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點頭:“孔聖此言有理。”
“但這第二問,便是:按照你儒家之理念,要培養出兼具德才的人。在陛下之眼中,無德有才者,有德有才者,哪一類,更加利於國家?”
這一問,問出來後。
那孔子追隨者們頓時不屑,這還需要想嗎?
那必然是有德有才者啊。
孔子此時,卻並未給出回答:“二者之才,都相等?”
“相等!”老者道。
“……”孔子陷入長足沉默。
這下子,反倒是讓孔子的追隨者們傻眼。
此前,被孔子所折服的燕地七子之一,畫師白澤此時也成了孔子門徒。
他也是目前這千人裡最頂級的一批人才。
“孔師,這個問題難道不簡單嗎?理所應當的,該是有才有德者,更為有用啊。”
這一類人,兼具品德和才華,是儒家所追逐的“修身”終極形態。
而另外一類人,是沒有品德而有才華的人。
不管怎麼看,這都是一個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出來的問題。
然而,孔子卻是緩慢而沉重的搖了搖頭:“非也,非也……”
他緩緩對老者行禮:“是無德有才者,更有價值,更加的有利於國家。”
此言一出。
那上千孔子門生,頓時愕然,麵露不敢置信。
怎麼可能?
老者麵色平靜,又問:“這是為何?”
這也問出了這千人的內心想法。
是啊,為什麼啊?
“因為,有德者,做不出違背道德仁義的事情。他們被道德規矩所束縛,比如不殺小孩,比如無法想出足夠陰險的陰謀。”
“看上去,二者才華相同。但實際上,沒有道德的人,做出來的布局能夠更勝一籌。其真正運用在實際上的效果,是要更勝於有德有才者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根據前置條件,當今陛下……換而言之,是以陛下為有極高才華的前提才進行的假設。”
“故而,皇帝,可利用群臣也。”
“若是沒有才華的君主,那就會反過來被群臣所利用。”
“在這種情況下,無德有才者,實際上,更加適合做皇帝手上的刃。”
“無德,便是有瑕疵。比如說,貪戀金錢,又比如說,喜愛美女。”
“那麼,皇帝便可以用金錢去誘惑,遙控身旁依靠皇權的宦官東廠、錦衣衛,來給權臣送錢。”
“送錢之後,把柄在手,隻要京都內有兵在皇帝的手上,那這臣子的身家性命,便在皇帝手中。”
“皇帝可用此刃,斬所有一切,清掃障礙。”
“也就是,臣子之間的相互爭鬥。”
“若是皇帝一方的臣子贏了,那自然最好,皇帝便可集權在手,且,因為前提條件是皇帝有極高才華,故而,靠著這份極權來實施的政令,必,對國家起到促進作用。”
“而若是皇帝一方的臣子輸了,那這個臣子,便會受皇帝懲罰,在君臣一心的情況下,這臣子能被重罰嗎?”
“顯然不能。”
“哪怕被逼無奈,斬了這臣子,皇帝隻需再尋其餘臣子作為刀,便可。”
“而若是有德之人,是做不出構陷其餘清流臣子這樣的事情的。”
“此乃朝堂之爭的方麵。”
“再看,地方治理上,這二者,又為何是無德有才者更利國?”
喜歡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請大家收藏:()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