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國家的日益強大,作為整個人類文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確有承擔起這種維持整個文明長久延續責任的必要。”
“有些東西,的確是可以不發揮作用,但不能沒有。”
這位老領導沉思了一會兒,這樣再對秦裕說了句。
其實,先前問秦裕這個研究院的名字,就已經是相當於表示同意設立這樣一個研究院了。
此刻這位老領導所說的話,其實也是上麵同意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是一個小國,那就真沒有什麼必要去考慮這種事情。
考慮人類文明整體的命運,是獨屬於大國的奢侈品。
畢竟,憂慮於人類文明整體危機對於國家的影響,也需要這個國家能夠存在到那個時候。
就像是一個人,如果隻能夠活七十年,那實在沒有必要考慮數百年之後的事情,
個體是這樣,集體也是這樣。
“秦教授,那就先將011研究所,還有先前秦教授你負責的末日基因庫,歸屬於負熵研究院,秦教授你看怎麼樣?”
這位老領導再重新說道,
“這之外,在負熵研究院中,秦教授你還有什麼希望設立的機構,或者說研究單位?”
對於老領導的前一個提議,秦裕沒有什麼意見,點了點頭。
對於後一個問題,秦裕給出了一個回答,
“設立一個‘危機信息收集彙總部門吧’,從曆史的角度上來說,在每次大範圍的災難和危機發生之前,可能都早已經征兆。可能有些事情已經發生在這個世界的不同角落,但因為信息的分散,直到我們將它們擺在一起時,可能才能意識到,有什麼正在發生。”
秦裕說了這樣一段話過後,停頓了下,
“或者說,換一個名字,‘信息篩選,去噪,智能化研究所。’,在人類社會中,特彆是進入到信息時間過後,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巨量的信息,這些信息形成的信息海洋,產生了巨大的‘信息噪音’,將大量有價值的信息淹沒在噪音下。信息去噪智能化研究所的工作,或許能夠為我們文明和社會的發展,提供一些決策性信息,對超長期計劃的製定和執行提供一些幫助。”
在研究院裡搞一些信息收集部門,顯然職能不太合適。
那就換成信息處理技術,智能技術的研究機構好了。
正好,要想做到秦裕所說的那種信息收集程度的要求,
必須還是需要靠智能程序,ai大模型,人工智能,光靠人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隻不過這個人工智能的研製目標是信息收集,信息篩選,而不是麵向個體交互。
看著秦裕,這位老領導緩緩點了點頭。
實際上,秦裕所說的這樣一個危機信息收集彙總部門,有不少原本就存在的部門,研究單位,研究團隊的作用都和這個危機信息收集部門重合。
比如說,地質類災害,肯定有各區域的地質相關部門在保持著監測。
比如氣象災難,肯定也有氣象部門在保持著關注。
比如天體災難,各地的天文台,肯定也有注意宇宙空間的變化。
這本身就涉及到方方麵麵,許多個領域,需要的一個完整的體係,而不是一個單獨的單位就能夠獨立完成的。
不過,也像是秦裕所說的,
這些部門,這些研究單位,主要關注的就是自己領域的變化,
而且對於危機的監測,很多時候隻是這些研究單位研究工作中的副產品。
這種單獨基於危機信息的跨領域彙總,有一個單獨的研究所來負責,其實也不錯。
能夠在一個更宏觀的層麵,更全麵的看到,這顆星球上,過去一段時間以及此時此刻都存在什麼潛在危機,能夠更長遠的對未來做一個預期。
當然,前提是,這個研究所真得能夠達到秦裕所描述的那樣。
“秦教授,這個我們同意了。我們可以向負熵研究院協調一些信息領域,計算領域,智能領域的專家,同時協調不同部門,向負熵研究院開放獲取相關信息的權限。”
這位老領導同意了。
事實上比起協調一些相關領域的專家,研究員,
後麵這個支持,其實對這個‘信息去噪智能化研究所’可能更重要。
要彙總篩選信息,前提也得有相關信息拿來彙總。
而有些信息,本身其實就是機密。
“謝謝。”
秦裕道了一聲謝。
雖然可能沒有上麵支持,他大概最終還是會建立一個這樣的‘負熵研究院’,
但至少在信息收集這件事情上,會變得麻煩許多。
危機信息收集,實際上也是此刻秦裕自己的一個重要需求。
他其實也缺乏一個更廣泛,全麵的信息收集渠道,
如果能夠更加宏觀全麵的把握,未來人類文明和地球上可能會麵臨的危機,
他也能夠更好的,在為此人類文明長久存在這件事情上,提前做一些事情,提前做一些決策。
“秦教授,您願意為這份偉大的事業貢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是應該我們感謝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位老領導搖了搖頭,
對於秦裕自己來說,他這麼做,完全是從自己出發做得考量。
但從旁人的角度上來看,秦裕希望建立負熵研究院,可實在是沒有什麼為自己私利的地方。
不管秦教授這麼做,是否有受他的特殊的‘末日恐懼症’影響,
但這始終都是為人類文明整體計的偉大事業。
超級大腦足以讓秦裕能夠看明白這位老領導或者說其他人在想什麼,
對此,秦裕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秦教授,除了這個信息去噪研究所之外,您還有什麼其他需要的嗎?”
秦裕搖了搖頭,
“暫時這就夠了。”
秦裕也沒有打算一口吃成胖子,一下將負熵研究院膨脹成一個巨無霸。
作為一個開始,此刻的負熵研究院內,有011研究所,信息去噪智能化研究所,末日基因庫,這三個,就已經足夠了。
……
負熵研究院成立的事情,不管在未來如何。
在此刻看起來,似乎是沒有太大影響和太大變化的。
上麵對於成立負熵研究院這件事情的鄭重其事,有一大半原因都是因為是秦裕要做這件事情。
此刻,負熵研究院成立之後的具體變化就隻是,
011研究所的一眾研究員們,知道了自己011研究所上麵,多了一個上級研究院。
可負熵研究院也是秦裕教授負責,對他們來說,這基本沒有什麼變化。
除此之外,就是負熵研究院另一個研究所,信息去噪智能化研究所也將在他們的研究所內工作。
實際上就相當於,011研究所再從國內其他研究單位,協調來了一些信息領域,智能領域的教授,研究員到011研究所內。
隻不過,這些新的智能領域,信息領域的專家們,單獨負責另外一個研究項目,和我們在研究工作上沒有什麼交集而已。
就負熵研究院目前的情況,顯然是沒有必要單獨再有一個駐地的。
而新調來信息去噪智能化研究所的一眾教授,研究員們,
收到的第一個研究任務,也是此後他們將長期持續下去的研究任務,
就是一個研製一個用於危機信息主動收集,彙總,去噪,分析的人工智能。
一眾教授,研究員們適應的也挺快,畢竟能夠來到這兒,他們之前本身就是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