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曾福年話音剛落下沒多久。
就聽到數據處理中心主任劉曉光教授有些驚訝地說道:“d區b2號區塊地試驗田居然已經上傳了人工數據。”
此言一出,眾人心中皆是有些驚訝。
要知道,不像是溫濕度記錄儀這類自動測算的機測數據,它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到數據。
而人工數據不能夠完全依靠機器完成,想要收集也不太容易,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更何況剛剛還打著閃電,下著暴雨,這等於說過去這一段時間內,這個組一直在完成這項工作。
曾福年頓時來了興趣,準備親眼一探究竟。
畢竟,在自然科學領域,往往隻需要看看實驗數據的成色,就知道背後研究者的虛實。
因為數據造假是最蠢也是最沒有性價比的,你也許可以僥幸瞞過一時,但東窗事發同樣也很快。
但隨後,當曾福年看見顯示屏上記錄的數據後,眼睛頓時一亮。
這是隻有學術研究者才能捕捉到的獨特美感。
因為這些數據在一個時間段內非常連續,而且非常詳實,基本不存在什麼缺漏的地方。
這就很難得了,因為人不是機器,總有失誤的地方,當然這也是誤差範圍允許內的。
趁著眾多大佬都在查看的功夫,曾福年好奇地問道:“這個地塊的試驗田現在是誰在負責?”
劉曉光聞言,立馬打開電腦裡事先收集保存的人員通訊錄,很快便在d區所屬的b2塊試驗田下麵找到了名字。
"好像是叫王久隆,目前在實驗室做博士後。”
此言一出,眾人的目光都迷茫了一下。
因為他們壓根對這個名字沒有什麼印象,就好像憑空冒出來的一樣,沒有什麼存在感。
但不管如何,在這個下午,這個名字第一次以一種彆樣的姿態在省部共建遺傳育種與植物病理實驗室裡出現。
很快,實驗室開始整理各個實驗組回傳的實驗數據,並進行暴雨前後的對比分析。
晚上,當陸時羨換掉褲腿上已經滿是泥土的衣服,回到實驗室時,迎接他的是熱烈的歡呼聲,這裡儼然已經變成了興奮的海洋。
章益民院士走了近來,語氣非常亢奮:"陸主任,你提出的crisprcas12f係統改造方案成功了!我們處理並統計了六個多月來田間試驗的連續數據,現在它完美驗證了我們的理論模型。"
“從現在開始,我們終於自主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天然抗病毒免疫作物品種。”
“這個成果的意義太重大了!“
章院士的話說的沒錯,一項應用的研究成果不僅要通過設計方案的論證,還要經過實際結果的驗證。
這前後的環節均是缺一不可,在進行應用研究時都同樣重要。
而現在,這些田間實驗數據,無疑成為了科研成果中最具說服力的證據之一。
啪!啪!啪!
實驗室裡,頓時響起轟鳴的掌聲來。
良久良久,等到掌聲稍弱。
陸時羨笑了笑,看著在場所有人說道。
"沒有大家一直以來的堅守,就沒有這項突破性的成果。這是全實驗室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彆的話我也不說了,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由於考慮到後續還有不少的工作要做,為了儘快將這次的研究成果推廣到祖國的大地上。”
“所以我現在宣布,除了重要涉密等級及以上的人員暫時不能離開實驗室以外,大家從明天開始暫時先放假3天。”
這個消息自然引發了此時數據處理中心裡很多人的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