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了將近半個小時後,周守義才來到了他工作的地方,紅星機械廠。周守義一路上和同事們打著招呼,熟門熟路的來到了後勤部采購科。
因為他是頂了父親周軍的崗位,一樣被分到了采購科三組。在一個大廠之中,後勤部本來就是一個重要部門,而采購科又是後勤部門中的重中之重。
紅星機械廠的采購科共分為三個組。一組主要負責的是機械廠原材料采購,大部分時候都是與上級單位紅星軋鋼廠或其他冶金部的下屬單位進行對接,一般都是大批量的金屬原材料采購。二組負責的是工廠,內部定量物資的對接與采購。例如像國家每年定量分給紅星機械廠的糧食,工作服,以及蔬菜,肉食等勞保消耗用品的對接與采購。所以一組和二組的工作內容基本是固定的,而三組則不一樣。三組負責的是計劃外物品的采購。說起來也簡單,就是搞到非國家定量批給的物資。其實主要就是幫廠裡搞到計劃外的煙酒茶糖肉蛋菜,米麵等物資。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不就是買點吃的和副食品嗎?但你要考慮當下是1959年,正是華國物資匱乏的時候。特彆是食物,尤其是肉類和米麵等主食。要知道,整個紅星機械廠近千工人,大部分都是青壯年男人,而且乾的又都是重體力勞動,每天食材的消耗相當大,雖然國家對重點企業批下的物資會相對傾斜。但也沒有給工人們的飯菜中帶來多少油水,甚至從今年開始都隻能讓人們勉強吃飽。
所以,采購科三組中的成員大部分人都是每天跑到各物資主管單位,找關係協調采購到計劃外的物資。采購科三組共有六人,組長主要是負責把控全局,兩位資深老員工分彆負責聯係肉聯廠和麵粉廠。而副組長也就是周守義的師傅張洪生,則負責油和煙酒,糖茶等副食品類的協調采購。周守義和另一位采購員就是負責去城郊附近的一些公社鄉村裡,買一些老鄉們自己養的雞,或者是村裡人們存下的臘肉,雞蛋之類的物資。如果能買到較多的雞蛋,或者是公社每年除了上交給國家的生豬之外,多餘的肥豬。那就交給食堂給工人兄弟們加餐。如果隻是搞到一些雞鴨或者,比較稀罕的野兔或野雞之類的野味,一般就是給廠裡小食堂,用於完成廠裡的接待任務。
進三組辦公室,正好碰到了他的師傅張洪生。
“師傅,早啊。”
“是守義來了呀。聽說今天你準備去鄉下采購?”
“是的師傅,昨天組長說,廠裡最近好像要接待來給我們安裝新設備到工程師,科裡讓我們想辦法搞一些好東西回來。這不我就想去鄉下看看能不能搞到兩隻雞,或是些臘肉雞蛋啥的,好能完成任務唄。”
“哦,那你記得一會兒去拿科裡批的條子,從財務那兒把錢支出來。對了,你這是第一次下鄉采購,記得去倉庫登記一下領輛自行車,以後出去也方便。還有,我以前雖然領你跑過了許多公社。但你這次一個人出去,還是儘量以安全為主,彆跑的太遠了。”
“放心吧師傅,科裡批的條子組長昨天就已經給我了,我準備上午先去財務辦好手續,拿到錢,中午吃了飯再走。下午直接去羅家村我姨夫家,先住上一晚。明天白天就在紅星公社附近轉上一天,看能不能搞到好東西。如果順利的話,後天就回來了。”
“哦,看來你這安排的還不錯,行,你自己有打算就好。這樣吧,我現在正好去倉庫那有點事,順便帶你去領一輛自行車吧,要不然管倉庫那幾個家夥和你不熟又看你年輕,不給你挑好車。”
“我跟倉庫那邊的人還真是不太熟,師傅,你能帶我去領車,那當然最好了。”
聽見師傅要帶自己去領一輛自行車,周守義很高興。畢竟以後自行車可是自己的主要交通工具,一輛好車能給自己省不少事兒。
倉庫離采購科的辦公室並不遠,張洪生騎著自行車,帶著周守義沒多長時間,便來到了倉庫。
張洪生帶著周守義跟倉庫管理人員登記之後,給庫管遞了根煙,聊了幾句,就和周守義去選車。
說是選車,其實倉庫中總共也就隻有三輛自行車,其中一輛雜牌,兩輛飛鴿,都是二八大杠。
這根本沒得選,二人從兩輛飛鴿中選了一輛看起來比較新的,試著蹬了兩圈,感覺沒什麼問題,就去庫管那兒記下車號,定了下來。
幫周守義弄好車之後,張洪生說道:“我一會兒還要跑一趟榨油廠。咱們科裡你自己也很熟了,應該不用我帶你去科裡找財務吧?”
