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拍電影確實帶點玩笑的意味在裡頭,寶根真正想要的是幾出維語版的樣板戲。
說到戲曲,自然少不了宮愛珍的參與。
其實劇本是她和梅子一起完成的,這段時間也就她和梅子在認真的學維語,將合適的維語句子改成適合京戲裡的發音。
文工團小隊這次在八連一起搞文藝共創起碼要延續到明年開春,算是好好解了某兩個人的相思之苦。
八連這裡整天咿咿啊啊的唱個不停,知青們乾活走路都帶著“咚嗆咚嗆”的節奏。
還有人在乾活的時候時不時來個舉火燒天式,下巴一抬目光凝聚,旁邊的人也不覺得尷尬,反而大聲叫好。
也有調皮的男知青拿著掃帚互相拚殺,嘴裡還帶著京戲的鼓點。
在每晚熄燈的時候,班長剛拉下燈繩,不少躺在床上的男同誌都會比劃一個打手槍的對準燈泡。
“biu~~。”
燈黑了。
滿寢室都大喊一聲:“好槍法~!”
八連的變化自然落入到了駕著馬車來送煤和黏土的老鄉們眼裡。
尤其是賽買提大爺。
作為恰其木大隊長,他也就頭幾次送貨來過幾次,可自打聽說八連如今的變化後他幾乎是天天都來。
混在知青裡豎著耳朵聽戲。
原來還是個維族老戲迷。
熬到第四天,賽買提大爺糾集了附近幾個大隊的大隊長殺到八連駐地討要說法。
“連長同誌,我沒有脫離你,可是你脫離了我~你脫離了群眾)!”
“路線方針不要了的嘛?”
“樣板戲是用來阿達西的嘛,你不團結我,意見一堆進入我心裡~!”
“紅色唱歌跳舞不叫我,群眾不歡喜的嘛~!”
好家夥,維族同胞也會給人戴帽子。
於是乎七八個維族小夥和五六個維族姑娘歡歡喜喜的加入了每天的排練之中,其中還有個五十七的老小夥——賽買提大爺。
這位老小夥不太喜歡紅燈記,非要練維語版的《打虎上山》。
知青們也喜歡這個,都瘋上了。
一群綠衣服披著白色的床單在連部裡四處蹦躂
結果大半個月下來,維語版紅燈記才排了四個片段,而打虎上山幾乎被大家利用業餘時間給排練完了。
正好八連周圍開始下雪,一群人裹著白床單就往沙漠邊緣衝。
幾個男女知青還在後頭拚命的拉二胡給伴奏。
“~~穿林海~~~跨雪原~~~。”
一排長趙峰光在蓋雪的沙地上邊唱邊翻跟頭。
“~~氣衝霄漢~~啊~~。”
拉二胡的男女知青一愣,怎麼多了一個“啊”字。
抬頭一看,誒!人呢?
“快過來幫忙,一排長翻沙坑裡去了~!”
座山雕打扮的賽買提大爺非但不幫忙拉人,還在坑邊冷笑。
“~~我威虎山的坑從來不填阿達西~~天王蓋地虎~!”
坑裡的趙峰光還真回答了他。
“~~寶塔鎮河妖~~喲,我的腰~!”
張寶根在後頭比了個大拇指——敬業!
眼見得就要進入十一月,文藝愛好者們移師最近的恰其木大隊。
在大隊部前的廣場上給群眾們表演紅......算了,還是演《打虎上山》吧。
還是這個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