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解縉此時也站了起來,他雖然年少,卻心高氣傲,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大師所言極是!學生以為,既然症結在於‘不公’,那我們便當設法,求一個‘公’字!”
“哦?”朱旺來了興趣,“那你覺得,該如何求這個‘公’?”
解縉昂首挺胸,侃侃而談:“學生以為,可將這‘天才少年’之選拔,分為‘士族卷’與‘寒門卷’!士族之子,家學淵源,其考卷當更難,更重經義策論。而寒門之子,見識有限,其考卷當更易,更重基礎算學與識字!”
這個提議,立刻引來了楊榮的附和:“解兄此法甚妙!如此一來,既能保證選拔的公平,又能兼顧不同出身學子的實際情況,兩全其美!”
然而,老成持重的楊士奇,卻再次搖了搖頭。
“殿下,諸位。”他站起身,對著眾人行了一禮,才緩緩說道,“解兄與楊兄之法,看似公允,實則隱患無窮。”
“敢問解兄,”他看向解縉,“何為士族?何為寒門?這二者之間,又該如何界定?”
“是按家中田產多寡?還是按祖上是否出過高官?”
“一個家道中落的士族子弟,與一個偶得奇遇的商賈之子,又該如何劃分?”
“難道,我們為了這一場小小的疫苗答題,還要先在全天下,搞一場轟轟烈烈的‘成分普查’不成?這其中所需耗費的人力物力,以及可能引發的混亂,恐怕遠超你我想象。”
楊士奇的一連串反問,如同一盆盆冷水,將解縉和楊榮剛剛燃起的熱情,澆了個透心涼。
他們這才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太過理想化,也太過簡單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時間,整個書房再次陷入了僵局。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商量來,討論去,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案,卻又被一次次地推翻。
有人提議,可以降低寒門子弟的錄取分數線。
但立刻就有人反駁,這同樣有失公允,會打擊士族子弟的積極性。
也有人提議,乾脆就按區域劃分名額,富庶的江南地區名額少一些,貧瘠的西北地區名額多一些。
但馬上又有人指出,這會造成新一輪的地域之爭,後患無窮。
……
朱旺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爭論,沒有插話。
他看著眼前這群大明朝最頂尖的“智囊團”,為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吵得是麵紅耳赤,心中卻是一片平靜。
他知道,在目前的情況下,很可能就如何嶸所說。
眼看著天色將晚,眾人依舊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朱旺終於緩緩地站起了身。
他走到書房中央,輕輕地拍了拍手,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自己身上。
“行了,都彆吵了。”
他的聲音不大,卻讓嘈雜的書房,瞬間安靜了下來。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目前看來,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他環視了一圈眾人,然後將目光,落在了那份引發了所有爭論的奏報之上。
“既然都這樣了,舞弊之事,不可不查!”
......
喜歡我在大明忙種田,平推東瀛美利堅請大家收藏:()我在大明忙種田,平推東瀛美利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