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三省角力_穿越大唐:縱橫家不好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5章 三省角力(1 / 1)

尚書省的晨霧還未散儘,紫宸殿西側的官署已響起算盤聲。易林踏著露水走進大堂時,正撞見戶部侍郎抱著賬冊踉蹌後退,被門檻絆得險些摔倒。新上任的尚書左丞蕭華端坐在案後,朱筆在均田令推行文書上劃出猩紅的叉,墨跡透過宣紙洇染到案幾上,像朵綻開的血花。

"戶籍清冊與魚鱗圖冊對不上。"蕭華把文書扔回案堆,玉帶上的金魚符碰撞作響,"華州上報的良田數目,比開元年間竟多出三成,這不是胡鬨嗎?"他抬眼看向易林,目光裡淬著冰,"淮南節度使若是閒來無事,不如回江南盯著那些新分的田地,免得流民把官田都墾成了荒坡。"

易林在客座坐下,指尖叩著桌麵:"蕭大人可知華州多出的田畝,原是誰家的產業?"他沒等蕭華答話便繼續道,"前禮部尚書崔渙在華陰有三千畝莊園,安史之亂時被叛軍強占,如今百姓自發開墾的,正是這些無主之地。"

易林心中感慨,做監察百官的惡人就是爽。隻要手裡有證據、有把柄,那是逮誰弄誰。

蕭華猛地拍案,案頭的算珠蹦起半尺高:"一派胡言!崔家雖遭貶謫,產業仍是朝廷在冊的私產,豈能容流民妄動?"他起身時官袍掃過硯台,墨汁潑在明黃色的文書上,"這推行令,戶部要麼重造清冊,要麼就擱著!"

易林忽然笑了,朝門外揚了揚手。兩名夜影衛抬著紫檀木匣走進來,匣中鋪著猩紅錦緞,放著三封火漆封口的信函。

琉璃昨夜潛入蕭府時,在花園假山後聽見蕭華對家仆吩咐"把洛陽來的信埋到梅樹下",此刻這些仿造的密信正散發著淡淡的鬆煙香——那是易林讓人用洛陽特產的鬆墨仿製的筆跡。

"蕭大人認得這個火漆嗎?"易林捏起其中一封信,蠟封上的"安"字印章在晨光裡泛著冷光,"安慶緒的河東軍去年退守洛陽時,與大人通過六封信吧?第三封信裡說"若均田令推行,願以河南道賦稅相贈",這話可有假?"

蕭華的臉瞬間褪儘血色,踉蹌著後退三步撞在書架上,整排《唐六典》嘩啦啦砸下來。他盯著那些信函的眼神,像是見了索命的厲鬼:"你...你們偽造文書!這是構陷!"

"是不是構陷,"易林慢悠悠地收起信函,"傳到陛下耳中自有公斷。"他瞥向癱坐在地的蕭華,"不過蕭大人若是肯在推行令上簽字,這些信或許會不小心掉進丹鳳門的護城河裡。"

算盤珠子滾落的脆響中,蕭華顫抖著抓起朱筆。筆尖懸在文書上空許久,最終重重落下,墨跡在"尚書省左丞蕭華"的落款處暈開,像滴凝固的血淚。

巳時的日頭斜斜照進中書省,張鎬站在窗前把玩著嶺南進貢的明珠。那百斛珠子昨夜剛送入府中,最大的那顆足有鴿卵大小,在陽光下流轉著七彩光暈。他忽然轉身,把珠子扔給身後的兒子張仲方:"送去內庫,告訴管事,就說是嶺南節度使孝敬陛下的。"

張仲方捧著珠子的手微微發顫:"父親何必如此?宋家既然送來,便是咱們的機緣。"他壓低聲音,"易林在尚書省鬨得沸沸揚揚,連蕭華都被他拿捏住,咱們若不早做打算..."

"糊塗!"張鎬抓起案上的《史記》砸過去,書卷在青磚地上散開,"你當李三郎是傻子?宋家那點心思,朝堂上誰看不明白?"他走到屏風後,看著上麵懸掛的張九齡手書,"當年裴耀卿推行漕運改革,多少人明槍暗箭,還不是靠"不爭"二字才成了事。"

窗外傳來茶盞碰撞聲,扮作送茶侍女的琉璃正低著頭走進來。她鬢邊插著支茉莉,綠裙掃過門檻時,聽見張仲方嘟囔:"可易林都騎到咱們脖子上了..."

