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的"社區雲"上線那天,網格員小陳的指尖在鍵盤上懸了三秒才落下。指甲修剪得短短的,邊緣還沾著昨天幫張大媽疏通下水道時蹭的鐵鏽,洗了三遍都沒徹底洗淨,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褐紅。"李奶奶獨居"五個字敲進係統時,回車鍵發出輕微的哢嗒聲,像給陳年的心事上了把鎖,沉悶卻踏實。屏幕右下角突然彈出橙黃色提示框,宋體字清晰顯示:"每周三上門看望",後麵綴著小小的日曆圖標,數字"3"被紅圈圈著,紮眼得像塊警示牌,在白底屏幕上格外醒目,仿佛在無聲地提醒著什麼。
辦公桌上的搪瓷杯冒著熱氣,胖嘟嘟的枸杞在水裡打著旋,杯壁結著圈褐色茶垢——這是用了五年的老物件,杯口邊緣還有個小豁口,是去年摔在地上磕的。小陳盯著屏幕上的提示框,忽然想起去年冬至,李奶奶在浴室摔斷了股骨。那天她在居委會整理台賬,藍黑墨水的鋼筆沒水了,筆杆纏著圈舊紅繩,是兒子幼兒園手工課的作品,繩子已有些褪色發白。去傳達室借墨水時,聽見張大媽抱著顆大白菜念叨:"三樓的燈三天沒亮了,往常這個點早該亮了,彆是出啥事兒了。"等她和保安砸開反鎖的房門,老人正蜷在暖氣片旁,灰藍色棉褲上的尿漬凍成硬殼,摸上去邦邦的像塊劣質塑料,碰一下都能聽見細碎聲響。體溫計的汞柱卡在35度,像截凝固的冰,握在手裡涼得刺骨,順著指尖往心裡鑽。
"陳姐,張大爺的藥快沒了。"係統提示音是清脆的叮咚聲,比社區廣播喇叭柔和,像屋簷下的風鈴在微風中輕響,不刺耳卻足夠引人注意。小陳滑動鼠標,鼠標線纏著圈透明膠帶——上次被椅子碾斷後接起來的,膠帶邊緣已有些起皺。屏幕立刻展開對話框,附近三家藥店的電話排得整整齊齊,第三家後麵跟著行小字:"可送藥上門,需提前兩小時預約",字體比正文小一號,卻連標點符號都清晰可辨。她的睫毛突然濕了,去年張大爺的降壓藥斷了兩天,中風倒在菜市場的冬瓜攤前,青皮冬瓜上濺著片暗紅血漬,像朵難看的花。她攥著老人冰涼的手等救護車時,指甲掐進掌心,如今那道月牙形的疤還在,陰天時會隱隱發癢,像有小蟲子在爬。
鼠標墊是兒子繡的,歪歪扭扭的"平安"二字用紅絲線繡成,針腳疏密不均,有的地方還露出白色布底,線頭在背麵打了個亂糟糟的結。邊緣流蘇磨得發毛,像隻脫毛的小狗,掉下來的線頭在桌角堆了一小撮。小陳點開張大爺的檔案,頭像照片還是前年拍的,老人穿著洗得發白的中山裝,領口彆著枚褪色的毛主席像章,邊角磨得圓圓的,像塊被歲月打磨過的石頭。係統自動生成的用藥記錄裡,綠色對勾表示按時服用,紅色叉號旁標著原因:"忘買了味道太苦跟茶水一起喝了",最後那條後麵有社區醫生的批注:"已科普服藥禁忌",宋體字透著股不容分說的認真,像醫生戴口罩說話時嚴肅的眼神,讓人不敢怠慢。
社區雲的後台機房在地下一層,服務器嗡嗡作響,像群振翅的蜜蜂密密麻麻鑽進耳朵,久了讓人有些頭暈。數據維護員小王戴著藍光眼鏡,鏡腿用黑色橡皮筋纏著——上次不小心坐斷後臨時補救的,鏡麵上還沾著點方便麵油星,擦了好幾次都沒擦乾淨。他盯著屏幕上流動的綠色代碼,突然指著其中一行笑出聲:"李奶奶今天吃了兩碗飯",後麵跟著個黃色笑臉表情,嘴角咧得老高,露出兩顆圓滾滾的牙,憨態可掬。這是誌願者小林添的,那姑娘總愛用表情包,手機殼貼滿卡通貼紙,連水杯上都印著咧嘴笑的小熊。上次在"王大爺血糖值6.8o"後麵加了個哭臉,哭得眼淚鼻涕一大把,害得小陳以為出了大事,騎著除了鈴鐺不響哪兒都響的電動車飛奔過去,車把上的塑料套都磨掉一塊。到了才發現老人隻是多吃了塊稻香村的自來紅月餅,正坐在藤椅上哼著京劇《貴妃醉酒》,搖頭晃腦的很是愜意。
