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來自非洲的教授熱淚盈眶:這意味著我們發展中國家的學者也有機會參與最前沿的研究了!
瑪格麗特主編一邊鼓掌,一邊不由得為他的魄力感到敬佩。
瑪格麗特主編凝視著台上那個年輕的身影,一邊由衷地鼓掌,一邊在心底感歎這個決定的深遠意義。
作為《細胞》的主編,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生物超算的開放將如何重塑整個生物學研究的前沿格局。
在她看來,不僅僅是一台超算,更是生物學研究範式的革命性突破。
傳統生物學研究如同盲人摸象,研究者們隻能通過有限的實驗數據來推測生命的運作機製。
而憑借其獨特的生物專用架構,首次實現了對細胞過程的全景式、原子級、動態模擬。
這將意味著一係列革命性的變革。
首先是從觀察描述預測設計,研究者不再需要耗費數年通過試錯來驗證假設,而是可以在上預先模擬數千種可能性,精準鎖定最有價值的研究方向。
其次是從單一尺度全尺度整合方舟能夠無縫銜接從量子化學計算到細胞群體動力學的所有尺度,破解了長期困擾學界的多尺度整合難題。
最後是從經驗驅動數據智能:其內置的數據引擎能夠從海量模擬數據中自主發現新的生物學規律,甚至提出人類研究者難以想象的創新假設。
瑪格麗特清楚地意識到,陸時羨今天開放的不隻是一台超級計算機,而是打開了通往可預測生物學新時代的大門。
這個決定將催生出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讓全球科學家能夠在同一平台上驗證理論、共享洞見,極大地加速人類對生命奧秘的解讀。
掌聲持續了近三分鐘,直到陸時羨多次示意才漸漸平息。
報告會的尾聲,陸時羨向全球英才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繁縷研究院,才剛剛起步。”他望著台下:“但我們擁有世界一流的平台,充滿挑戰的科學問題,以及不受束縛的探索自由。在這裡,你的想象力是唯一的限製。”
他當場宣布了“繁縷青年學者計劃”、“訪問科學家項目”以及數個重大攻關方向的博士後和研究員崗位,待遇優厚,且承諾給予極大的學術自主權。
當陸時羨結束報告時,時鐘剛好走過八十分鐘。
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報告會結束後,專門的招聘區域被來自全球的年輕學者圍得水泄不通。
許多頂尖大學的博士後、甚至一些已經獲得教職的年輕教授,都表達了強烈的加盟意願。
一位來自劍橋的年輕計算生物學家激動地說:“這裡正在發生未來!沒有什麼比參與並塑造未來更令人興奮的了。”
這場為期一天的報告會,其影響遠超任何一場傳統的學術會議。
它不僅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綜合實力的展示,一次學術號召力的檢驗,一次人才吸引力的爆發。
通過這場高規格、高水平、充滿自信的報告會,陸時羨和繁縷研究院向世界清晰地傳遞了一個信息。
在細胞生物學乃至更廣闊的生命科學領域,一個以“數據驅動、計算先行、係統思維”為特征的新範式已經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