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岩僧俠
清朝末年,世道動蕩,在吳地境內,有一座靈岩山。此山常年雲霧繚繞,山間佳木蔥蘢,古木參天蔽日,行走其間,仿佛踏入一片綠色的海洋。靈岩山曆史悠久,諸多古跡隱匿其中,訴說著往昔歲月的故事。
山上有一座蘭若寺,寺中亭台錯落,曲徑通幽,池沼回環,荷花在池中肆意綻放,魚兒在荷葉間穿梭嬉戲。微風拂過,送來陣陣荷香,宛如人間仙境,世人皆稱此地為琅嬛福地。寺內僧人們每日晨鐘暮鼓,誦經禮佛,過著平靜祥和的生活。
寺裡的住持,法號圓覺,年約五十,身形魁梧,目光如炬。他出身行伍,少壯時投身軍旅,在戰場上曆經無數廝殺,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藝,尤其精通拳棒。後來,看淡了塵世紛爭,厭倦了殺戮,便在這靈岩山的蘭若寺出家,一心修行,希望能為過往的殺戮贖罪,同時也守護著這片清淨之地。
在這一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各地匪盜橫行。距離靈岩山不遠的地方,有一夥綠林豪客,聽聞靈岩山蘭若寺藏有不少珍貴的佛像和香火錢,便起了覬覦之心。為首的叫王麻子,滿臉橫肉,一臉凶相,手持一把大刀,在這一帶橫行霸道,無惡不作。
一天夜裡,月黑風高,正是作惡的好時機。王麻子帶領著二三十個手下,明火執仗,氣勢洶洶地朝靈岩山而來。他們手持火把,將山林照得通明,腳步聲和嘈雜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很快,他們來到了蘭若寺山門前。
王麻子站在山門前,大聲叫囂道:“寺裡的和尚聽著,今日你們乖乖把錢財交出來,饒你們不死,否則,就彆怪我們不客氣!”說罷,他指揮手下用巨石撞擊山門。“轟隆”一聲巨響,山門被震得搖晃起來,門上的銅環也發出刺耳的聲響。
圓覺住持正在禪房內打坐冥想,突然聽到外麵的喧鬨聲和撞擊聲,心中一凜,他知道,麻煩來了。他迅速披衣起身,敲響了寺內的警鐘。鐘聲急促地響起,打破了夜晚的寂靜,在山林間回蕩。
寺裡的僧人們聽到警鐘,紛紛從睡夢中驚醒,迅速聚集到院子裡。圓覺住持目光堅定地看著眾僧,說道:“今日有惡賊來襲,我們雖為出家人,但也不能坐視他們破壞這佛門淨地。大家各執器械,隨我一同擊退惡賊!”眾僧齊聲應和,他們平日裡在圓覺住持的教導下,也都勤練武藝,此刻毫無懼色。
圓覺住持手持一根禪杖,帶領著幾個徒弟,如猛虎出山一般,打開山門,奮勇而出。月光下,隻見圓覺住持身形矯健,禪杖在他手中揮舞得虎虎生風,每一揮動,都帶著呼呼的風聲,砸向匪盜。僧人們也不甘示弱,各執器械,與匪盜展開了激烈的搏鬥。
匪盜們沒想到寺裡的和尚竟然如此勇猛,一時間有些慌亂。但王麻子畢竟是見過世麵的,他很快鎮定下來,揮舞著大刀,與圓覺住持戰在一處。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刀光劍影閃爍,禪杖與大刀碰撞,發出陣陣巨響。
其他僧人與匪盜們也打得難解難分。有的僧人施展拳腳功夫,身形靈活,拳拳到肉,打得匪盜們連連後退;有的僧人則手持棍棒,如蛟龍出海,將匪盜們逼得節節敗退。這場戰鬥持續了約有一頓飯的工夫,綠林豪客們漸漸體力不支,開始出現敗勢。
王麻子見勢不妙,心中暗自叫苦,他沒想到這蘭若寺的和尚竟然如此厲害。他虛晃一刀,跳出圈外,大喊一聲:“兄弟們,撤!”匪盜們一聽,如鳥獸散,紛紛朝著山下逃竄。
圓覺住持豈會輕易放過他們,他大喝一聲:“惡賊休走!”說罷,施展輕功,如飛一般朝著匪盜們追去。僧人們也緊緊跟在後麵,他們決心要將這些惡賊一網打儘,還靈岩山一片安寧。
圓覺住持一路追趕,眼看就要追上匪盜。此時,恰好來到山腳下一處正在修建的墳墓旁。這裡是一位官員的墓地,為了趕工期,小工們夜以繼日地輪流勞作。他們看到一個和尚追著一群人跑來,以為是和尚在欺負人,便紛紛拿起手中的工具,上前阻攔。
圓覺住持見小工們阻攔,連忙解釋道:“各位莫要誤會,這些人是綠林匪盜,他們企圖搶劫蘭若寺,我正要將他們捉拿歸案!”可是,小工們並不相信,他們覺得一個和尚怎麼可能去追這麼多匪盜,肯定另有隱情。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王麻子等人趁機想要逃跑。圓覺住持見狀,心急如焚,他施展渾身解數,在混亂中抓住了三個匪盜。其他匪盜見此,紛紛抱頭鼠竄,消失在夜色之中。
天亮之後,圓覺住持帶著三個被擒獲的匪盜來到了吳縣縣衙。縣令得知此事後,立刻升堂審理。圓覺住持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向縣令講述了一遍。縣令聽後,對圓覺住持的英勇行為表示讚賞,同時對匪盜的行徑感到憤怒。
縣令一拍驚堂木,厲聲問道:“你們這夥惡賊,為何要搶劫蘭若寺?從實招來!”三個匪盜嚇得渾身發抖,跪在地上,將王麻子如何組織他們,如何計劃搶劫蘭若寺的經過詳細地交代了出來。
縣令聽完口供,當機立斷,下令將這三個匪盜釘鐐收禁,準備按照律法進行嚴懲。同時,他還派人去追捕王麻子等其他匪盜,務必將他們一網打儘。
這件事情很快在吳地傳開了,百姓們紛紛對圓覺住持的英勇行為讚不絕口。大家都知道,在這亂世之中,蘭若寺有這樣一位武藝高強、守護正義的住持,是靈岩山的福氣,也是百姓們的福氣。
而圓覺住持在經曆了這件事情之後,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深知,這世間的惡勢力還很多,自己作為一名出家人,有責任守護一方安寧。他回到蘭若寺後,更加用心地教導僧人們武藝,同時也告誡他們,習武不是為了爭強鬥狠,而是為了守護正義,保護弱小。
從此以後,蘭若寺在圓覺住持的帶領下,更加聲名遠揚。每到初一、十五,前來進香祈福的百姓絡繹不絕。他們不僅是為了祈求平安,也是為了瞻仰這位英勇的住持,感受那一份正義的力量。而靈岩山,也因為有了圓覺住持和蘭若寺的存在,在這動蕩的年代裡,多了一份寧靜與祥和。
喜歡村叟閒談請大家收藏:()村叟閒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