小陳的辦公桌抽屜裡藏著本牛皮筆記本,封麵磨得發亮,邊角卷得像海帶,用根紅繩捆著,繩結是她奶奶教的蝴蝶結,雖不工整卻很結實。翻開第一頁,2019年的字跡已經發灰,鉛筆寫著:"趙阿姨周三透析,每次透析後需送降壓藥劉叔的輪椅左前輪該修了,刹車不太靈小吳家的孩子要入學,需準備戶口本複印件3張、出生證明原件",密密麻麻的鉛筆字被紅筆圈了又圈,有的還打了叉,像老師批改作業,紅色痕跡在紙上暈開,有些模糊。最底下那行"李奶奶換煤氣"被水漬暈成藍霧,那天暴雨,她扛著煤氣罐爬三樓,罐身鐵鏽蹭了滿褲腿,洗了好幾遍都沒洗掉,留下淡淡的黃印。褲腳淌下的水在樓梯上積成小水窪,映著聲控燈昏黃的光,像撒了一地的金子。李奶奶在門口遞過來的藍白格子毛巾,現在還掛在她家晾衣繩上,洗得發了白,邊緣起了毛球,每次看到都能想起老人當時眼裡的感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叮咚",係統又響了。這次是獨居的周爺爺家的煙霧報警器聯動了平台,地圖上的紅點一閃一閃,像顆跳動的心臟,頻率越來越快,看得人心慌。小陳抓起桌上的應急包,軍綠色的,上麵印著"為人民服務"五個黃字,字體有些褪色,拉鏈卡住了,她用牙咬開時,嘴角蹭到金屬拉鏈頭,嘗到股鐵鏽味,混著早上吃的韭菜盒子的味道,有點衝鼻。去年周爺爺燉著紅燒肉睡著了,廚房抽油煙機被燒得焦黑,塑料外殼熔成一坨,像塊醜陋的疙瘩,她破門而入時,熱浪燙得臉頰發麻,現在摸起來還有點糙,像砂紙擦過,留下淺淺的印記。
電梯裡的廣告換了新的,"社區雲,連接你我他"的標語用橙色加粗字體,旁邊畫著朵大大的白雲,雲朵上站著好多小人,手拉手笑得很開心。小陳按了12樓,電梯壁的不鏽鋼映出她鬢角的白發,有三根特彆明顯,在燈光下泛著銀光,才三十五歲,卻比同齡人顯老。上次居民代表會上,穿花襯衫的劉大哥說她"記性不如從前了,上次讓帶桶醬油都忘了",她沒吭聲,隻是把會議紀要往包裡塞時,手指抖得厲害,鋼筆差點掉地上,筆帽磕在桌角,留下個小坑。現在係統會自動提醒她明天要開調解會,參會人員的頭像在屏幕上排成一排,其中兩戶是因為空調滴水吵了三個月的鄰居,402的王大姐說502的空調水濺到她家花盆,把新買的月季澆死了;502的李大哥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管得著嗎,誰讓她把花盆放窗台上"。係統貼心地附上《民法通則》第83條,宋體字像位不偏不倚的調解員,正襟危坐,讓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周爺爺家的門虛掩著,飄出股蔥花炒蛋的香味,混著淡淡的煤氣味,不濃卻能聞得出來。小陳推開門時,老人正舉著鍋鏟跟智能音箱吵架:"我說要放醬油!你這破玩意兒聽不懂人話啊!說了三遍了都!"灶台上的青花瓷碗裡,炒好的雞蛋黃澄澄的,油汪汪的閃著光,旁邊擺著瓶打開的社區雲平台配送的醬油,標簽上的二維碼還沒撕,印著"社區雲專供"五個小字,字體娟秀。煙霧報警器在廚房天花板上閃著綠光,像顆安靜的星星,不再吵鬨。周爺爺嘟囔著"昨天炸油條忘關了,這破機器就記仇了,今天炒個雞蛋也叫個不停",皺紋裡沾著點麵粉,像位剛從麵缸裡鑽出來的老神仙,鼻尖上還沾著個小白點,看著有點滑稽。
