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娭毑基本談妥後,秦淦西先給她一毛錢,然後拿走一個舊的魚簍,在走過她家的自留地時,發現地雖小,蔬菜種類種類卻很多,有豌豆、南瓜、辣椒、莧菜、豇豆、茄子、絲瓜、葫蘆和冬瓜,又折返回去,說要買些種子。
家裡不缺這些,但種植空間需要,也不能讓這空間閒置,他要先種些蔬菜換功勳點。
快走出山窩的時候,看到路邊有幾株覆盆子樹,便小心翼翼地拔了幾株種入空間,雖然已經錯過掛果的季節,但這裡是空間,萬一有不同呢。
走出山窩後,發現斜坡上有一株高粱泡,把熟透的摘了幾顆吃以後,又小心翼翼地將其連根拔起,栽入空間。
覆盆子樹用樹抵抽成,高粱泡用果子抵,反正他不浪費那二十幾個功勳點。
來到大妹所在學校前,他抬頭看向大門,看到“星沙市第十二中學”幾個大字上落滿灰塵。這也是他的母校,高中也是在這裡讀的,對裡麵很熟悉。
讀大學以後,隻有寒暑假會來幾次,來看老師,今天再來,是給大妹送吃的。
拿出五條黃鱔放進魚簍,然後走進去。
剛進校門走沒多遠,就看到了自己的物理老師——魏如花匆匆走來,“魏老師好。”
她抬頭看到是他,臉上露出歡喜的笑容,“呀,是秦淦西,你怎麼來了?”
秦淦西笑道:“我來看我大妹。”
魏如花拍拍他的肩,“不錯,好像長高了。你大妹也很不錯,今年考上大學沒問題。”
那麼厲害嗎?
原主從不問弟弟妹妹的學習,隻有家裡大人偶爾問一句,大妹每次的回答都是“還可以”。
嘴裡說出最誠懇的話:“那是老師們教得好,感謝你們。”
原主在學校時,這些老師都是很看重的,經常問他有什麼不懂的,隻要他問問題,他們就會儘心儘力地回答,直到他弄懂為止。
魏如花嗬嗬笑道,“當老師的,不就是要傳道授業嘛。我們肯教,還要他們肯學才行。”
秦淦西笑著說:“那倒是。老師,這是要出去?”
魏如花點頭,“小琪早上感冒了,我沒來得及去買菜,想去食品站看看。”
秦淦西指指魚簍,“這個時候應該是沒有肉了,我這裡有幾條黃鱔,送您兩條。”
魏如花探頭看向魚簍,“喲,這麼大,你把黃鱔祖宗都抓來了吧?”
五條黃鱔共2.9千克,自然大了。
秦淦西笑道:“它們不會有這麼多祖宗,所以它們的祖宗應該更大。我送您家裡去?”
魏如花搖頭,“我怎麼能要你的東西呢,那成什麼了?你去找她吧,我出去看看。”
說著往外走。
秦淦西馬上說:“這樣吧,老師。我本來想看食堂能不能加工的,就到你家加工好了,我大妹隻要一條就行,讓她吃一份好一點的熱菜。”
其實,他和魏老師的關係是很好的,但關係到大妹,他不太想麻煩她。
自己能在魏老師家裡蹭吃蹭喝,但不能帶著親友來蹭吃蹭喝,這也是他想去食堂加工的原因。
魏老師雖然對他好,但對其他同學卻沒這麼好,沒有讓其他同學去她家吃過飯。
加工菜,可是要提供油鹽的。
魏如花停下腳步,猶豫一下後說:“這黃鱔大補,她這個時候正適合。也行,反正黃鱔不容易死,就養在家裡,我給她加工三天,隻要給我兩條就行。”
秦淦西嘿嘿笑道:“隻要一頓就行,明天我送草蝦來。”
魏如花也是很爽利的人,“那就後天吃黃鱔。”
秦淦西也沒和她繼續掰扯,“那我們現在就去加工,您家有黃瓜、薑和紫蘇嗎?”
魏如花看了一眼手表,“都有。不到二十分鐘就要下課了,我們趕緊。”
魏老師還是住在老地方,兩間半房子的泥瓦房,屋後有一片菜地,裡麵也是有很多蔬菜品種,不過和山窩裡娭毑的不一樣,沒有留種的打算。
坐在屋裡病懨懨的小琪看了看魏老師,又看了看秦淦西,有氣無力地說:“淦西哥哥。”
以前秦淦西經常去老師家請教,魏老師家也沒少來,他也是這些老師口中彆人家的孩子,所以她還認識。
魏老師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已經參加工作,單位沒有房,晚上和同在鎮裡上班的爹一起回來,所以中午隻有魏老師、二兒子和小琪一起吃飯。
不過今天是星期天,他們為何不在家裡?
秦淦西沒有問這個問題,和他們也不是很熟,摸摸小琪的腦頂,“感冒了?”
魏老師摘了三根黃瓜和一把紫蘇葉走來,“這家夥昨天下午去河裡捉魚摸蝦,魚蝦沒摸著幾個,今天早晨卻變成了這副死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