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04電推進係統的實現,需要一種性能比此前用在dt03電推進係統上更加優異的新型材料。
在這種時候,賭運氣肯定是行不通的。
依舊是從計算材料學出發,先在理論上,找到這種預想材料的存在形式,
在嘗試通過理論指導實驗,完成這種新型材料的合成。
這個過程,自然也是很困難的。
不過秦裕的‘超級大腦’以及智腦計劃,強人工智能能夠調動的龐大算力,
給在幾年內,實現這種材料的研製合成,提供了可能。
此外,
確定斯托文明的星際戰艦群依舊在使用電推進係統這件事情本身,
以及其電推進係統運行時,不可避免暴露出來的一些特征。
其實也給人類文明在電推進技術的進一步研究上,指明了一些方向,排除了一些錯誤答案。
這實際上,也是宇宙中兩個文明相遇能夠帶來的最大的作用,
有些東西,僅僅隻是知道存在,其實就已經能夠帶來不少啟發。
……
也就在負熵研究院推進著電推進係統研究的同時,
時間再來到了人聯紀元49年,
時隔七個多月。
通過了望觀測陣列,人類文明再收到了來自於斯托文明的回信。
“……人類文明的來信我們已經收到。”
“在宇宙中,遇到同樣是碳基群體文明的人類文明,的確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這意味著,在許多事情上,我們能夠互相理解。作為群體文明,也能夠更加理解交流這件事情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對於人類文明的提問,我們很遺憾,無法給出一個具體的答案。因為我們文明自身也無法確定,我們將去往什麼地方。”
“從啟程之後,我們再也沒有回到過故鄉,偶爾在宇宙中停留,也未曾長久在宇宙中某一處留下來。”
“……我們通過觀測,發現在‘太陽係’行星物質集中區域,人類文明的活動跡象由從內到外遞減的情況,人類文明是正在太陽係內擴張嗎?”
先前人聯詢問斯托文明,遷徙的目的地,
倒也沒有想過,真得知道對方具體想要遷徙往宇宙中的什麼地方。
而是想要知道,對方的目的地是不是地球。
斯托文明是出了其母星之後,直奔著人類文明的太陽係而來,
還是在遷徙過程中,偶然發現了人類文明,然後過來看看。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
從斯托文明的回答上,基本應該是後者,
當然,一切都是建立在後者沒有撒謊的情況下。
至於斯托文明在這次回複中,最後提到的一個問題,
倒是讓人們產生了一些疑慮。
斯托文明為什麼要詢問這個?
斯托文明對於人類文明在太陽係內的擴張,有什麼疑慮嗎?
還是對方對於人類文明在太陽係內的擴張有什麼想法?
但這件事情本身是沒有辦法隱瞞的,不會因為人類文明否認而不存在。
“是的,我們正在建設和開發我們的母星係。”
“我們的母星係,對比起宇宙中其他生命星係,或許有些荒蕪,但的確孕育了我們文明。”
“我們期望,我們的母星係能夠變得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