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賺了不少小五星。
算是人為刷bug。
而第二個規劃是關於連隊的建設問題。
在來八連之前,張寶根已經申請過:嘗試組織知青開窯燒點磚頭搭建連部建築,儘量在建材上達到自力更生。
師部批了,隻是沒人知道張寶根壓根不是隻“嘗試燒一點”而已。
駐地一裡外的小山坡上下可全是高品質的黏土。
九十年代有個私人老板在這裡開磚窯那是賺得盆滿缽滿,直到這人偷偷砍伐樹木當燃料的事被發現這才被請去踩縫紉機去了。
其實這個人也有點冤枉。
因為葉城東北這片是有一個淺層的小煤礦,大概是八十年代初被發現的。
被發現之後因為儲量實在是太小、煤的品質也不行,所以縣裡沒開發的計劃,任由民間自己挖著取暖。
剛好就在磚頭廠開業三個月的時候,這個超小淺層煤礦裡的煤沒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寶根覺得這些黏土和劣質煤炭放到後世那是可有可無的,但對於他們八連來說就完全不同了。
在這個年月,尤其是天山南北,磚頭尤其是好的磚頭,那可是真正的硬通貨!
沒人願意天天住地窩子。
連長說挖泥巴燒磚頭,知青們都很來勁。
大家利索的把很是潦草的連部房子給拆了,拆了磚頭用來——蓋磚窯。
分給連裡用來蓋小型工事的高強度水泥也被用了一半。
亂忙了七八天,第一窯磚頭出爐,兆頭不錯,全是紅色的.....碎塊,還有不少紅色粉末。
連夜召開檢討大會,知青們咬牙切齒、冥思苦想,人人化身為燒磚大業技術員。
以至於當晚寶根的筆記本刷新時,出現的塗鴉內容正是某位知青想了一晚上的燒磚願望。
寶根果斷的用掉了一顆小五星查詢了相關資料。
問題出在原料的處理,磚窯的結構和窯內的溫度上。
張大連長帶著知青們又玩了一個多星期的泥巴,終於成功燒出了第一爐紅磚!
至於磚頭質量怎麼樣,連裡有的是質檢好手。
幾個男知青拿著磚頭一上手,顛吧顛吧,揮舞揮舞,試試手感,嗯,好像還差點意思!
看來幾年前都是街頭活躍分子啊!
那差點意思就多來一點意思,繼續燒幾窯!
張寶根帶著六十號知青不分晝夜的燒磚頭,對於生產不管不問。
可把一些擔心未來口糧的知青給愁壞了。
要知道揉泥巴、挖煤炭、打磚胚可都是種體力活。
尤其是那六十多個插隊知青,去挖煤炭和泥巴,連長給的都是滿工分!
張連長剛借來的300多斤玉米麵,嗖的就沒了!
可沒曾想,張連長騎著老馬出去轉悠了一圈,又“借“”回來三百多斤。
連長把胸脯一拍。
“大家彆忘了我是什麼人,天山南北到處都是我的朋友!”
“繼續給我燒!”
喜歡六零大雜院,我八歲二十年工齡?請大家收藏:()六零大雜院,我八歲二十年工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