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柳琦鎏躺在床上,思緒萬千。夢境中的種種景象在他腦海中不斷回放,但隨著黎明的曙光逐漸照亮房間,他決定將這些紛擾暫時擱置一旁。訂婚的消息,他選擇暫時不與同事們分享,因為此刻他的心思已經回到了學生們身上——那些需要他引導和幫助的孩子們。
作為科任老師,柳琦鎏深知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在英語教學中,他特彆強調方法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們不要死記硬背單詞,而是要融會貫通,理解每個單詞的詞性、構成特點以及音標組成。他告訴學生們,語言是生活的工具,應當用於日常生活中,通過實際應用來加深記憶。例如,當他們看到蘋果、香蕉、書包、圓珠筆,或是遇到貓狗豬鴨等動物時,能夠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對應的英文書寫和拚讀。
為了更好地將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融入教學中,柳琦鎏通過具體的教學場景、生動的例子以及學生們的反應來展現這一理念的實際應用。為此他設計了幾個教學場景進行實踐:
場景一:教室裡的互動
教室裡,學生們圍坐在一張大圓桌旁,桌上擺滿了各種物品——蘋果、香蕉、書包、圓珠筆等。
“今天我們要玩一個小遊戲,”柳琦鎏微笑著對學生們說,“我這裡有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我想看看誰能最快說出它們對應的英文單詞,並且告訴我這個詞的詞性和音標。”
他拿起一個蘋果,輕輕放在桌子上:“誰來試試?”
幾個學生舉起了手,其中一位名叫小李的學生搶答道:“appe,名詞,[??p]!”
“非常好!”柳琦鎏點頭稱讚,“那我們能不能再進一步呢?比如,用這個單詞造個句子?”
小李想了想,回答:“ieatanappeeveryday.”
“太棒了!”柳琦鎏鼓勵道,“現在,讓我們把這種學習方式帶到生活中去。當你看到這些物品時,試著在心裡默念它們的英文名字,這樣不僅能加深記憶,還能提高你的英語水平。”
場景二:戶外課堂
時間:周末的一個下午
地點:學校附近的草地
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英語與生活的聯係,柳琦鎏組織了一次特彆的戶外課堂。草地上裡綠草成片,花草繁茂,學生們興奮地四處探索,尋找可以練習英語的機會。
“大家分散開來,觀察周圍的事物,然後用英語描述你所看到的一切。”柳琦鎏說道。
學生們立刻行動起來。有的指著遠處飛翔的小鳥喊道:“bird,[b??rd]!”有的蹲下來撫摸草地上的花朵,輕聲說:“foer,[?fa??r]。”還有的同學發現了一隻小狗,開心地叫著:“dog,[d?g]!”
柳琦鎏走到每個小組旁邊,耐心傾聽他們的描述,並給予適當的指導。“很好,”他對一組學生說,“你們不僅說出了單詞,還加上了形容詞,這使得表達更加豐富。比如,這隻狗是黑色的,可以說‘backdog’。”
場景三:班級競賽
時間:周五的最後一節課
地點:教室被布置成了競賽場地,黑板上貼滿了圖片和單詞卡片。
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柳琦鎏策劃了一場彆開生麵的英語競賽。比賽規則簡單而有趣:學生們分成若乾小組,輪流抽取卡片,根據卡片上的提示如圖片或中文解釋)說出對應的英文單詞,並正確使用該單詞造句。每完成一輪,獲勝的一方可以獲得積分。
教室裡充滿了歡聲笑語,學生們積極參與,互相競爭又合作。每當有人答對問題,整個班級都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通過這種方式,不僅鞏固了詞彙量,也增強了團隊協作精神。
隨著時間的推移,柳琦鎏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逐漸顯現出效果。學生們不再覺得英語枯燥乏味,而是開始主動尋找學習的樂趣。他們學會了如何在生活中運用英語,從簡單的物品名稱到複雜的句子結構,進步顯著。更重要的是,這種學習方式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思維靈活性,使他們在其他學科上也表現出色。原本對英語感到厭煩的孩子,現在變得積極主動;原本成績平平的學生,在柳琦鎏的引導下取得了顯著進步。
除了教授英語,柳琦鎏還擔任著班主任的角色,肩負著更為廣泛的責任。他堅信,一個全麵發展的人才應該是多方麵素質的綜合體現,因此他非常注重學生們各科目的平衡發展。為了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柳琦鎏經常與其他學科的老師們進行交流,特彆是數學和語文老師。他們會一起研究分析學生們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探討有效的解決方案,並且共同製定個性化的輔導計劃。由於年齡相仿,老師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互相學習對方的教學方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