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驚人的身世
清晨8點,上海浦東香格裡拉大酒店28樓的走廊格外安靜,隻有客房服務推車軲轆劃過地毯的細微聲響。唐·本傑明剛拉開房門,準備去餐廳吃早餐,就聽到隔壁2809房間傳來壓低的討論聲——是菲利普、陳默和周明在梳理今天的談判細節,語氣裡滿是專注。
他無奈地聳聳肩,嘴角卻帶著一絲笑意。從昨晚把談判籌備交給菲利普開始,他就沒打算過多乾預——菲利普能坐穩現在的位置,相信在商業談判上早已練就了精準的判斷力,加上陳默和周明兩位專業人士的協助,必然能給出最優方案。
“傑森,”唐·本傑明回頭看向守在走廊儘頭的傑森,“菲利普他們三個吃早餐了嗎?”
傑森快步上前,低聲回道:“老板,他們說早上時間緊張,讓客房服務把早餐送到房間了,是三份西式早餐,有煎蛋、培根和全麥麵包,應該夠他們墊肚子。”
“嗯,知道了。”唐·本傑明點點頭,轉身走向電梯。他並不擔心幾人的準備工作,反而更想趁著早餐時間,讓自己徹底放鬆下來——今天不僅是談判日,或許還會揭開他身世的一角,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
電梯下行至3樓西餐廳,剛推開玻璃門,一股濃鬱的咖啡香和食物香氣就撲麵而來。餐廳裡已經坐了不少客人,大多是商務人士,正一邊吃早餐一邊低聲交談。唐·本傑明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服務員立刻遞來菜單。
“先生,需要點些什麼?”服務員笑容禮貌,遞來一支筆。
“來一碗上海辣醬麵,一份蟹粉小籠包,再加一杯黑咖啡,謝謝。”唐·本傑明合上菜單,他昨晚嘗過上海菜的鮮美,今天特意想試試本地特色的早餐麵。
很快,食物陸續上桌。辣醬麵的湯底呈暗紅色,上麵鋪著肉末、花生、筍丁和青菜,麵條筋道爽滑,辣醬帶著微辣的鮮香,一口下去,暖意從胃裡散開;蟹粉小籠包皮薄餡足,咬開小口吸一口湯汁,鮮美的蟹肉味在嘴裡彌漫,比昨晚的小籠包更添了幾分蟹的醇厚。
唐·本傑明慢慢吃著,偶爾喝一口黑咖啡,目光透過窗戶看向酒店外的街景——清晨的陸家嘴已經熱鬨起來,行人們步履匆匆,車輛在馬路上有序行駛,陽光透過高樓的縫隙灑在地麵,勾勒出這座城市的活力。他忽然覺得,上海的早晨比東京更有煙火氣,也更讓他覺得親切,仿佛冥冥中與這座城市有著某種聯係。
吃完早餐,唐·本傑明回到2808房間,剛打開筆記本電腦,就收到了一封來自漢堡港運營團隊的郵件。郵件標題格外醒目:“漢堡港交接手續完成,正式由貞觀集團運營”。
他快速點開郵件,裡麵詳細記錄了交接的全過程:當地時間昨天下午3點,貞觀集團與漢堡港管理局正式簽署運營協議,從即日起,貞觀集團將負責漢堡港集裝箱碼頭的全部運營工作,包括貨物裝卸、物流調度和客戶維護。郵件還附帶了幾張交接儀式的照片,照片上,貞觀集團的員工穿著統一的製服,舉著公司旗幟,臉上滿是自豪。
“終於成了。”唐·本傑明忍不住笑了笑,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漢堡港是貞觀集團在歐洲布局的第一個重要港口,拿下它的運營權,意味著集團的全球物流網絡又多了一個關鍵節點。但他很快又皺起眉頭——休斯頓港的使用權隻剩下10年,要想長期掌控這個美洲重要港口,必須儘快推動岩崎三司繼承岩崎家業,隻有這樣,才能通過岩崎家徹底拿下,將休斯頓港的所有權,甚至徹底納入貞觀集團的版圖。
“岩崎三司那邊,還得再加點火候。”唐·本傑明低聲自語,手指在鍵盤上敲擊,給洛杉磯的艾斯發了一條消息:“關注岩崎家的動態,尤其是岩崎三司與家族其他成員的矛盾,有情況及時彙報。”
剛發完消息,敲門聲就響了起來。“唐先生,是我,李建國。”門外傳來李建國的聲音。
唐·本傑明起身開門,看到李建國站在門口,身後還跟著菲利普、陳默和周明。“唐先生,早上好,我們9點半準時出發,現在時間差不多了。”李建國看了看手表,笑著說道。
唐·本傑明目光轉向陳默和周明,主動伸出手:“陳律師,周顧問,昨天辛苦你們趕過來,今天還要麻煩你們多費心。”
“唐先生客氣了,能參與這麼重要的跨國談判,是我們的榮幸。”陳默握著唐·本傑明的手,語氣誠懇,“安德烈是我們的老朋友,他的托付,我們肯定會儘全力。”
周明也跟著點頭:“是啊,唐先生。不過我們有點好奇,安德烈之前跟我們說,這種級彆的合作談判,通常需要35輪才能敲定,怎麼這次準備一次就談妥?是不是太倉促了?”
