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君清了清嗓子:“咳咳,這個賀禮是由我親手研發……”
果然這一句話剛出口,劉文叔的眼睛就亮了。
自打進了中央書局,親眼見識過王卓君的處事方式後,劉文叔已經確信,那些視頻留言中所說的印刷術改良、造紙術革新,確實皆出自眼前這位五歲少女之手。
這話聽來雖有些荒謬,卻偏偏是事實。
這回既是王卓君親口承認由她親手研發的新物,他高低得看看是什麼好東西。
王卓君繼續說道:“這次的禮物,市井之中從未有過。待二月,你們見到那些好禮,定會覺得物超所值。”
李編輯卻麵帶不屑,他出身世家,父族母族皆是朝中權貴,自認這天上地下,幾乎沒有他未曾見過的東西。
對王卓君口中吹得神乎其神的好物,他根本不屑一顧的。
王卓君也不以為意,反正如他這般品級的編輯,國宴那日自是進不去的。
但她相信,過了國宴,很長一段時間裡,琉璃與白瓷必會成為市井街頭、巷議熱搜的榜首。
屆時朝中文武百官定會爭相詢問,宴上那白瓷與琉璃,作價幾何?
果不其然,正旦國宴當日。
王卓君換上自己最隆重的一身正裝,看到母妃頭上那沉甸甸的發髻,忍不住小聲感慨:“還好我年紀尚小,用不著這般費勁兒。”
她扯了扯自己身上繁複的衣裙,又低聲道:“要是頂著那麼重的東西去吃飯,恐怕我都沒力氣舉筷子了。”
站在一旁的王臨聞言輕笑,接口道:“你母妃頭上的頭冠,份量怕是跟大家頭上這頂冕冠也差不多了。”
話一出口,王臨便覺這比喻似乎有些不妥。
他與王卓君對視一眼,迅速移開了視線。
東宮此番能參加正殿國宴的,隻有他們三人。
其餘人,隻能參加後續的家宴。
其實往年,王卓君也並無列席正殿國宴的資格。
畢竟她年紀尚小,但今年不同了,她已開始議政上朝,自然有了參與這最高規格慶典的資格。
聽聞排定座次時,將她安排在了太子席側。
三人抵達正殿的時間不早不晚,剛一進去,周圍侍立的官員與內侍便紛紛向他們一家行禮。
王卓君隻覺得渾身的衣裳束縛得厲害,身後的曳地長尾更是讓她步履維艱。
她不得不提著寬大的袖擺,小心翼翼地跟在母妃身邊。
直到三人在席間落座,周圍的人才慢慢直起身。
宴會開席前片刻,鼓樂聲漸起,大父才攜著大母駕臨正殿,在上首安然落座。
殿下眾人紛紛俯身,行大禮叩拜。
待眾人坐定,宮人們才開始有序地上菜。
當侍女們捧著食案,小心翼翼地將食物與美酒奉上時,百官們立刻注意到了那與眾不同的白瓷餐具和流光溢彩的琉璃酒盅。
“這是……”
“如此清透,是水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