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四點半,秦淦西和郝老師、廖祚祥、錢森發等人蹲在剛剛投入使用的實驗室裡,滿臉欣喜地看著眼前的設備……液壓係統的動力元件——高壓齒輪泵。
這是秦淦西參考五家齒輪泵廠的產品設計出來的,上滬一家,腳盆國兩家,幽奈替斯國兩家,材料參考的是國外那四家。
看著組裝完成的產品,郝老師歎息管材還沒生產出來,不然可以試一下。
錢森發接著說,那個很好辦,明天就可以生產出來。
配方已經有了,管材生產設備已經生產出來,恰好可以檢驗配方和設備。
無論配方還是生產設備,在秦淦西這裡是成熟的,但在他們眼裡是未知的,所以麵對他們的談論,他沒有插話。
在他看來,和那五種產品相比,這台齒輪泵隻是稍稍改動了外觀和油箱,其它並無突一點破,沒什麼好討論的。
討論中,錢森發提出一個問題,就是管材生產出來後,如何檢測產品質量,總不能等裝上設備賣出去、出現泄露或爆裂之後才能發現。
這個問題是個很實際的問題,這牽涉到出廠產品的合格率,也牽涉工廠的信譽。
在機械廠工作了幾個月,錢森發可以說是脫胎換骨了,考慮問題很全麵,並且超前。
見他們把目光都投放到自己身上,秦淦西問道:“你們有什麼辦法?”
集思廣益之後,他們提出了幾種檢測辦法,一是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化學成分合格,意味著產品質量合格;二是力學性能測試,包括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率等,如果這些指標合格,那麼產品合格;三是工藝性能測試,檢查高壓管的冷彎試驗和焊接性能等;四是外觀質量檢查;五是視覺檢查;六是壓力測試。
秦淦西笑著說:“外觀檢查、視覺檢查是很容易進行,但隻能作為評判指標的兩種;壓力測試是很好的檢測方法,可不能每一根都做;力學性能測試、工藝性能測試也是如此,這檢測做的多了,我們的產品消耗就高。”
“至於化學成分分析,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出結果,我們目前不知道,檢驗方法也沒有,但這種檢測必須有,隻是需要等條件具備之後才行。這種方法有利於我們改良配方,有利今後生產更多的規格型號,是必須要弄起來的。”
“我個人覺得應該還有兩種檢測方式,一種是超聲波,另一種是射線。射線這玩意我們不適合弄,超聲波卻是可以的。有沒有哪位願意承擔超聲波研究?”
得,又提出一種產品了。
廖祚祥馬上說:“秦廠長,研究是要研究的,關鍵是明天就要生產高壓管,關係到產品的檢測問題。”
秦淦西應道:“我們現在什麼檢測手段都沒有,那就隻能用壓力測試了。給一個正常工作壓力值,給一個最高工作壓力值,裝配好後就試,合格就發貨,不合格就換。”
其實,他已經有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檢測方法,也有相應的指標體係,隻是拿不出來,需要把這些檢測方法全部構建起來。
錢森發躊躇十餘秒後說:“秦廠長、廖書記,其實我覺得我們需要一個專門管質量的人。”
這個問題,秦淦西其實已經考慮過,開始是想設置一個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崗位,結果被學校否決了,說技術問題沒誰有他全麵,不能虛設那麼一個位置,並且說廠級領導越多,越不利於思想統一,說不定會產生不必要的爭執。
他聽到他們這麼回答,當時有點啼笑皆非。
他們這種想法看似是為自己好,好管理,但不知道這麼做,讓自己的工作任務大大增加。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管質量的人都要獨立於生產係統和銷售係統,不然會產生不自覺的傾向,進而影響真正的產品質量。
那麼,這個人或是直接隸屬於廠長管,要麼屬於總工程師管,就是沒有屬於後勤副廠長管的慣例……他也不想開這個頭。
總工程師職位被否決時,他並沒有生氣,繼而提出一個質量科長的職位,結果還是被否決了,說是現在的產品不需要專門檢驗,組裝完成後都要試運行的,到時就可以通過運行把不合格剔除出來。
這項被否,就讓他很鬱悶了,這不是讓操作工人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嗎?
幾次爭取後他沒辦法,隻能把任務交給班組長,自己又去完善管理措施,把追溯製度弄起來,讓每一台出產產品都能追溯到組裝者,將還要十來年才會出現的管理模式拿出來。
現在要生產高壓管了,這個職位必須要配上人才行。
盧作新聽他說要設一個質檢科長,揉揉眉頭說:“我記得你去年年底就提過,被學校否決了,怎麼又想起要這麼一個崗位?”
秦淦西把目前的情況對他進行講述,最後說道:“質量管理是一項係統管理,我們廠現在的產品越來越多,檢驗方法也會越來越多,再由我來管理,再由班組長監督,已經不合時宜,有可能會在某一天失控。如果失控,我們廠的產品就再無信譽可言。”
盧作新不解,“高壓管會如此麻煩嗎?”
秦淦西點點頭,“大多數液壓係統,其管內壓力會超過五十公斤,有的場合甚至會超過二百公斤,這麼高的壓力液體如果噴到人身上,會死人的。”
停了五秒後接著說:“今後的成品、半成品會越來越多,如果這時候不加強這方麵的建設,到時會跟不上生產發展,成為一大跛腳。還有,我是很重視質量的,從不會把質量靠在自覺上,而是覺得更應該依靠規章製度。”
這時候生產機械產品的工廠,確實沒有幾家工廠有專門的質量檢驗的,都是靠工人自覺,他不喜歡,也不希望。
盧作新被說服了,答應了下來,但要他跟著自己去學校領導彙報。
秦淦西同意了。
能完善管理架構的事情,為什麼不同意呢?
回到工廠打個正式報告,蓋上章後,他跟著盧作新跑了人事處、副校長,最後還向竺校長做了陳述。
一個星期後,紅頭文件下來,同意機械廠成立質檢科,周春波兼任質檢科科長,傅伊紅被提拔為辦公室副主任。
學校倒是很會節省。
喜歡穿越58:開局兩分地請大家收藏:()穿越58:開局兩分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