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在一旁的三叔等幾人也都傻眼了。
“守義,這麼多…,都…都是…吃的?”
三叔周佑民,說話的嘴都有些哆嗦了。
周守義沒想到,自己帶的這些東西,竟然把這些親戚們給嚇住了。
他隻好撓撓頭說:“大伯、三叔。除了我這個袋子裡的布之外,剩下確實全是吃的。”
“我這第一次回來,也不知道該給大家帶些什麼禮物。想了半天,還是覺得帶點實用的東西比較好。所以,就買了些糧食臘貨,還有布。”
“對了,這個新自行車,我也就用幾天。
等我把公司在秦省的事兒辦完之後,這車就送給大家了。到時候可以當做咱們家裡的公用車。”
說著,把包裡買車的那套手續拿出來,遞給了大伯周佑國。
大伯周佑國看著手裡的手續,手都有些微微顫抖,:“守義,這可使不得!這些東西加起來都多少錢了!我們真的不能收。”
周守義拉著大伯的手,笑著說:“大伯,我們雖然不住在一起,但我也是周家的一份子。你要還認我這個侄子,就收下這些東西。”
“再說了,這些東西是我給整個周家的,並不是給某一個人的。”
周佑國和老三周民對視了一眼,有些為難的站在那裡。
這時候,老爺子周泰興過來了。他看著幾人說道:“都是一家人,既然守義帶來了這些東西,你們就彆在這裡拉拉扯扯了。
趕緊把東西收好,整理整理做飯吧。守義跑了一天還沒吃飯呢。”
大伯和三叔看老爺子發話了點,也就沒有再拒絕。
而周家幾個年輕一輩的,直接就聚在了那兩麻袋糧食跟前。
老爺子跟周守義聊了那麼長時間。早就已經了解了自家孫子的收入,以及現在的社會地位。
知道他每月收入得有100多塊錢。而且作為一個公司的領導,每月經手的物資,都是以萬為單位。
所以,他知道周守義是真不缺錢,也不缺吃的。根本就不用擔心老二一家的生活。
反而住在農村裡頭的一大家子人,天天吃了上頓沒下頓,餓著肚子上工種地。
倒不是老爺子想薅著周守義家,給自己的的兒子和孫子們做補貼。
隻是,他覺得都是一家人,血濃於水。既然周守義們全家,都願意接濟一下鄉下的窮親戚,那就沒必要搞這些推來推去的假把式。
畢竟,現在這一大家子人確實過的很艱難。如果硬要拒絕,不隻體現不出大家族的親情與團結,反而還可能傷了一家人感情。
周佑國和周佑民在一旁聽著,心裡也是五味雜陳。
他們知道自家的情況,每天看著家人為了一口吃的辛苦勞作,卻依舊難以飽腹。
周家雖然人口眾多壯勞力不少,掙的工分更是在整個生產隊,都能排到前列。但吃飯的嘴也多。
因為隻有能下地的壯勞力,才能掙份了滿工分,剩下的半大小子們,隻能算半個工。
所以,周家現在相當於是20多口人,隻有一半掙工分,養活著另一半人。
周守義看周佑國站在那裡,還有些猶豫。顯然是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