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換個思路......“陸時羨忽然坐直身體,眼神銳利起來,手指點在空白處。
“或許我應該不僅僅滿足於‘防禦’,而是思考‘預警’與‘反製’的極限。項目可以名稱暫定:‘基於植物免疫哨兵網絡的廣譜生物威脅感知與靶向抑製平台’。”
隨著腦海中的心思不斷蔓延出去,還有許多需要亟待驗證的想法。
不過眼下這個時間肯定是做不到了。
正好郵箱打開了,陸時羨便不再多想,開始處理起最近積累的郵件來。
他快速瀏覽著郵箱,裡麵大多是學術期刊審稿邀請、合作請求,以及一些祝賀他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的郵件。
就在他點開一封來自德國馬普學會的常規合作探討郵件時,一封標題極其簡潔卻分量千鈞的新郵件“叮”地一聲,跳到了列表最頂端。
發件人:secretariatnationaacadeyofscience.eu
標題:officianotificationnoinationforfeosushixian
陸時羨握著鼠標的手指,頓住了。
米國科學院?
提名院士?
他開了郵件。
措辭嚴謹、格式莊重。
郵件正文清晰地寫道:
尊敬的陸時羨教授:
我們榮幸地通知您,經過米國國家科學院相關學部生物科學學部)嚴格而獨立的提名與初步評審程序,您因其在‘植物細胞抗病毒免疫互作機製理論’pviitheory)的原創性奠基工作,及其突破性應用所展現出的巨大科學價值和對人類社會福祉的深遠潛在影響,已被正式提名為米國科學院院士eyofsciences)候選人。
此提名是對您卓越科學成就的國際性最高認可之一。後續選舉程序將由全體院士進行投票表決。提名文件及您的詳細材料已進入評審流程...
...我們期待在未來幾個月內通知您最終結果。無論結果如何,此次提名本身,即代表了米國科學界對您傑出貢獻的崇高敬意...”
後麵是具體的流程說明和聯係人信息。
目光落在幾行關鍵語句上——“原創性奠基工作”、“突破性應用”、“巨大科學價值”、“深遠潛在影響”、“最高認可”...
“米國科學院的提名?”他低聲呢喃了一句。
他關掉郵件頁麵,沒有立刻回複。
國內的評選剛被告知希望不大,沒想到轉眼迎來了國外的候選資格,頗有一種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感覺。
米國科學院院士算是外籍院士裡麵最具含金量的一種了,代表對科學家在國際上傑出貢獻的認可,是科學界的最高榮譽之一。
被評選上就說明至少具有準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水平,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
但對他來說也就那樣吧。
現在的他更需要一杯咖啡,然後處理餘下的工作郵箱。
而此時,燕京。
科學院裡,某間會議室裡的空氣凝固得幾乎能劃出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