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就如同秦裕和負熵研究院011研究所相關研究團隊負責人預料到的那樣,
斯托文明的延壽技術,存在一定價值,但並沒有它表麵看上去具有那麼高的價值,
斯托文明的延壽技術或許能夠讓斯托文明個體延壽到八百歲,
但顯然沒有辦法用在人類文明個體身上,
倒是因為斯托文明的延壽技術曾經也和其他遭遇過的文明交流過,
涉及到的其他一些文明的延壽技術中,和人類人體底層機製更接近的一些延壽技術,
給人類文明,負熵研究院帶來的啟發更多一些。
交換回來的延壽技術以及後續研究,
依舊是交給了負熵研究員中,011研究所負責。
不過,就目前從斯托文明相關延壽技術獲得的一些啟發,
還並不就足以讓人類文明在自身延壽技術上實現新的突破,
可以預期,短期內,這項技術交換可能帶來不了多少直接的影響,
或許若乾年後,此刻這些啟發和後續研究結果,才能夠組成那時候新的人類延壽技術研究曆程的一部分。
秦裕也沒有直接參與這相關研究。
斯托文明那邊,
這次的延壽技術交換下,情況大概也就和人類文明這邊類似,
從後續的交流和斯托文明自己給予的反饋來看,
人類文明的延壽技術,也並沒有能夠讓他們文明中的長壽者壽命預期進一步提升。
……
人聯紀元66年。
在有了前幾次的技術交換之後,
人類文明與斯托文明之間,再繼續進行的技術交換和交易,
開始變得頻繁而全麵起來。
雙方文明整合了各自各領域中,認為可以用來作為技術交換的部分技術,羅列了一個清單,提供給了對方文明。
這麼做,此刻技術實力略弱一些的人類文明其實是占便宜的,
因為有些技術,隻要能夠確定其存在,這個確認本身,就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信息,
在斯托文明提供的技術清單中,人類文明,負熵研究院各領域研究員們就不止看到一條類似的技術,
人類文明還沒有朝著相應領域探索,不確定這項技術是否真得能夠實現,
就已經看到它出現在了斯托文明提供的清單裡,
哪怕是人類文明不選擇交易這些技術,這些技術存在本身也已經為人類文明針對相關技術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斯托文明有著和多個文明交流的經驗,自然也知道這一點,隻不過也默許了人類文明在這方麵占一點便宜,
在技術交換的過程中,這是一件完全無法避免的事情。
而且,雖然整體上斯托文明技術實力更強,
但同樣按斯托文明標準發展到恒星級文明的人類文明,向斯托文明提供的清單中,
實際上也同樣存在類似的情況,即人類文明已經實現,斯托文明還不確定是否能夠走通的技術,
在對方文明提供的清單中,雙方文明挑挑揀揀,
找到那些雙方文明都能夠達成共識的,進行交換。
對於雙方文明都有一定程度研究成果的領域,
雙方在技術交換時,還是優先選擇,同領域的技術進行互換,
以雙方文明在同一技術研究上的差距,推動雙方文明的相關技術都同時拔高。
而對於單方文明擁有,而另一方文明的確沒有什麼研究的領域,
技術交換起來,就要複雜許多了,
兩個文明之間,特彆是技術交換,很難找到什麼一般等價物。
也很難完全去衡量,一項待交換的技術,對另一個文明是什麼樣的價值,
就隻具體某項技術的單獨雙方文明進行談判。
不過雙方文明技術交流交換的欲望都是比較明確的,
所以基本,哪怕是這種不同技術之間的交換,最終也能夠成功。
當然,這也主要是,斯托文明雖然比人類文明強,但並沒有完全碾壓性的優勢的原因,
要是斯托文明按他們自己的標準,是一個河係級文明,
那實在是沒有必要和人類文明那做什麼技術交換。
……
對於人類文明來說,
對於斯托文明內部,最感興趣的地方,其實是斯托文明的‘遺傳記憶’。
遺傳記憶作為斯托文明繁衍過程中,天然就存在的東西,
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必然進行過許多研究。
對於這些研究內容,研究思路,研究成果,人類文明相關領域的研究員們都是很好奇的。
甚至如果斯托文明允許,讓人類文明能夠直接對斯托文明個體的遺傳記憶能力進行直接的研究,
那對於人類文明來說,就更好了。
因為,遺傳記憶顯然涉及到了腦科學,乃至智慧生物的自我意識底層的一些東西。
如果能夠破解斯托文明個體遺傳記憶的奧秘,那許多和這扯得上關係的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或者至少有一條較為明晰的道路,
甚至秦裕此前一直在進行的,但隻是間接完成了一點點成果的人體智力水平的提升,或許都能夠有一些新的思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可惜,
這個問題的研究,
對於斯托文明來說,顯然還是太特殊了。
涉及到斯托文明智慧種族軀體太過於深入的底層機製,
要是將這些信息交到人類文明乃至於其他文明手裡,對於斯托文明來說還是太過於危險了,
雙方文明即便是到現在,已經有不小的信任基礎了,但也沒有互相信任到可以互相托付文明生死的程度。
所以,這相關的研究成果,遺傳記憶機製的相關內容,
也並沒有出現在斯托文明給出的技術清單上。
最後,
這段時間裡,
即人工智能技術,延壽技術之後,
人類文明和斯托文明再進行的較大的技術交換,
來自於能源領域和航行技術領域。
……
對於任何文明來說,這大概都是文明中,最核心的兩個領域。
前者直接決定著,文明能夠發展到何種規模,能夠發展到哪種程度。
文明中一切運轉,一切產出,都需要足夠的能源來支撐。
後者,直接決定著,一個文明能夠統治多大的疆域,能夠維持多大規模文明的運轉,
乃至在與敵對文明遭遇時,直接決定著文明的存亡。
甚至斯托文明對於文明等級的劃分,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這兩個領域的不同。
而之所以,
兩個文明選擇在這個時候,進行這兩個領域的技術交換交流,
一是,
到這一年時,
距離人類文明首次發現斯托文明的蹤跡,已經過去了二十年時間,
人類文明和斯托文明首次通過電磁信號完成交流,已經過去了十八九年,
斯托文明的星際艦隊群停泊在柯伊伯帶也已經過去了近十年時間。
期間,雙方文明完成了多次會麵,多次交流,多次合作,
走過了兩個文明往來的多個重要階段,
兩個文明互相之間都已經有了一定程度認知,對於對方文明的行為邏輯有了一些可預期的空間,
有了一些信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