回到辦公室時,夕陽把百葉窗的影子投在屏幕上,像道道柵欄分割著流動的數據,光影交錯間有種奇妙的感覺。小陳點開"特殊群體關愛"板塊,李奶奶的頁麵更新了動態,是誌願者拍的照片:老人坐在藤椅上,手裡織著件寶藍色的毛衣,竹筐裡的毛線團滾到腳邊,露出半截銀灰色的棒針,針尖閃著微光。照片下麵有行字:"說要給網格員小陳織件坎肩,說她冬天騎電動車太冷,風都往骨頭縫裡鑽,心疼得慌",小陳的鼻子突然酸了,去年冬天她上門送慰問品,軍大衣的領子豎著,還是擋不住寒風,凍得直打哆嗦。李奶奶摸了摸她凍得發紅的耳朵,說"丫頭的耳朵跟凍梨似的,再凍就掉了",粗糙的手心帶著暖暖的溫度,像冬日裡的小太陽。
服務器機房的空調壞了,維修師傅說明天才能來,機房裡像個蒸籠。小王脫了外套,露出印著"為人民服務"的文化衫,後背汗濕了一大片,像幅深色的地圖,蜿蜒曲折。他給每個數據流都起了名字,"李奶奶的飯"是條細細的藍線,蜿蜒曲折像條小溪,隨著飯量多少起起伏伏;"張大爺的藥"是道粗粗的紅線,筆直有力像條公路,按時按量從不錯亂;"周爺爺的廚房"則是跳躍的黃線,忽高忽低像群調皮的孩子,總在飯點前後活躍起來。這些線在屏幕上交織纏繞,像張溫暖的網,把整個社區都兜在裡麵,密不透風卻讓人安心。上次係統崩潰三小時,他守在機房吃了五桶泡麵,紅燒牛肉味的,泡麵湯灑在鍵盤上,現在敲空格鍵還帶著點酸味,像沒洗乾淨的酸菜,每次聞到都忍不住皺眉頭。
小陳的兒子在幼兒園畫了幅畫,貼在她的電腦旁:藍色的雲朵下麵,好多小人手拉手,其中一個紮著馬尾辮的,胸前彆著顆紅五星,五角星的角都畫成圓的,像個小太陽,旁邊歪歪扭扭寫著"媽媽",筆畫都快連到一起了。孩子說老師講"社區雲像朵會幫忙的雲,比孫悟空還厲害,能變好多東西",他覺得媽媽就住在雲裡麵,每天在雲上給大家做好事。小陳每次看這幅畫,都要摸摸兒子畫的紅五星,顏料是蠟筆塗的,摸上去糙糙的,像她手上的繭子,那是常年握筆、搬東西磨出來的,硬硬的卻很有力量。
晚上八點,社區活動室的燈還亮著,慘白的日光燈管嗡嗡作響,像隻不停扇動翅膀的大蚊子。退休教師王阿姨戴著老花鏡,鏡框用膠布纏著——那是孫子不小心摔壞後粘的,鏡片上有兩道淺淺的劃痕,看東西得眯著眼。她跟著小陳學用社區雲的老年版,手指關節有點變形,是年輕時批改作業累的,彎起來有點費勁。字體被調到最大號,"一鍵呼叫"的按鈕紅得像顆櫻桃,在屏幕上特彆顯眼,生怕老人看不見。王阿姨的手指在屏幕上戳了半天,指甲蓋都戳紅了,總算成功預約了明天的免費理發,激動得拍了下手,戒指上的玉墜磕在桌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像顆小石子掉在空桶裡,在安靜的屋裡格外清晰。"以前想理發得等居委會通知,跟等聖旨似的,還不一定輪得上,現在自己就能約,跟逛公園似的方便。"她的銀鐲子在鍵盤上劃來劃去,留下淡淡的白痕,像月亮在地上投下的影子,轉瞬即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數據後台突然跳出條緊急預警:獨居的孫奶奶連續48小時沒開門。紅色的警報框在屏幕上閃個不停,還帶著刺耳的蜂鳴聲,把趴在桌上打盹的小陳嚇了一跳,猛地抬起頭,差點撞到桌角。她抓起手電筒就往外跑,塑料外殼的手電筒,開關有點鬆,得使勁按才亮,光線忽明忽暗。夜風卷著銀杏葉打在臉上,像小刀子割得慌,路邊的霓虹燈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長,忽明忽暗,像個會動的皮影。去年孫奶奶在家摔了跤,是隔壁的貓叫引來了保安,那隻橘貓現在還總蹲在孫奶奶家門口,肚子吃得圓滾滾的,等著老人家給它喂貓糧。現在係統的紅外感應器比貓還靈,哪怕窗戶開條縫都能監測到,靈敏度高得很。她爬上四樓時,聽見屋裡傳來微弱的電視聲,咿咿呀呀的像是越劇,調子婉轉。敲門沒人應,鑰匙插進鎖孔轉動時,手心全是汗,把鑰匙都浸濕了,差點握不住。門開的瞬間,看見老人坐在沙發上打盹,頭歪在靠墊上,嘴角淌著點口水,像個孩子,遙控器掉在腳墊上,屏幕上正演著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梁山伯正對著祝英台唱得聲情並茂,眼角似乎還有淚痕。