"他蹦躂不了多久。"張鎬的聲音透過屏風傳來,帶著看透世事的疲憊,"此人太銳,像把沒鞘的刀,遲早要割傷自己。你看著吧,用不了半年,被陛下收了權柄,被世家啃得骨頭都不剩。"

琉璃端著茶盤退出去時,袖口沾了片屏風上的金箔。易林在政事堂見到這片金箔時,正撞見皇帝李璵拿著張鎬遞上的《論均田利弊疏》。疏中言辭懇切,既肯定新政好處,又勸誡"勿操之過急",字裡行間全是老成持重的調子。

"張卿倒是持重。"李璵把奏疏放在案上,指尖敲著紫檀木桌麵,"他說江南初定,若強行推廣均田,恐生民變。"

易林忽然笑道:"張令公昨夜對公子說,臣是"沒鞘的刀"。"他學著張鎬的語氣複述,"還說臣要麼被陛下收權,要麼被世家吞噬。"

李璵的手指猛地頓住,眼中閃過一絲寒芒。他沉默片刻,忽然叫內侍取來筆墨,在明黃的宣紙上寫下"倚重張卿"四個大字,墨跡力透紙背。寫完卻並不發出去,而是對折三次塞進袖中:"你說,張鎬若是知道朕在他府中安了三個眼線,會是什麼表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易林望著窗外掠過的鴿影,那是夜影衛傳遞消息的信鴿。他知道這封未曾送出的手諭,比任何斥責都更讓張鎬如芒在背。

暮色漫過門下省的朱漆大門時,韋見素正把第七道均田令敕書扔進火盆。火苗舔舐著綾羅紙頁,卷成焦黑的蝴蝶飛出來,落在他花白的胡須上。侍中府的老仆慌忙撲打,卻被他揮手喝退:"燒!都給我燒了!"

"韋大人好雅興。"易林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帶著夜露的清寒。他身後跟著的琉璃捧著個黑漆木盒,盒中鋪著桑皮紙,整齊碼放著賬冊,"洛陽韋府地窖裡掘出的東西,大人要不要過目?"

韋見素的脊背猛地繃緊,轉身時帶倒了案邊的銅鶴香爐。賬冊最上麵那本記載著天寶十四年的田產,紅筆圈出的"永業田兩千畝"字樣旁,蓋著他父親韋湊的私章——那是太行軍潛入洛陽時,在坍塌的地窖裡從瓦罐中翻出的真品,紙頁間還沾著潮濕的泥土。

"這...這是偽造的!"韋見素的聲音劈得像破鑼,"我韋家世代忠良,豈能私藏隱田?"

"開元二十三年,韋家以"借種"為名,強占偃師縣民田七百畝。"易林翻過幾頁,指尖點在某年的秋收記錄上,"乾元元年,又趁著安史之亂,把河陽的官田劃進自家莊園。這些賬目記得清清楚楚,連佃戶繳納的桑麻都寫得明明白白。"

火盆裡的灰燼被風吹起,落在韋見素的官帽上。這位三朝元老忽然癱坐在胡床,雙手捂住臉,指縫間漏出嗚咽:"我隻是想守住祖宗基業..."

易林合上賬冊,語氣緩和了些:"均田令並非要奪世家所有田產,隻是要清退那些非法侵占的部分。"他看著韋見素顫抖的肩膀,"若大人肯牽頭在河南道推行新政,這些賬冊便永遠留在我這裡。將來史館修史時,隻會寫"韋見素輔政,力推均田,安民生"。"

韋見素猛地抬頭,渾濁的眼睛裡迸出光來。他望著火盆中尚未燃儘的敕書殘片,忽然抓起案上的印泥,在第八道送來的敕書上按下了侍中府的朱印。墨色的"門下省"三字旁,他的指印紅得像血,卻在搖曳的燭火裡透著決絕。

更夫敲過三更時,易林站在皇城角樓俯瞰長安城。三省的燈火次第熄滅,隻有尚書省的窗內還亮著微光——那是蕭華在連夜核對戶籍清冊。

琉璃走到他身邊,遞過溫熱的茶湯:"張鎬剛讓人把嶺南明珠送進了內庫,韋見素的侄子已在河南道貼出均田告示。"

易林望著天邊的殘月,那月牙像把鋒利的彎刀。他知道這場角力遠未結束,但至少今夜,均田令的推行之路已被撬開一道縫隙。風卷著梅香掠過城牆,帶來遠處坊市的更鼓聲,在寂靜的夜色裡格外清晰。

喜歡穿越大唐:縱橫家不好當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縱橫家不好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1988:逆襲人生從寵妻開始 星鐵:小判官身邊的傀儡師 全球追凶,天才少女她殺瘋了 是你要退婚,我成醫聖你悔什麼? 塵世迷城 雷劈後!女殺手在古代瘋狂搞錢 TNT:燃燒少年的夏天 那年夏,我與光的相逢 重生80:靠趕海帶嬌妻奔小康 天命陰陽師,請叫我陰司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