唐·本傑明笑了笑,靠在門框上,語氣輕鬆卻堅定:“倉促倒不至於。昨天跟魏總相處了一天,我能感受到他的誠意——他不是那種喜歡繞圈子的人,而且中遠確實需要利比裡亞港口這個海外節點,我們也需要中遠的物流支持與基礎建設能力,雙方的核心訴求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跟魏總聊天時,我能感受到一種‘家’的感覺,這種信任很難得,所以隻要不觸碰我們的底線,其他條款都可以靈活協商,魏總應該也是這個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默和周明對視一眼,恍然大悟地點點頭:“原來如此,唐先生考慮得周到,我們明白了,今天會配合您的節奏。”
“好,那我們出發吧。”唐·本傑明整理了一下西裝外套,率先走向電梯。傑森和羅伊、帕克緊隨其後,三人穿著黑色西裝,眼神警惕地觀察著周圍,時刻保持著戒備狀態。
車子從酒店出發,沿著世紀大道行駛,大約20分鐘後,就抵達了中遠航運總部大廈。當車子緩緩駛入停車場時,唐·本傑明透過車窗,忍不住驚歎於這座建築的氣派。
中遠航運總部位於陸家嘴金融中心的核心地段,這裡每平方米的地價高達數十萬元,是上海名副其實的“寸土寸金”之地。而中遠的總部大廈高達58層,外觀采用玻璃幕牆設計,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樓頂上“中遠航運”四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與旁邊的上海中心大廈、環球金融中心遙相呼應,儘顯國企巨頭的底氣。
“唐先生,這就是我們中遠航運的總部大廈,建成於2010年,總建築麵積有12萬平方米,裡麵不僅有我們的辦公區,還有航運博物館和國際會議中心。”李建國一邊引著眾人走進大廈,一邊介紹道,“在陸家嘴,能擁有這樣一棟獨立的總部大廈,除了幾大國有銀行和央企,很少有企業能做到——這也是我們中遠實力的體現。”
走進大廈大堂,挑高的穹頂懸掛著一盞巨大的水晶吊燈,燈光璀璨,照亮了整個空間;地麵鋪著黑色的大理石,倒映著周圍的綠植和藝術品;牆壁上掛著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上麵用紅色線條標注著中遠航運的全球航線,從亞洲到歐洲,從非洲到美洲,密密麻麻的航線覆蓋了全球主要港口,看得人眼花繚亂。
“這張地圖上標注的,是我們中遠目前運營的所有航線,總共130多條,覆蓋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李建國指著地圖,語氣帶著幾分自豪,“魏總上任後,一直在推動中遠的全球化布局,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們已經建成了多個港口和物流中心,成為全球最大的航運企業之一。”
唐·本傑明點點頭,心裡對中遠的實力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他知道,中遠作為龍國最大的國有航運企業之一,背後有國家的支持,但能在競爭激烈的陸家嘴占據一席之地,並且建成如此規模的總部大廈,足以說明魏家福的個人能力和手腕——在國企體係裡,要推動這樣的大項目,不僅需要專業能力,更需要強大的協調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
眾人乘坐專屬電梯前往38樓的會議室。電梯裡,李建國小聲對唐·本傑明說道:“唐先生,魏總已經在會議室等您了,不過他剛才說,等您到了,想先請您去他的辦公室喝杯茶,聊聊私事,談判的事讓團隊先跟菲利普先生他們對接。”
唐·本傑明心裡一動,立刻明白了魏家福的用意——肯定是關於他身世的事。他不動聲色地說道:“好,我知道了,等會兒我跟魏總去辦公室,談判的事就交給菲利普他們,讓陳律師和周顧問多幫忙把控細節。”
電梯門打開,走廊鋪著厚厚的地毯,牆壁上掛著一幅幅航運主題的油畫,畫的都是中遠的貨輪在海上航行的場景,透著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會議室的門虛掩著,裡麵傳來低聲交談的聲音。
李建國推開門,裡麵立刻安靜下來。唐·本傑明看到,會議室裡擺著一張巨大的橢圓形會議桌,魏家福坐在主位上,旁邊坐著五位中遠的高管,正是昨晚一起吃飯的張總、劉總、陳總等人,每個人麵前都放著厚厚的文件和筆記本。
“唐先生,你來了!”魏家福立刻站起身,臉上帶著笑容,快步走上前,“談判的事交給他們,我辦公室裡有剛泡好的普洱茶,咱們先去喝杯茶,聊幾句,讓他們先對接一下細節。”
唐·本傑明笑著點頭:“聽魏總的安排。菲利普,這裡就交給你了,陳律師和周顧問經驗豐富,有什麼問題多跟他們商量。”
“放心吧,老板。”菲利普點點頭,與陳默、周明一起,在會議桌的另一側坐下,開始與中遠的團隊對接資料。
魏家福拍了拍唐·本傑明的肩膀,引著他走出會議室:“跟我來,我的辦公室就在隔壁,視野比會議室好,還能看到黃浦江。”