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片,是我們城市的工業生產區域,這一片是娛樂區域,這一片,是科研和教育體係區域……”
在人類文明代表團抵達斯托文明的星際艦隊群,進入到其中一座直徑超五百公裡的球形星際堡壘。
由於這座星際堡壘也好,星際飛船也好,體積過於龐大,
從內部,其實很難感覺到,自己所處一艘宇宙飛行器內,
而像是一瞬間,來到了一個建造在堅實土地上,具有獨特異域風情的城市。
從所在位置,朝著極遠處遠眺,直到視線儘頭,才能夠微微感覺到一些城市的地麵在向上上挑。
按照著預定流程,人類文明代表團跟隨著斯托文明方的代表,前往斯托文明這座城市內博物館的路途中,
也從這座星際城市內部分區域穿過。
斯托文明沒有刻意遮擋或者阻攔人類文明代表團的視線,
人類文明代表團的一眾人們,自然也不會介意多留意一下斯托文明星際城市中的景象。
斯托文明這座星際城市中,所使用的主流交通工具,似乎是一種軌道交通,
至少斯托文明代表團帶領人類文明代表團此刻坐上的,就是這樣一種軌道交通工具,
密密麻麻的軌道交通網絡,連接著這座斯托文明星際城市的每個角落,
但這些軌道交通工具,和人類文明常見的高速列車又有些差彆,
它並不一定一直都是保持著多車廂連接的結果,在運行的過程中,會有單個車廂從整個列車行駛的主路線中分離出來,進入到分支軌道。
同樣的,也會有單個車廂從分支軌道中並入主道,看整體運行的模樣,大概也是由人工智能,智能程序在調動運行。
“斯托文明的母星地表,比較平整,看不到多少高山,同時又很少有大的水係深入內陸,所以很早之前,我們就開始使用軌道交通。”
“並在此後文明發展的這些年,一直到我們文明離開母星之後,都依舊維持了這個習慣。”
斯托文明的代表斯厄斯為人類文明簡單說明了一些事情。
斯托文明星際城市內這軌道交通的車廂上,也有透明的舷窗,
讓身處於其中的人們,能夠看到城市裡的景象。
由於斯托文明也是一個有聚居習慣的群體文明,
自然而然的,斯托文明的城市內,也能夠看到大量的高樓,
隻是建築風格,可以說和人類文明內常用的天差地彆。
斯托文明個體的視覺係統,也是能夠識彆出顏色不同的。
但斯托文明這座城市的顏色,都比較統一,並沒有多麼繁複或者絢麗的顏色,
而是整體上,就覆蓋著類似於斯托文明個體身上那層甲殼鱗片的暗黃色。
斯托文明這座城市的穹頂,也大概以一種類似全息投影的方式,模擬著天空景象。
隻是不同於人類地外城市內模擬穹頂常見的藍天白雲,晴朗天空。
斯托文明這座星際城市上空的天空,始終覆蓋著厚實的雲層,雲層中不時還流溢一些類似極光的色彩,
以人類文明的目光來說,有種很強烈的不真實感,甚至魔幻的感覺。
此外,
整個斯托文明內,還有另外一些特彆的地方。
星際城市中,有一些規劃設計的人工湖,人類文明倒是比較理解。
但斯托文明這座星際城市內,人為構建的水係似乎是太多了。
在通往城市每一個角落的交通軌道旁邊,往往都能夠看到一條河流,溪流,
整個斯托文明這座星際城市的種種,似乎都被水係環繞在其中。
不過考慮到此前就了解到的,斯托文明智慧種族對於水的熱衷,
倒是也不奇怪。
還有一點,斯托文明的城市中,明顯區彆於人類文明的地方就是,
伴隨著斯托文明代表團沿途的介紹,
都可以發現,城市中,沒有斯托文明個體的居住區。
像人類文明那樣的居住小區,是並不存在的。
因為獅駝文明個體作息方式和人類文明的不同,睡眠就在生活的間隙中就完成了。
斯托文明個體實際上並沒有類似於人類文明社會中的,個人居住的房屋。
取而代之的,其實就是娛樂生活區。
不過這似乎也導致,斯托文明的社會中,工作和休息之間的界限很模糊。
按照斯托文明代表團的說明,
基本就是替彆人做事,為維持生存做的事情,就是工作,
做自己想要做得事情,就是休息。
從人類的生理作息習慣來說,其實很難切身體會斯托文明這種社會運轉方式,
就跟斯托文明或許難以真正理解,人類個體們為什麼需要在工作結束之後回家一樣。
“家”這個概念,在斯托文明內,其實都很難找到一個完全對應的詞。
……
“……人類文明的朋友,這就是我們斯托文明的母星。”
在較短的時間過後,人類文明代表團還是抵達了斯托文明的博物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是參觀博物館,其實還是對斯托文明過往的曆史,進行更多一些了解,
就跟先前斯托文明代表團參觀人類文明的文明博物館一樣。
在這博物館裡,
人類文明代表團看到了斯托文明母星的模型,
一顆以超導磁懸浮和全息投影技術疊加呈現,懸浮在博物館中心的巨大球體,
從這個星球模型上,可以看到,
斯托文明母星的陸地不像人類文明這樣,分成了好幾塊,
而是就一整塊陸地,陸地基本一馬平川,看不到多少明顯的山巒起伏,
然後陸地周圍,從行星的北極到行星的南極,環繞著一圈海洋。
也是因為此,斯托文明母星的陸地中心,基本就是沒有太多生機的荒漠。
也在這種地質環境下,構成了斯托文明母星神奇的生態,
斯托文明母星的整個生態係統,都集中在陸地邊緣數百公裡直徑的這一圈,和海洋接壤的地方。
斯托文明將其稱為生命帶。
生命帶的植物茂密,大量陸生動物,昆蟲,菌類等生物繁衍生息。
不過,和人類文明母星上的植物不同,斯托文明母星上的植物,大部分都是一種類似於黃沙和枯葉的顏色。
所以整體看起來,整個斯托文明的母星上,都像是黃沙荒漠的色彩。
“……斯托文明從這裡起源,然後沿著生命帶不斷蔓延,直到成為整個生命帶內真正的霸主。”
也就是因為斯托文明隻有一塊陸地,所以整個斯托文明從部落時代開始,內部有短時間內分成過幾方,
但像人類文明這樣的,長時間的國家時代其實是沒有出現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