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商業務部門和外交部門訂好的參會人員,早就已經來到粵東省,與當地政府進行準備工作了。
周守義他們這一批來的人,都是備用人員,被美其名曰翻譯顧問。
如果會場上,有哪些展位需要翻譯,而幾部門安排的正經翻譯人員忙不過來時,周守義他們才會參與外國友人的接待,或是輔助進行商談。
其他時間,充其量隻能幫外商指路。
來到會場附近的街道,周守義直接就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
他以為自己來到了九十年代內陸城鎮的集市上。
因為這裡商鋪林立,做生意的小攤和流動的商販比比皆是。
這種經濟活躍程度,讓他簡直不敢想象,這還是沒有改革開放的計劃經濟時期。
他實在沒想到,羊城在這個時候,經濟就已經如此繁榮了。
不止大小街道上比較熱鬨,行人往來不斷。
還有許多外國麵孔,在街上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很多人雖然是一副華人麵孔,但個個西裝革履,衣著時尚。一看就是國外回來的華裔。
不過這倒也能理解。雖然他們現在沒有華國國籍,但畢竟語言相通,來大陸做生意,還是比其他語言不通的外國人要便利許多。
到了會場周圍,那景象就更是讓周守義驚歎了。用人山人海來形容都不為過。
雖然展會的場館還沒有開放,但附近已經有許多城市的優秀企業和一些國企大廠,在附近開設攤位,舉牌宣傳了。
看來,為了能夠更好的舉辦廣交會這個國家級的盛事,國家在一些經濟方麵的政策,放寬鬆了許多。
因為展會會還沒有正式開始,周守義他們進場館之後,就開始幫忙布置會場,順便接受帶隊領導的任務安排。
忙碌了一上午,吃過飯之後,周守義準備去外麵逛逛。
畢竟他這次來的身份,隻是一個名為顧問,實為後備翻譯的小卡拉密。展會還沒開始,他也沒有多少事要乾。
有不少人和他一樣,與領隊打了招呼,跑去外麵逛。
周守義這次來參加廣交會的目的,並不是賣貨,搞外彙。
主要就是見見世麵,收集一些當地特產。
另外琢就是磨琢磨,有沒有在國外比較暢銷的東西,可以讓他們紅星物資公司生產,或做二道販子。
然後就是找機會溜去香江看看,布置一條後路。
由於下午還要回去工作,周守義也沒有跑太遠,就是在附近的街道看了看,買了一些當地特有的水果,收進空間中。
另外一樣,當然就是周守義垂涎已久的海鮮了。
這個時候的海產品,還沒有經曆過核廢水的洗禮。應該還算是純天然無汙染。
碼頭離這裡並不遠,周守義每一種都買了一些,趁著無人,放進了空間中閒置已久的海產品養殖區。
這下空間中的各個功能區域,終於沒有空著的了。
以後海魚,大蝦,螃蟹和魷魚這些日常海產品是再也不缺了。
喜歡有空間的我災荒年也風生水起請大家收藏:()有空間的我災荒年也風生水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