"陳姐,你看這個。"小王發來條截圖,是李奶奶的健康數據。心率曲線像座平緩的小山,起起伏伏卻很有規律,像波浪一樣;血氧值穩定在98,像顆定盤星,穩穩地立在那裡。下麵有行誌願者的手寫體:"今天曬太陽時,李奶奶說couds比以前的乾部記性好,不會忘事,還懂人心思",字跡娟秀,還帶著點連筆,像小姑娘在跳舞。小陳把這段文字抄在筆記本上,鋼筆水有點堵,劃了好幾道才寫清楚,墨水在紙頁上洇開,像朵小小的雲,浮在字裡行間,輕飄飄的。她想起李奶奶總把"社區雲"說成"couds",說這洋文聽著洋氣,像天上的雲彩一樣,能飄到每個人身邊,知道大家需要啥。
社區的宣傳欄裡,貼著社區雲的操作指南,a3紙打印的,邊角被風吹得卷了起來,像波浪的邊緣。有人在"便民服務"那欄畫了個紅色箭頭,箭頭尾巴還帶著點波浪,指向"家電維修",旁邊還寫了個"好"字;有人在"活動報名"下麵用圓珠筆寫著"要廣場舞隊的,最好是教《最炫民族風》的,領舞要年輕點的";還有個小孩用粉筆在旁邊畫了朵雲,雲下麵畫了個笑臉,眼睛眯成了條縫,跟係統裡的表情包一模一樣,可愛得很。風一吹,粉筆灰簌簌往下掉,落在路過的張大爺肩上,像撒了把星星,他渾然不覺,正背著雙手慢慢悠悠地往前走,嘴裡哼著《東方紅》,調子有點跑卻很有精神。
小陳的手機在半夜震動起來,是社區雲的夜間模式提醒:"張大爺的藥該續方了"。屏幕亮度自動調到最低,暖黃色的光,不會晃眼,像月光一樣柔和。她摸黑在備忘錄裡記下來,手機屏幕的光映著窗簾上的花紋,像片流動的雲,忽明忽暗,變幻莫測。去年這個時候,她總在夢裡驚醒,夢見張大爺因為沒藥吃又倒下了,臉色蒼白得嚇人,驚醒後一身冷汗,摸黑給張大爺打電話,有時是淩晨兩點,有時是三點,電話那頭老人的聲音帶著睡意,卻總說"小陳啊,你比我閨女還操心,有你在我踏實"。現在手機的震動聲很輕,卻像顆定盤星,讓她睡得踏實,知道係統會像個忠誠的哨兵,時刻盯著,不會出岔子。
機房的服務器嗡鳴了整夜,像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默默耕耘著。數據流在光纖裡跑了一圈又一圈,快得像閃電,穿梭不停。"李奶奶的飯"線接收到新數據:"今晚吃了餃子,韭菜餡的,自己包的,捏得像小元寶,說要給小陳留幾個",後麵跟著個餃子的表情包,胖乎乎的很可愛;"張大爺的藥"線顯示"已預約送藥,明天上午九點,送藥人:王師傅,電話138xxxx5678,備注:需帶說明書";"孫奶奶的門"線則變成了安穩的綠線,像條睡著了的蛇,安靜地盤在那裡,一動不動。小王趴在桌上打盹,口水在鍵盤上積了個小水窪,映著屏幕上流動的光,像塊小小的水晶,折射出五顏六色的光,如夢似幻。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社區辦公室,透過窗戶斜斜地落在地上,像條金色的毯子,暖洋洋的。小陳打開係統,看見新的待辦事項裡,
喜歡重生祁同偉之重拾初心請大家收藏:()重生祁同偉之重拾初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