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乾便可,大明後世的讀書人眼光更加高超,特彆是被近代大學培養過的讀書人。
雖然他們可能無法在大局方麵有著清楚認知,但絕對能夠勝任縣令這些官職。
“呼~”
朱厚熜調兵遣將,將一切都給安排了個妥當之後,便立馬去尋其他的幾位大明皇帝。
而到達匈奴禦駕所在之處時,倒是讓大夥感到一陣沉默。
因為劉淵走得匆匆,因此隨軍隻帶走了之前的東西,還有一些容易被帶走的珠寶,但剩下的金柱之如,卻無法被帶走,留在原地。
對於大明皇宮而言,蒲子城自然是顯得小家子氣。
但財大氣粗,當即讓人瞠目結舌。
而朱高熾長歎道:“聽聞西晉富商石崇富可敵國,不知如今所在何處。”
朱厚熜聞言,當即笑道:“已經死了,如今當政的皇帝乃是晉懷帝司馬熾……和仁宗皇帝算是半個同名吧。”
其實就是同名,畢竟大明皇帝們有個字輩。
而聽到這句話,朱高熾不由一笑,接著便道:“我軍遲早要克長安、破洛陽,如此,這晉懷帝又該如何處置?”
與晉惠帝司馬衷不同,晉懷帝司馬熾可是一個聰明人。
如果一開始,司馬炎的那些騷操作少一點,晉朝也不會這樣,司馬家也不至於淪落到如此地步。
三代陰謀詭計謀國,最終得到的結果,便是如此。
倒是諷刺。
洛水之誓以另一種形式應驗在了司馬家上,但司馬家的孽緣,卻連帶著讓整個神州都沉淪,讓整個天下都和他們一起陪葬。
“罷了,遣散歸家,重歸於民便可,若是執迷不悟,則斬之。”朱厚熜搖了搖頭,開口道。
一切的罪魁禍首,發動八王之亂的八王在這個時間點早就已經伏誅,罪魁禍首們,倒是都死的差不多了。
聽到朱厚熜的話語,朱高熾倒也沒什麼說的,其他皇帝也感到十分正常。
畢竟一個皇帝的治所之下,怎麼可能會允許有另一個皇帝的存在那兒?就算對方是千古名君,那也不可,一旦發生接觸,那麼勢必會有一方降尊號。
大明聊天群裡的皇帝們現在看起來還是和和氣氣,但一旦沒有這個聊天群,而兩個皇帝出現在了同一個位麵,那可是要打的頭破血流,也就隻有先帝和當代以及太祖朱元璋可能橫行無阻。
其他的情況下,還是會打起來的。
畢竟文武百官可是好不容易才這樣的高官,你換個皇帝換一批大臣,誰樂意啊?
“這方世界的靈氣濃鬱當真是不錯呀。”
朱元璋坐在石亭之中,感受著天地之間的靈氣,倒是出奇的感到一陣舒爽,忍不住哼唧地說道:“咱很滿意這種感覺。”
得到了呼吸法之後,朱元璋便徹底煥發第二春。
他感覺自己又回到了當初征戰天下的年輕日子了,因此每日對呼吸法愛不釋手,閒來得空便是修行,如今感覺到新世界磅礴的靈氣之後,當即輕輕一笑,看向了朱厚熜的方向。
“太祖皇帝放心好了,朕會在靈氣充沛之地修建閣樓宅院,以供修行所需。”
朱厚熜見狀,當即明白朱元璋想要乾些什麼,當即笑道:“不僅是您,若是哪位得閒有空,都可以往來此地,進行修行,培訓人才,也可來往此處。”
對此,朱厚熜倒不是很在意。
畢竟地盤是自己的,讓他們往來修行也不是什麼問題,應下了便好,免得讓人覺得自己小氣。
聽到朱厚熜的話語,在場的大明皇帝們紛紛點頭,滿意至極,接著便朝著朱厚熜紛紛道謝。
尤其是朱允炆,最為真切。
看起來,就好像是在看再生父母一樣。
朱瞻基與朱高熾站在一旁默默圍觀,朱高熾倒是想到了這呼吸法的強悍之處,不由暗自點頭,表示先前是自己孟浪了,這呼吸法既然如此強橫,有成仙之能,雖然自己並無這等尋仙問道的心思,但既然有所可取,能夠延年益壽,那麼自然也是極好的。
“太子,過來。”
就在此時,朱棣的聲音忽然出現在了朱高熾的耳畔,登時讓朱高熾一愣,很快便反應了過來,迅速走了過去:“父皇。”
這個稱呼在其他皇帝聽來似乎是很陌生,但對於朱高熾而言……其實也就十個月的時間罷了,以前經常聽到。
當然,聽到‘太子’這個熟悉的稱呼之後,另一個皇帝,明光宗朱常洛也是感覺很熟悉。
還好不是熟悉的聲音,不然朱常洛真應激了。
他直到現在還沒有熟悉皇帝的身份。
每天都要去洪武朝上學……和他爹、他兒子一起。
說起來滿抽象的。
他爹比他小,他兒子比他大。
朱常洛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現在的感覺……就很怪。
雖然心情複雜,但朱常洛也隻能深吸一口氣,去找他爹了。
而朱高熾,也在他爹麵前,不知道該怎麼說。
朱棣望著朱高熾,而朱高熾也望著朱棣,露出了一個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笑容:“爹,你找我啊?什麼事兒,您吩咐就行。”
聽到了朱高熾這麼一句話,朱棣冷哼一聲,正準備發作,但又看了看不遠處的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後,低聲對著朱高熾道:“裁減軍費,撤回關內,朕這些事情都不找你計較了。當初讓你繼位,估摸著也是考慮這一點。”
對於這些事情,朱棣自然是心裡門清兒,非常明白的。
畢竟自己這個大兒子性格擺在這裡,讓他繼位,是必然不會繼續北伐的,在數次朝議之中,朱高熾都旗幟鮮明的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在這種環境下,朱棣要是還不明白朱高熾上台之後的行動,那他真是白瞎了。
但朱棣不明白的是……
“讓鄭和下西洋的事情,為什麼要停!還有關於遷都的事情,太子,你想把皇宮遷回南京?”
朱棣的聲音有些許冰冷,似乎在質問著朱高熾,想要得到朱高熾的答案。
至於什麼不準大興土木、減免百姓馬政之類的政策,朱棣都不在乎。
因為他早就已經預料到了。
他就是要在自己執政時期,做一些對國家好但百姓頗有怨氣的事情,等到新皇帝繼位,國家已經完成所需後廢除。
這樣,既可以讓國家平穩度過某些特殊時期,又能迅速給新皇帝建立威信與好處,讓他可以贏得百姓的民心。
但遷都回南京就有些違背朱棣的意願了。
因此,朱棣才會有些憤怒……同樣也不敢大聲說話,畢竟應天府就是不遠處朱元璋定下的。
“父皇。”
朱高熾低聲道:“北京雖好,但也太過危險了些……您看,朱由檢、朱祁鎮的事情就是如此……”
“朱由檢的問題是首都在哪兒的問題嗎?他是人蠢,他是時局問題!朱祁鎮那廝說了就來氣,若是都城置於南京,北京焉能有於謙駐防?一來一回之下,北方許是被朱祁鎮全都送出去了,怕在你孫子那一代,我大明就提前進入南明時代,似那趙宋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