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信息流湧入腦海,瞬間分析了水汽、鹽分、壓力、溫度對現有油品的綜合影響,並給出了新配方需要調整的關鍵參數和添加劑配伍方案。
“問題出在抗乳化性和防鏽蝕添加劑協同效應不足,無法有效隔絕水汽和鹽分侵蝕。”何雨柱開口,語氣篤定,“我們的基礎配方需要針對高濕高鹽環境調整兩個關鍵添加劑的比例,並額外添加一種絡合劑,包裹金屬表麵,阻斷電化學腐蝕。”
他報出的幾個專業術語和調整方案,極其精準,直指核心。
孫工和那幾個老工程師不以為然的表情僵住了,眼神裡露出驚訝。
何雨柱說的這些點,正是他們多年摸索卻始終無法完美解決的痛點!
“說得輕巧!”孫工旁邊一個稍年輕些的工程師忍不住反駁,“添加劑比例是那麼好調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絡合劑?用哪種?用量多少?搞不好反而會加速油品變質!”
“用石油磺酸鋇和十二烯基丁二酸複配,比例3:7。絡合劑用苯駢三氮唑衍生物,萬分之五添加量。”何雨柱幾乎不假思索,報出了具體方案,“調整後,抗乳化性提升五倍以上,防鏽蝕等級至少提高兩級。”
如此具體的數據和方案!
老工程師們徹底收起了輕視之心,紛紛圍攏過來,有人拿出筆記本開始記錄,有人則皺著眉頭思索可行性。
錢廠長也看出了門道,態度認真了不少:“何工,你這方案…有把握?”
“可以在旁邊那台待修的乾油站係統上先做試驗。”何雨柱再次祭出老辦法,“效果立竿見影。”
“好!就按何工說的辦!”錢廠長拍了板。
試驗立刻展開。清理係統,按何雨柱的方案調配新油,加注,啟動。
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盯著那套原本鏽跡斑斑、運行起來吱嘎作響的乾油站係統。
機器運行起來。一開始並無異常。幾分鐘後,負責監測的老師傅突然叫起來:“快了!出油速度穩住了!壓力也沒掉!”
以往,這套係統運行不了多久就會因為油品乳化、堵塞濾網而導致壓力下降,出油不均。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半小時,一小時……係統運行平穩!輸出的油脂均勻細膩,再無之前的析水和渾濁現象!
“神了!”一個老維修工忍不住喊道,“這油看著就透亮!”
何雨柱讓人取了一點運行後的油樣,滴在準備好的金屬試片上,放入一旁的潮濕鹽霧試驗箱。
加速試驗幾個小時過去,取出試片。令人驚歎的是,試片表麵隻有極其輕微的顏色變化,用手一摸,根本沒有鏽蝕痕跡!而用舊油的對比試片,早已鏽跡斑斑!
事實勝於雄辯!
“服了!真服了!”孫工第一個走上前,緊緊握住何雨柱的手,臉上滿是激動和慚愧,“何工!剛才多有得罪!你這技術,沒得說!我們這幫老家夥,閉門造車太久啦!你這配方和思路,給我們開了大竅!”
其他老工程師也紛紛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請教問題,態度徹底轉變,眼神裡充滿了佩服。
錢廠長更是笑容滿麵:“何工!啥也彆說了!萬噸水壓機!就交給你們了!需要什麼配合,儘管開口!我們廠全力支持!”
最大的技術壁壘被攻克,接下來的推廣工作勢如破竹。
天城重型機械廠的技術人員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消息很快傳開,隔壁的造船廠、機床廠也紛紛派人來請,要求何雨柱小組過去指導。
小組幾人忙得連軸轉,但心裡都憋著一股勁,乾得熱火朝天。
馬華看著那些以前眼高於頂的老專家,如今圍著何工虛心求教,腰杆挺得筆直。
幾天後,天城重型機械廠的感謝信和又一份請功報告,再次飛往京都。
而就在何雨柱小組在天津大展拳腳,用實打實的技術折服所有質疑時,千裡之外的四合院裡,剛剛被釋放回家、日子過得捉襟見肘的秦淮茹,卻又開始動起了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