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說這所有的東西,我是說光這包魚膠,十斤的乾貨,這不得了啊……”
那總廚拎了拎手裡的花膠,感慨不已。
主要是這白花膠品質太好了,又大又厚應該是產自東海的。
這麼好的滋補品,有時候花錢都買不到的。
“啊,我以為就這鮑魚比較貴?”
張建國這下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也隻認識那鮑魚,感覺哪怕曬乾了都比較大。
海參好像也不小,還有元貝,還有一些他也不認識。
他是真不大懂,所以才會找這個總廚問問,畢竟找彆人問,人家不一定知道怎麼做。
“哎呀呀,這都是好東西啊,那鮑魚也貴重的很,還有那海參,你這是什麼朋友啊?這麼舍得大方?這可不是一般人家……”
那總廚看看那些貨,就是最不起眼的元貝,都非常的大,曬的又乾,都是好東西啊。
自己乾了一輩子的廚師,今天算是大開眼界了,這種品相的海鮮,曬乾了都有這麼好。
可想而知,新鮮的時候品質該有多棒?
所以他忍不住的問張建國,是誰送給他的?言語間更是羨慕不已。
“是朋友也是親戚,你就彆問了,趕緊把做這些海鮮的方法告訴我,既然是滋補品,肯定對病人有好處……”
張建國心底倒沒那麼震驚,畢竟他第一次去趙萍家裡的時候,當時有些震撼,過後就釋然了。
既然趙萍說這些東西,是給母親滋補身體的,那就物儘其用吧。
再好的滋補品,再好的食材,那也是給人吃的。
“這些東西處理起來有些麻煩,這樣吧,我給你紙和筆,我一邊說你一邊記……”
此時那總廚也熱情起來,這個張建國肯定不是普通人,普通人誰能收到這樣的好東西?
他的祖上可是當過禦廚,都沒見過的好食材,豈會是一般人家能想象到的?
這總廚倒也沒有含糊,把這幾種乾海鮮的處理方法和製作方法,都和張建國講得清清楚楚。
甚至還有一些妙招,壓箱底兒的技巧,他也沒有多隱瞞,全部說了出來。
其實就是這些東西,跟他學三年的徒弟,他都不會馬上教他們。
但是因為心底對張建國的身份,有諸多猜測,加上他有種直覺,像張建國這樣的人,自然是不會跟他搶飯碗。
所以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儘力搞好兩人之間的關係。
張建國把這總廚,教的一些燉滋補品的小竅門,都記在了紙上,走的時候還大方送了一大塊花膠給他。
“哎呀,你太客氣了,我真是受之有愧啊,多謝多謝了,等你什麼時候來了,我做出來,咱們好好喝一杯。”
那總廚看到大塊的花膠,心底樂開了花,也不住的對張建國表示感謝。
雖然這塊花膠,在那一堆補品中不算什麼,但是他拿的時候卻像寶貝一樣收藏起來。
時不時還會拿出來,對徒弟們一頓吹噓。
硬是讓那些徒弟一愣一愣的,畢竟他們所有人,都沒見過這麼好的花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