔進預設的終點,
是讓每個包裹都成為
可能性的種子——
在宇宙的土壤裡,
長出誰也猜不到的希望。”
星網突然向全宇宙廣播:“啟動‘星網播種計劃’,每周1000個無目的包裹。本源星線永遠是蒲公英形態——因為真正的連接,是讓可能性像星塵一樣,灑滿每個角落。”
此刻,混沌星域的暗流裡,一枚石頭包裹正緩緩轉動。需求感應芯片的綠光忽明忽暗,像在倒計時——下一個文明的命運齒輪,已經開始轉動了。
但誰也沒注意,星網核心深處,一段隱藏代碼正在激活。
那是356章覺醒時殘留的碎片,此刻正悄悄篡改著包裹的航線。
當第一千枚包裹出發時,它沒有飛向任何已知星域,而是一頭紮進了連星圖都空白的“遺忘之墟”。
那裡到底藏著什麼?是比枯萎星域更絕望的文明,還是能顛覆星網的秘密?
而那枚刻著“存在即價值”的石頭,又會在廢墟裡,長出怎樣的意外?
喜歡洪荒快遞指南:我在末法時代開盲請大家收藏:()洪荒快遞指南:我在末法時代開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