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
一兩個月就這麼過去了,
《止戈》的下載量依舊在各大榜單前排。
每天打開直播平台,依舊有不少的人在玩這個遊戲,
線下武館也借機打廣告,
“本館也能教《止戈》同款招式”。
遊戲的熱度依舊在,但奇怪的是,
玩家們心裡那個“期待中的反轉”,始終沒有出現。
沒有隱藏劇情。
沒有意外發展。
沒有出其不意的奇葩支線。
所有人打著打著,突然就發現:
“咦?這遊戲……真就這樣?”
“它真就是拳拳到肉,一路踢館打擂、收徒經營、聯盟爭霸。”
“鯨躍這次怎麼這麼老實?”
“我還以為後續會走外敵入侵,以武止戈的路線呢!”
“這遊戲有那味,但少了那口‘哇靠原來還能這樣’的衝擊。”
論壇很快就出現了一批“失落帖”。
“兄弟們,我現在已經佛山第一了,弟子三十多個,聯盟霸主,每天打擂踢館不重樣。
可是……就這?
真沒啥後續了嗎?”
高讚回複也表示認同,
“哈哈哈,彆想了,這次是真的純格鬥。”
“《止戈》不像鯨躍以前的作品,它就像一盤炒得火候剛剛好的熱菜,但是卻少了一種回味和想念!”
“你當是喝茶呢,還有前調後調……”
“我覺得像是一部被截斷劇本,隻剩下動作戲。”
“那我倒時覺的像一部打了馬賽克的電影……”
一時間,整個社區的評價逐漸趨於一致:
“那好吧!”
“既然真沒後續,我們就當它是一款純格鬥電競遊戲!”
“說實話,這樣也挺好,簡單、直接、上頭。”
“沒錯,我玩了一個多月,真心覺得這是最能讓我釋放壓力的遊戲。
下班回家開機,進武館打一場,膝撞、肘擊、掃腿、寸拳,拳拳都能聽到骨節脆響。”
“沒有浮誇的特效,沒有離譜的飛天連擊,就是硬碰硬。”
論壇裡,
不少功夫片愛好者、搏擊練習生,甚至還有健身房拳擊教練,都在安利這款遊戲。
“其他格鬥遊戲在拚炫,《止戈》在拚真。”
“它不靠特效、不靠浮空、不靠連擊判定,而是真正地,講套路、講節奏、講實戰理念。”
“你打一個架,就能看出來對麵是走的什麼拳路。”
“這就夠了。”
有人做了個直白的總結:
止戈是鯨躍最不像鯨躍的遊戲,但它是最像格鬥遊戲的遊戲。
但也有人依舊心癢癢:
“可你們真的相信鯨躍能安安分分做個‘正經’格鬥遊戲嗎?”
“彆騙自己了!一定有後手!”
“隻是現在還沒觸發!”
但更多的玩家,都已經慢慢接受現實:
“等了兩個月,真沒東西。”
“默認了吧,這就是鯨躍的電競化轉型之作。”
“少點劇情,沒關係。純粹的格鬥,拳拳到肉,也夠了。”
就在這樣的氛圍裡,
鯨躍電競賽區的籌備工作,正在穩中推進。
場館、規則、轉播、合作方,全部一步步落地。
甚至還有有不少人參與到了《止戈》的賽事規則製定,和選手選拔的過程,
其他遊戲的項目也是開始不陸續完善,
林芷那邊還聯係到了不少的電競俱樂部一起來推動這個事情。
整體來看,還是非常順利的。
……
而在外界喧囂之時,陸明本人,卻沒把太多精力放在電競賽區上。
他心裡很清楚,
這一塊已經交給專業團隊去做了,他隻需要盯著整體方向,不必事事插手。
他真正盯著的,還是情緒值,
經過這段時間的發酵,
係統情緒麵板的界麵上,一行數字終於悄然跳動。
情緒值再次突破了十萬,
他等的,就是這一刻。
【是否兌換“靈感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