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沒有要錢,選了三十斤的土豆紅薯和玉米等食物,又要了一斤茶葉一斤糖,還有二十尺布。
最後剩下的額度,換了一個小鐵鍋和一盒火柴,一塊肥皂。
彆看她們沒選什麼高級貨,但這些都是她們生活中實際需要的,是她們當下所最急需的東西。
這鐵鍋看著不起眼,這對牧民來說,可是稀罕東西。
畢竟國家讓所有人都上繳過一次鐵製品,所以他們整個部落擁有的鐵鍋,都不超出五口。
這對她們來說,是“缺貨兒”。
周守義與阿依娜家的交易剛剛結束。
就有其他牧民們,背著東西陸續到來。
這些人拿來的東西五花八門。
有葡萄乾,肉乾和奶製品。還有地毯、手工藝品,羊皮、牛皮,甚至是狼皮。
周守義那是來者不懼,通通都收入囊中。
不過他們部落畢竟人口不多,而且相對來說也比較貧困。
就算最富有的一家,也隻湊出來價值150塊錢左右的東西。
這可能是他們家一年的收入,甚至是一年多兩年積攢下的東西。
不到兩個小時,這處部落的幾十戶人家,就被掏乾了老底。
雖然每家每戶拿出的東西都不多。但聚在一起,數量也不算少。
近二百斤的肉乾,三百多斤的奶製品。還有差不多六百斤的葡萄乾。羊皮一百五十多張,牛皮二十張。
最值錢的,卻是一些瑪瑙首飾,和幾張完整的狼皮。
當然,周守義也付出了不少,單是現金就三百多。茶葉八十多斤,還有糖和布都是牧民們所喜歡的。
就連鐵鍋和手電筒,都換出去七八個。
大頭還是糧食,土豆紅薯和玉米等,共換出去一千多斤。
有養馬的人家,還和他換了不少的豆子。
他也再一次體驗到了,當初做底層采購員時的樂趣。
下午,買格買提聯絡的的其他部落,逐漸趕了牛羊過來。
不過,這些部落應該規模都不大,趕來的牲口數量並不多。
每個部落也就是十幾20隻羊,2、3頭牛。
但到了傍晚,也將周守義的訂單湊齊了一大半。
臨近天黑,最後一個部落的隊伍來了。
這個部落看來比較強大一些。弄來了35隻羊,五頭牛和三匹馬。
這下,周守義和買格買提說的收購數目算是齊了,而且還略有超出。
不過對他來說都是小意思,自然是照單全收。
以部落為單位的交易,主要都是換豆子。
其他少數的份額,用來換糧食和鐵鍋、茶葉、手電筒等東西。
可見,不管哪裡的人民,都是以填飽肚子為主。
結束交易後,周守義本想離開。
正好現在天黑了,走不了多遠,就可以把收到的東西,全部放到空間中。
但買格買提卻堅決不讓他走,非要他在部落裡再住一晚,好好慶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