“師傅,你放心的去忙吧,辦手續的事兒,我自己能搞定。”周守義雖然是第一次下鄉,但是以前張洪生外出采購支取錢時,帶他跑過好多次。
“那我走了啊。你下午出去,記的要注意安全。”張洪生也覺得周守義在科裡辦事,應該也用不著自己幫忙,便跨上自行車走了。
送彆張洪生之後,周守義先去科裡找了一套采購員車上安的貨框,放在自行車後座上綁結實以後,這才輕車熟路的拿著批條去支錢。不一會便從財務拿到了科裡給外出采買的采購員預支的50塊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每次采購員們下鄉收物資的時候,科裡都會預支50塊錢,如果不夠,就由采購員自己先墊上,回了科裡以後再報銷。當然了,你買的東西數量一定要對上,可不是想報多少就報多少。一切就緒,看離飯點還早,周守義準備回到三組辦公室,看到三組的同事們都不在,就拿起了科裡下發的物資價目表準備再熟悉熟悉各類物資的價格。
時間悄悄流逝,中午已然到來。下班的工人師傅們成群結隊的趕向食堂。看著到了飯點,周守義在座位上伸了個懶腰,拿著飯盒跟隨工人大軍隨波逐流的走向食堂。
食堂今天有兩個主菜,一個土豆絲,一個炒白菜,還有作為主食的白麵饅頭和二合麵餅子。這個年代的食堂可不是未來,沒有那麼多花樣,當下時代的物資供應,根本沒有給人們更多的選擇。紅星機械廠勉強算是國家的重點單位,物資供應已經算是不錯了,不隻有白麵饅頭,而且還有13白麵和玉米麵摻起來做的二合麵餅子。雖然兩個菜都是素菜,沒有一丁點肉,但顯然豆油沒少放,和大多數人家的吃食比起來,油水可要好多了。
周守義打了一份菜土豆絲和炒白菜,各一半,又要兩個二合麵餅子,找了一個人少的方坐下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還彆說這菜的味道還不錯,不知是周守義餓了,還是食堂的大廚,確實手藝高超。周守義覺得,這菜的味道可比前世自己做的飯強多了。不一會兒,周手一邊將菜和兩個餅子吃的乾乾淨淨。將飯盒清洗過後,周所以再一次來到了打飯的窗口。又花了一些錢和糧票買了10個二盒麵餅子,整整齊齊的碼在了飯盒裡打包了起來,這將是周守義下鄉之後的口糧。
每次采購員們下鄉買東西,都會自己帶上口糧。因為當下這個情況,去了公社以後,你就是有糧票也很難買到糧食。也不能老是去公社蹭吃蹭喝,讓人家厭惡。
不如利用廠裡給采購員的特權,從食堂買些口糧,又方便,還實惠。除了特殊情況,其他工人隻能按份買飯。)
因為前一天周守義已經跟組長說好了,今天會下鄉去采購。所以他拿上打包好的飯盒,回去騎上自行車就直接出發了。
半路上,從一家路過的供銷社花了幾分錢錢買了十顆不要票的糖球,準備帶去小姨家送給孩子們吃,然後便直奔城外。
羅家村屬於紅星公社下轄的村莊,位於京城城郊,離城有20多裡路。周守義從廠裡出城就得走十多裡路,再加上去羅家村最快也得走兩個多小時。
一路無話,周守義到了紅星公社的時候,因為沒有手表,隻能朝著太陽望了望,大致估計應該有三點多了。他直接向公社書記家走去,準備先去打個招呼。告訴他明天要在紅星公社收購物資。
要知道這年代是不允許私人做買賣的,每次下鄉來收購東西,要先到公社打個招呼。等買完東西返回的時候,還需要讓公社開證明,以證明東西來源。要不然你回去時候車上馱著一大堆東西,碰到巡邏檢查的人,說不清楚,可是會被當做投機倒把抓起來的。雖然就算被查住了,隻要讓廠裡來人幫忙證明,也不會有什麼事兒。但是這肯定會給廠裡領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認為你辦不了事兒,不堪大用。
所以就算是公家單位的采購員出來買東西,也一樣要按程序來,一定要手續齊全。這樣雖然稍微麻煩一些,但是利大於弊,對自己還是有好處的。
喜歡有空間的我災荒年也風生水起請大家收藏:()有空間的我災荒年也風生水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