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iphone的屏幕在沈星河掌心發燙,"火種容器確認"的字樣像塊燒紅的鐵,烙得他指腹生疼。
通訊器裡林夏的聲音還在回響,可他此刻聽來像隔了層毛玻璃——趙無極消散前那句"觀測者需要的是能裝進容器的火種"突然在耳邊炸響,與記憶裡2015年在矽穀實驗室偷聽到的"歸墟共鳴器"項目資料重疊。
"星河?"林夏的聲音帶著點顫,"你在聽嗎?"
沈星河深吸一口氣,指腹重重按在通訊鍵上:"夏夏,聯係蘇紅和陸明軒,二十分鐘後到地下實驗室。"他轉身時撞翻了牆角的鋁製保溫桶,張牧雲每天早晨煮的紅豆粥潑在地麵,甜膩的香氣混著金屬味竄進鼻腔——這味道突然讓他想起1998年暴雨夜,王奶奶端來的紅糖薑茶。
他彎腰撿起手機,屏幕上的字依然刺眼,像道刻進骨頭裡的疤痕。
地下實驗室的全息投影剛展開,蘇紅就抱著筆記本電腦撞開門。
她發梢還滴著水,白色襯衫下擺沾著咖啡漬——顯然是從房產中介門店直接趕過來的。"我剛用時空信標掃描了近三個月的異常波動。"她指尖在全息屏上劃出藍色光軌,南海海域的地形圖浮現在眾人頭頂,"這裡,"她點向一片標注著"未探測區域"的深藍,"能量反應和2003年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殘片完全吻合,極可能是歸墟的分支節點。"
林夏的手指在操作台快速敲擊,發繩不知何時散了,栗色長發垂在肩頭:"我比對了nasa的衛星數據,那片海域的可燃冰儲量是已知區域的三倍。"她抬頭時眼尾還帶著哭過的紅,"觀測者要滲透,需要載體。
可燃冰的甲烷晶格結構......"
"能當能量通道。"沈星河接口,喉結滾動了一下。
他摸出西裝內袋的銀色懷表——那是父親2008年生日送他的,表盤上刻著"星河長明"。
表蓋內側貼著張泛黃的照片:1998年夏末,他和林夏蹲在巷口吃冰棍,身後是爬滿淩霄花的磚牆。"所以他們需要"火種容器"來穩定通道。"
金屬門突然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歐陽青從陰影裡走出來,考古服袖口沾著泥,左手攥著枚菱形晶體,在頂燈下折射出幽藍的光。"你們錯了。"他聲音像浸在冰水裡,"觀測者是來幫我們淨化文明的。
那些貪婪、暴戾、自我毀滅的因子......"他指尖摩挲著晶體,"熔爐會把它們燒乾淨。"
"那是文明熔爐?"陸明軒的聲音突然從天花板的通風口傳來。
眾人抬頭時,他已站在歐陽青身後,半透明的身體在燈光下忽明忽暗——作為時空審判官的殘影,他每次實體化都要消耗大量能量。"你被洗腦了,老歐。"他伸手去抓歐陽青的手腕,指尖卻穿透了對方的皮膚,"觀測者篩選文明的標準是......"
"閉嘴!"歐陽青突然甩臂,晶體在掌心迸發出刺目藍光。
實驗室的警報聲驟然響起,全息屏的地形圖開始扭曲,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麵。
沈星河衝過去時,陸明軒已經抓住了歐陽青的手腕——這次他的手沒有穿透,皮膚表麵浮起細密的金色紋路,"他們要的是絕對服從的"完美文明",不合格的......"他咳了一聲,嘴角滲出半透明的光霧,"會被徹底抹除。"
晶體"啪"地掉在地上。
陸明軒彎腰撿起,遞向沈星河時指尖幾乎透明:"用這個,能在可燃冰層構建隔離屏障。"他的聲音越來越輕,"記住......密鑰......"話未說完,整個人便散成點點星光,消失前最後一道光掃過沈星河懷表上的照片。
"準備潛水裝備。"沈星河蹲下身撿起晶體,觸感像塊浸過涼水的玉。
林夏已經遞來防水背包,裡麵裝著量子通訊器和微型炸藥——這是她淩晨三點在實驗室趕製的。
蘇紅扯下脖子上的銀鏈,吊墜是塊刻著符文的黑曜石:"信標能定位汙染源,誤差不超過十米。"
南海的海水比想象中冷。
沈星河戴著潛水鏡下潛時,鹹澀的海水灌進鼻腔,讓他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後,在廢墟裡挖了三天三夜的自己——那時也是這樣的窒息感,卻總想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
林夏的手突然抓住他的潛水服下擺,隔著橡膠手套都能感覺到她的溫度。
他轉頭,透過潛水鏡看見她咬著唇笑,發尾在水流中散開,像朵漂浮的雲。
遺跡入口在三十米深的海溝裡。
蘇紅的信標吊墜發出暗紅色光芒,在幽藍的海水中格外顯眼。
當沈星河觸到那麵長滿珊瑚的石牆時,指尖傳來細微的震動——和2012年在敦煌莫高窟摸到飛天壁畫時的震顫一模一樣。"這裡。"他敲了敲石牆,珊瑚簌簌掉落,露出刻滿星圖的青石板。
林夏的呼吸聲在通訊器裡清晰可聞:"星圖匹配度97。"她的潛水手電掃過石板,"和剛才天空恢複的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