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江市裡的盤山區就收到了通知,並火速成立了征地專班。
盤山區雖然是省會南江市的一個區,但平時因為地方比較偏遠,大部分地方都是還未開發的山區。
基本可以說是一個郊區,因此經濟水平一直上不去。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現在這潑天的富貴居然到了他們的頭上,數億的投資平白落到了盤山區。
不過這也是陸時羨和南江省專家反複討論得出的結果。
南江省的要求是不能離市區太遠,最好是能直接在市區,方便輻射經濟發展。
而陸時羨的訴求是植物病理和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說到底還是生物實驗室,更何況他還是研究的植物病理。
說到底這玩意主要的研究對象是植物和病毒。
如果後續涉及到一些防護等級較高的生物實驗,如果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極容易產生不必要的風險。
基於此,陸時羨建議在人煙稀少的地方,並按照bsp3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標準進行實驗室建設。
p3實驗室作為保護性實驗室,適用於處理對人類、動物、植物或環境具有高度危險、通過直接接觸或氣溶膠傳染致命疾病的情況。
以及對動物、植物和環境具有高度危險性的實驗通常采取預防和處理措施。
南江方麵完全認同並讚可了陸時羨的想法,一個是從保護人們生命財產的角度來看,生物實驗室的確不適合建設在人群喧鬨處,另一個是建設實驗室的經費本來就花費巨大,從山區征地能夠幫助他們節省下大量的財政資金。
很快,采購以及招投標程序也走完了。
這個效率對比起以前的市政工程來說,幾乎算是光速了,所有審批流程全部簡化,“簡、放、服”三字舉措在這一刻得到了深刻體現。
來自華國建設一局集團建設公司的施工團隊在第一時間抵達了地圖上已經被圈定的地方。
挖機、推土機、重裝卡車等施工車輛轟鳴聲陣陣,原本還看上去樹木密布的荒山轉眼就變了模樣。
南江速度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儘致。
當然,這個事情並未在網絡上進行保密,但也沒特意宣傳。
但總有有心人通過種種蛛絲馬跡發現了這件事。
無論是華國科技部門的對省部共建實驗室的獲批公示,還是采購、招標網上發布的成交公告,無一不預示著什麼。
但省部共建實驗室雖然難得,但在2019年,這麼多年累計下來,也有十五六所,也不算特彆稀奇的事情。
隻是很快有人發現了華點,因為這次參與實驗室共建的高校居然是燕大。
這個情況極其特殊,因此引出了南江當地不少吃瓜群眾。
此時,已經殺到盤山區建設現場的華國科技報見習記者黃一鳴,作為剛入職不久的新人,此時見到眼前這一幕有些為之咋舌。
因為在周圍群山林立的情況下,看到整座山被推整成平地的感覺是無比震撼的。
“離了大譜啊!南江這是和燕大這是聯合起來偷偷摸摸搞大事啊,我一直以為這裡隻有醬香白酒。”
站在他旁邊的是帶他的師傅,資深記者周鵬。
“恐怕沒這麼簡單。“周鵬隻是嗬嗬一笑:“凡事要透過表象看實質。你見過南江和燕大之前有什麼交集嗎?"
“還有為什麼是燕大?而不是本應該成為主角的南江大學?”
“這些問題你都思考過嗎?”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