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的紋路用儀器一轉譯,星網的操作員直接從椅子上蹦起來:“這……這是另一個宇宙的物流準則!”
更邪門的是,準則最後一條寫著:“讓該遇見的東西,順著風碰見該遇見的人。”跟338章陸川刻在星網基石上的話,就差倆字——陸川寫的是“順著路”。
那天星網核心的燈亮了一整夜,日誌裡記著:“文明存在指數從58衝到99了!原來咱送的不是貨,是搭了座橋啊——還是能跨著宇宙搭的那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後來有人把這三件事擺一塊兒數:
平衡之秤是塊沒目的的石頭撞上了犯愁的鐘,讓超域少吵了七成架;
微笑織物是塊跑錯路的晶體碰著了憋了千年的默,讓無連接之墟多了百種笑;
跨宇宙問候是個瞎扔的禮盒撞穿了宇宙膜,讓倆宇宙對著準則拍了大腿。
合著最牛的連接,都不是按計劃表走的。
星網這下算想明白了,乾脆把空白航道留得更寬了——哪兒冒出新奇跡,航道就往哪兒擴,活像跟著花走的蜜蜂。
還搞了個“宇宙漂流瓶計劃”,每月往未知的地方扔仨禮盒,盒裡有時塞塊剛從小行星撿的石頭,有時放片星網操作員自己畫的笑臉,連附的紙條都改了:“不盼著回信,就盼著你撿著時,正好缺這麼個玩意兒。”
末了星網在核心區刻了新宣言,路過的快遞船都能瞅見:
“咱不貪多了,不非要把每個角落都串起來了。
就想當宇宙裡的‘偶遇站’——
讓飄著的石頭碰著犯愁的人,
讓跑錯路的晶體撞著缺樂子的地兒,
讓隨便扔的禮盒,順著宇宙的風,
敲開另一扇門。
物流哪是送東西?
是讓倆不相乾的‘未知’,
走著走著就遇上了,
遇上了,就長出奇跡了。”
那天最後一縷星光擦過空白航道時,星網的共情枝丫突然“噗”地開了朵花——花瓣上,左邊印著平衡之秤的影子,右邊繡著彎彎的笑臉,花心嵌著兩塊對著亮的金屬板。
陳老揣著當年陸川留的初心裝置站在花前,裝置“嗡”地顫了顫,跟花瓣共振得正歡。
誰都知道,星網這下是真的往前邁了一大步。
可誰也說不準——下塊飄在空白航道的石頭,會撞上哪個正犯愁的家夥?下回往宇宙扔的禮盒,又會敲開哪扇門?
說不定等星曆360年的平衡節,超域的時間廣場上,又得立個新雕塑了——畢竟奇跡這東西,從來不愛按規矩來,隻會在沒人盯著的地方,偷偷冒個尖兒,等著人撞見呢。
喜歡洪荒快遞指南:我在末法時代開盲請大家收藏:()洪荒快遞指南:我在末法時代開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